3.命运交叉的城堡(二)(3)

3.命运交叉的城堡(二)(3)

我以为小说的世界可能是与我们生活其间的这个世界是平行的,并与之呼应、比较,有时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有时相互排斥,格格不人,偶尔或者经常也会有一争高下的时候。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太不可或缺地具体了,也太令人熟视无睹地切肤了,足以挤兑所有别的可有可无的世界,它们变得无足轻重,面目全非。好在人心是不知足的,而且人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处境之下都不可能不为自己着想。在生存之外我们还有别的需求,我们需要抚慰,我们需要让内心变得充盈。如此,与我们生存的世界平行的世界就在我们的视野里熠熠生辉,对我们充满了无尽的诱惑和吸引。

小说的世界好像是专为阻击现实世界而营造的另一种时空。这个世界不为战斗,只为抵御、逃跑、缓解和等待增援。但这也不是一个软弱无力的世界,对现实世界而且还不肯袖手旁观。有时候不仅干涉现实世界的生活与规则,甚至还起到了一定的毁坏与重建的作用。对于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来说,最好的也许还在于能在小说的世界里找到与现实世界完全不相同的准则和悲喜。不论你在现实中多么失败,多么惨痛,不论你曾经做错过什么,多么地不可饶恕和无地自容,在小说的世界里你完全可能不仅是无罪的,而且是无辜的,甚至是纯洁的,令人同和爱慕的。比如通奸和凶杀,在现实的世界里通常被视为违背纲常和罪责难逃,但经过文学的形式表达之后就好像是经过了“最后的审判”,泪水洗去了羞耻,鲜血荡涤了污垢,主人公不仅有可能得到赦免和救赎,甚至还有可能得以不朽。那些不可收拾的恶**件和故事经过小说再现成了文学经典,令我们世代读者为之心荡神驰,为之感动和感叹。我们的心灵也伴随阅读得到慰藉、丰富和净化。这事生得如此古怪而神奇,正是因为在小说中人得到了最没有原则又是最合合理的同。小说里的规则是一种特殊的规则,简单地说可以归为感的规则。感作为虚幻世界中同样虚幻不实的东西,因为它的珍贵而被珍视,也因为它的缥渺、无形、随时生变和难以把握,终于逃过了现实的盘诘和拷问,在小说中被珍藏和奉为圭臬。因此我们为逃避为反叛为疗治为消遣为快慰开始爱上了这个世界,我们还特别聪明地有在先,指明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虚构,为自己争取到了不一般的主动。从此,在小说的世界里我们争取到了一方自由的天地,可以不守成规,不拘俗礼——这可实在是太合我们的心意了。

但是小说的世界又恰恰不是可以随便嬉戏的。小说的世界本身也是不妥协的,有它绝对的犀利和锋芒。它有自己的准则、理想和精神,同时也有自己的创痛、**和秘密。你看得见它,但你未必走得近它;你爱它,但它未必爱你。这个世界正因为它的虚拟性,它的创造性和它的游戏性,因此成了一座没有顶峰的高山,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汪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可以吞唾一切的陷阱或者黑洞,是上帝和人类较劲的一场醏局。所以涉人这个世界并不轻松简单,你需要小心翼翼,步步慎重,又要大刀阔斧,不计得失。你需要拿出全部的智慧和心力——即使这样你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你可能一无所获,全部付之东流。这就对我们所有的小说作者提出了挑战,同时提供给我们一个永久的,也可以说是永恒的没有止境的追求和奋斗的目标,让我们为之竭尽全力,殚精竭虑又前仆后继,生生不息?

《艾琳简历》

有的时候你不能不相信一部小说也有它的命运。我在1998年12月写了《艾琳简历》,自以为是一篇说得过去的小说,而且篇幅合适,三万字的中篇是许多文学刊物钟爱的长度。我兴冲冲把它拿给一位向我约稿的编辑,我们是十多年的朋友,但是却遭到

了退稿。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这篇小说有影射之嫌。之后这篇小说就像女主人公艾琳一样走上了颠沛流离的投稿之旅,先后到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五家全国知名的文学期刊编辑部,无一例外都是退稿。这在我的写作生涯里也算创下了记录。不过各位编辑给我的退稿理由却各不一样,我当然清楚他们真正的担心所在。事到了这个地步就有点儿有趣了,我真没想到与“70年代出生的作家”有关的话题竟然如此敏感。不过就是一篇小说,再怎么样不过是一个虚构文本吧,我这样想。平常我真不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基本受一点挫折便会转身走掉,怛这一次我有点儿一反常态。我还是比较有把握自己对一篇小说的感觉和判断,所以我把这篇小说给了《十月》。多说一句,《十月》在1995年表我的小说《编外》,那时候我还在国外,尽管此前我表过小说,但在当时我的名字对于文学刊物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艾琳简历》经过一年多的旅行,终于在2000年第一期的《十月》上原装刊出,合法地进人到渎者的阅读视野。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暗处的花朵(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暗处的花朵(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命运交叉的城堡(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