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命运交叉的城堡(二)(2)

2.命运交叉的城堡(二)(2)

有相当长时间我分不清书里的内容什么是虚构的,什么是真实的。***看一部小说,我很容易就当真了,相信确有其事,一边读一边会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去想象和印证小说中的景,比如小时候住过的房屋,亲戚家的一个庭院,外出时见过的某处风景,记忆里的一个湖泊或者一片晚霞,都会在脑子里行云流水般涌现,和阅读着的小说交相辉映。而且我总觉得如果事是真的小说就更好,也更打动人心。后来当然知道这种想法是幼稚的,浮浅的,对小说的理解也很有偏差。有些小说果真是从真人实事演绎而来的,或者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人物或故事的影子,它们就像天然的宝石,形成于我们的三维生活之中。而某些小说则完全产牛于虚构,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任何一点的对应物,甚至也找不到明显的线索,它们就像佛教里说的那样“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它们是精神王国里的奇花异草,是镜中花,水中月,是梦里的宝石,其美妙和辉煌恰恰在于它的虚幻。

比如《红楼梦》,普遍的看法是这部伟大的作品有现实生活的影子。小说开篇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满纸荒唐,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实则写的恰是作者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身世故事。有位好友问我,这一代作家会不会再出一本《红楼梦》?我答难也。像《红楼梦》这样一部了不起的大书,先是需要上面几代人攒下些“事”的,然后才到作家手上来为“文”。如此的机缘凑巧,千年难遇,而且绝非人力可为。

纯虚构的作品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命运交叉的城堡》较为典型。我认为这是一种颇为高深也是极有难度的写作,是自己为自己设定规则的小说游戏,卡尔维诺展示了小说的另一种品质以及无限的魅力和无穷的可能性。

很难说哪一路小说更优秀和更完美,它们各有丁秋,各具引人之处。从我个人的阅读趣味来说,我喜欢那些睿智、博大、深邃、灵动、飘逸、幽默、有力量的和有机巧之心的作品。

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我曾经有过一段读书极少或者根本就不读书的日子。那个时候我除了上班写新闻稿,几乎不多写一个字。那是另一个层次的生活,每天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忙忙碌碌,却也无所事事,消耗和享受的都是生活本身的资源。我知道有不少人也是这么过的,他们可能尚有梦想,但他们不做梦,更不做文学梦,纯粹的精神世界与他们没有多少关系,对他们而也没有多大的意义。现在,我与那种生活已经十分疏离了。我读书,每天都读。一样的时间过去了,我的体会是一个人读书和不读书是不一样的,一个读书的人和一个不读书的人也是不一样的,一个读这一类书和读那一类书的人同样也是不一样的。因为阅读,我有意无意间知道和得到了许多好书,这些好书令我迷醉。我甚至对某些书产生了依恋之,希望它们就像生活必需品一样总在手边,可以随时翻阅。这部分书就像内衣和牙刷一样,是不外借的。

阅读更多地把我的生活引向二维空间,引向精神的层面。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阅读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不想说因此我的生活充实了我变得积极向上了,恰恰不是,有时读了一本书之后不是充实了而是空虚了,尤其是读了一本从来未曾读到过的书,一本用全新的体验描述世界和心灵的书,读完之后往往内心孤寂,更加空虚。我的另一个感悟是书读得越多,真正喜欢的书不是多了,反而是少了。但是某本书是否让你倾心和喜爱,却是一目了然。

我从来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把我们用来生存、用来吃喝拉撒睡的世界指定为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真实吗?除了物质的具体存在,这个世界难道不是有太多的谎、虚假、欺诈及遗忘存在吗?如果你以一颗热忱纯净的真心去面对,你的心肯定会变得冰冷一片和千疮百孔。所以,依我看,这个所谓的“真实的世界”不过是一种现实,需要我们每个人“面对现实”的现实。这就有了许多的缺憾和无可奈何,有了许多的迫不得已和忍辱负重,人生就有了说不清和说不尽的苦痛和悲伤。这样对于我们一次性的生命岂不是太委屈了吗?我们总得给我们自己找点儿乐趣吧。于是我们就在这个所谓的“真实的世界”以外找寻和构建其他的似是而非的世界。于是我们有了虚构的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暗处的花朵(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暗处的花朵(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命运交叉的城堡(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