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谈《成长》(2)

众说纷纭谈《成长》(2)

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雷颐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社会学家:从老师到家长一点一点的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教育体制的现状。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义。我们家长都面临着矛盾,我看到我认识的朋友划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抨击的很严重,我也站在这一方。事实上当自己孩子上高中,无一例外都上重点,想方设法找关系,让自己的小孩儿上重点初中或高中。中国的现实上,优质教育的人口集中上,好像有些东西不得不这样做,所有家长一方面看到这个危害,一方面又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更顺利的人生道路,让自己小孩子走上这条道路,所有的矛盾上家长对制度的巩固,一方面批判,一方面家长又是这个制度的共谋。家长都希望孩子到好的学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高等教育的资源很有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如,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农民就是一种身份了,农民生下的孩子还是农民,改变自己前途唯一的出路考上大学或大专,可以改变吃商品粮。几乎是唯一的出路。没有从精英变为大众教育,这种状况就很难改变。觉得很尴尬,批评起来,弊端很清楚,面对于自己的孩子又不得不通过这一体制。近几年,比较关注教育,岁数越大,情商越重要,比如,学生的考试“怯场”……。比如我朋友的孩子上了大学退学,原因是很多,包括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岁数越大情商是越来越重要。目前的教育体制对人才的成长是不利的吴苾雯《中国青年报》记者,教育问题专家:以前读过凌志军的书,锋芒毕露,充满阳刚之气,怎么写出这样一本书,我很惊讶。打开书,阅读后我觉得他提供的是个教育模式,是种理想化的东西,然而很多人走过来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对的,目前,对于教育模式的矛盾,我们自己也是家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作为老师和家长都把孩子放到一个模式上,确实是种无奈,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理性上分析,也看到了这些弊端,我也是逼着孩子考大学,别无办法,因为社会认可的就是学历,无学历就什么都没法谈了。现在,不安心自己学习的大学生占40%的比例,原因复杂,原来大学是唯一的目,进入大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却失去了理想,不再有目标了,于是就彷徨,消极……,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有人对我提问,你的孩子不上大学,怎么看?我的回答是:“如果他自己选择不上大学,有自己的准备,有知识才能的准备,对挫折的准备,那我支持他不上大学”。所以,凌志军写出的个案,对家长有很大的启发。在目前的状况下,能不能提高自己情商的教育,在学校里,成绩占中等,往往并不优秀的学生,出来后却出类拔萃,原因是什么?在上学时别人精力集中于高分,而这些人能抽出一些时间充实其他的,走向社会中就容易适应。这也是一种现象,给教育体制提出的一种模式。目前教育体制的模式下,对人才的成长是不利的。当时,看到那些出类拔萃,如高考状元……,都是特别用功的,学习成绩好的到社会中未必是出类拔萃的。关于情商,除本身的学习之外,对兴趣的培养很重要,未来的成功,处于被动的是不利的。一般家长选择学校,本身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望子成龙,首先是从就业来考虑,这对未来孩子的成长不是太有利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微软小子的教育:一群微软小子成长的经典模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微软小子的教育:一群微软小子成长的经典模式
上一章下一章

众说纷纭谈《成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