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族称族源(1)

1.第一节族称族源(1)

白族是以商代就进入青铜文化时期的洱海土著居民“洱滨人”为主体,不断融合了西迁的僰人、蜀(叟)人、楚人、秦人、汉人以及周围的一些民族,同时吸取了大量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大体以大理国的建立(937年)为标志形成的一个开放性的民族共同体。

白族自称berpzi“白子”、berpnid“白人”、berpxuox“白伙”,他称有“那马”“勒墨”,汉文史称有“僰人”“河蛮”“白蛮”“白人”等。明代以来,当地汉族多称其为“民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关于白族的族源,学术界讨论了近一个世纪,看法不尽相同。主要的意见有四种,第一种是氐羌说。通过与其他藏缅语族民族的语和文化比较,认为白族和彝族、傈僳族等藏缅语族民族一样,都属于原来分布于今青海、甘肃等地的古氐羌族群的一支,后南迁至洱海地区。第二种是土著说。根据洱海地区的考古材料,洱海地区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分布,从而认为现在的白族应该是土著居民。第三种是汉族移民说。历史记载和考古材料证实,白族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和中原地区有了文化上的联系。再加上白语和汉语之间的密切关系,部分学者认为白族和汉族在族源上有密切关系。第四种是多源说。通过多年的历史研究,又综合考古、语等各方面的材料,现在学术界倾向于认为,白族是一个多源同流的民族共同体。白族著名史学家马曜提出的“白族异源同流说”,日益被学术界所接受。也就是说,白族是由洱海地区的土著居民融合了南下的氐羌族群的一支,秦汉以来不断融合了楚人、秦人、汉人,明代以来又融合了大量的汉族移民而形成的。多元的民族来源,造成了白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内涵,使白族在语、文化上都表现出和云南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特点。

白族多元的来源及后来的融合展历史大体如下1:

一、最早活动于洱海周围的土著居民洱滨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现洱海坝区的多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新近掘出的洱海银梭岛贝丘遗址表明,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洱海周围生活。这是云南省已掘出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洱海银梭岛贝丘遗址现以前,距今约4000年的洱海东岸宾川县白羊村遗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云南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最早遗存2。遗址居民是定居的农业民族,房屋都是平地起建的竹木结构建筑,墙基四周开沟,有柱洞,与现在的白族民居建筑相同,有大量陶、石、骨、牙、蚌器。居民种植稻谷,并从事渔猎、采集和捕捞,饲养狗、猪、牛、羊等家畜,具有南方文化色彩,同时出土的尖底瓶、瓮棺等,却又受到北方仰韶文化的影响。

1957年现的洱海北剑川海门口金石并用文化遗址,距今约3100年,相当于商代,标志着云南原始社会的解体。遗址中出土石斧、锛、凿、刀、锥、镞、环、垫、纺纶等,不少器物通体磨光。新月形石刀的刀刃开于背面,与苍山马龙遗址出土者相同。出土铜器15件,有10件是青铜器。出土器物形式具有白羊村新石器文化的特征。

1963年,在祥云县云南驿大波那出土的一座木椁铜棺墓,随葬品丰富,有锄、锛、斧等生产工具,矛、剑等兵器,筷、杯、樽、豆、匕等生活用具,铜鼓、葫芦笙等乐器,还有房屋模型、六畜模型。显然是边疆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遗址年代距今约2400年,相当于战国初期。

通过对银梭岛、白羊村、海门口和大波那等文化遗址出土的房屋、建筑和器形构造等的鉴定,可以确认其居民应为今天白族的先民。由于他们分布在洱海周围的剑川、宾川、弥渡、祥云等地,可称为“洱滨人”或“洱海人”。洱滨人不是滇僰人,而是隋唐时期洱海地区土著居民“西洱河蛮”的前身,也即“白蛮”的主体部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节族称族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