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畲族概况(1)

1.第一章畲族概况(1)

畲族自称“山哈”,是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少数民族。***人口70余万,以闽东、浙南分布最为集中。早在隋唐时期,畲族就在闽、粤、赣交界的广袤山区聚居,以刀耕火种、耕山狩猎为生。唐代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畲族从以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山区大量外迁,辗转于东南数省,至清代中后期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畲族有自己的语,但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字。新中国成立后,畲族的民族成分得到确认,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关照下,目前畲族地区建有1个民族自治县、45个民族乡。

第一节族称族源

畲族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古老民族,至迟在6世纪末7世纪初,畲族先民就聚居在闽、粤、赣交界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一、族称

畲族的族称有自称和他称两种。闽东、浙南一带畲族自称为“山哈”,“哈”在畲语中意为客人,“山哈”是山里客人的意思。贵州一带的畲族则自称“哈萌”,“萌”意为“人”,也就是说畲族自称是“客人”。畲族自称为“客”,与他们居住的环境、迁徙历史有关。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广大地区,元明清时期从原住地陆续迁徙到闽东、浙南、赣东等地山区半山区。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当做客人。此外,畲族家谱中还有“瑶人”或“瑶家”的别称。

“畲族”“輋民”是汉族对“山哈”的他称。在汉文古籍中,“畲”字的出现和使用相当早。在《诗经》中有“新畲”,在《周易》中有“甾畲”,其意均为将荒地开垦成为可以种植的畲田。汉语中的“畲”字有两种读音:读作yu(余)时,指刚开垦的新田;读作shē(奢)时,其含义为用火烧去地里的杂草,然后种植农作物,刘克庄《漳州谕畲》说“畲,刀耕火耘”,即为此意。唐末衡山南岳玄泰禅师记述的“畲山儿”,虽没有明指是一个族群,但其以斫山烧畲为生,具有今年斫了一坡,明年又斫另一坡的不断转徙的特点,其特征都与畲民相符,可以认作是文献中以“畲”来指称这群山地民族的最早史例。1“畲”字被衍化为明确的族群称谓,则是始于南宋刘克庄的《漳州谕畲》。刘克庄在《漳州谕畲》中说:“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可见最迟到南宋时期,畲族先民已经被人称为畲民了。畲族为什么被称为“畲”?《龙泉县志》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看来,畲族先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确实给当地的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组织义军,加入抗元斗争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现“畲军”“畲丁”等名称。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称呼畲族是非常普遍的。

文献记载中对畲族以“輋”相称也相当早,大约出现在12~13世纪。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02“梅州”条记载的“山客輋”,是文献上以“輋”作为畲族族称的正式记载。其时间比刘克庄所记早了三四十年。而《宋史》卷419《许应龙传》所载“山斜”,指的也是畲民。这一“山斜(畲)”作为畲民的专称约略与梅州的“山客輋”同时,也比刘克庄《漳州谕畲》早了30多年。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说:“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这大概也是关于“輋民”的较早记载。

“輋”是广东汉人创造的俗字,音读作shē。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显然,以“輋”字作族称是侧重于居住形式,指在山里搭棚而居的人群。“輋”的含义虽与“畲”有差异,但“畲民”和“輋民”并不是指两个不同的民族,也不是指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经济展阶段,而是分别指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一群体。前者指福建畲族,后者指广东、江西畲族。这种称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汉族文人对闽、粤、赣畲族经济生活观察的侧重点不同而产生的。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称畲族的非常普遍,粤、赣各地方志以“輋户”“輋蛮”和“山輋”等称畲族的也比比皆是。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畲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畲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章畲族概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