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

1.第一章(1)

沙城地区西南方向,从西边沙漠里流出一条河,人们叫它无定河,那“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诗句,就是从这里来的。

无定河从北到南,流过远山、古尤、崇德、沙城南部等县,在古代尤县北部形成了宽绰的河滩地。河滩地上部是一片像那江南平原一样的大面积的稻田。沙城县稻谷产量的一半就是这里生产的,后山里的丘陵地带盛产小米。以后,人们改种了豆类,连麦子也不种了,因为种豆类比种小米划算,一斤豆子可以换回几斤的面粉或者大米。农民是会算账的,他们知道哪个划得来,就种哪种豆子。

无定河的水顺着大川,滚滚而下,流过临川镇不远,便有一条溪沟,顺河而下,就是那清水河。

清水河南部不远,在过去那热烈的年代里,曾修过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库。如今早已被洪水拉完了,清水河又恢复了原形。

这沟的中部,有一村庄,连着古尤县,叫常家庄,就在沙家店战役的所在地附近。

过去全庄只有百十户人家,只因为那个年代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修水库,把外县一部分人移民移到常家庄,使常家庄的村民一下子增加了几倍。这村子,就在清水河的北岸一条长长的石畔上面。村子分前村、中村、后村三部分。有三百多户人家,分为张家、马家、高家、常家几姓。

这里家家都是清一色的石头箍的窑洞,这是古尤县有名气的大村子,不是有史以来就有知名度,只是那个年月,农业学大寨才出了名的。

这村子里有一户外来人家,就是常增辉,别看他是一户穷苦人家,他可是村子里赫赫有名的英雄之家。

常增辉是20世纪3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他在战争那阵子的名声不亚于沙家店战役中的那个折多富,人们从小说电影中只知道有个叫石德富的,不知道仓皇出逃的原型折多富。

增辉老人,那年月是村长,后来战争打起来,他成了民兵连长。解放战争时,他可出过力了,为了捉拿逃跑的敌人,他追了几架山,终于抓到了手,但突然不防中了敌人一弹,从此,身上留下残疾,一条腿走不动了,上级给他一个二等残疾证。

你别看他身残了,可志不残,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担任着村干部,常家庄的群众都知道,这村子的名声是从他开始的。

他大儿子常锦雄,1947年那时才19岁,为了掩护我军侦察员,被敌人活活埋掉了,前石畔上立的那块碑就是烈士的纪念碑。

二儿子常锦文是古尤县品学皆优的高才生,回乡不到一年就入了党。长期担任村干部。

女儿常青(“文革”后改名永绿)从小受到了党的干部的影响,在这样的革命环境中成长起来。她家里常常是我军、我党的干部吃住的地方。永绿还从小时起,就参加了儿童团,站过岗,查过路条,同小朋友们一起抓过坏蛋。

1948年,在古尤县遭了灾的时候,常青是本村14名在校学生之一。

她在读小学时,适逢朝鲜战争爆。抗美援朝那阵,她除完成学习任务外,还是全村的读报员、黑夜报的宣传员。在家里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

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全县唯一的一所中学——古尤中学。

在读初中的时候,她年年是优秀学生,初中毕业时因为不到入团年龄,老师给她加了一岁才加入了青年团。

入团以后多次被评为模范团员,三好学生。她的作文在古尤中学评奖中获得全县第二名。

六年的中学时代,她始终是享有名气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活动。

她能歌善舞,在中学、全县、整个沙城地区的业余文艺会演中,是挂了名气的演员,在古尤县的乡亲们眼中是挂上叼的。那时,人们叫她的小名惠莲,大名叫常青。谁不知道常青这个演员呢?她走在街上,被人们认出来,偷偷地指手画脚议论着。

上学期间,每当假期回到农村以及春节文艺活动中心,她也是村里当然的演员,她扮演过《梁秋燕》中的秋燕,《罗汉钱》中的艾艾,《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游龟山》中的胡凤莲,《劈山救母》中的三圣母,《庚娘传》中的尤庚娘。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常家庄(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常家庄(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