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目的”(1)

1.引言:“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目的”(1)

第一次看到世界坤舆大地图

1912年秋天的一个日子,长沙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入门处一幅挂在墙上的世界坤舆大地图吸引一位高个子青年的目光。他希望从上面能找到自己家乡的地名。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地图上既没有湘潭的字样,更没有韶山的名字。世界是那样的大,湖南是这样的小,就连自古被称为居四海之内的中国,也只不过占了地球很小的一部分。那么,湖南之外的中国如何中国之外的世界又是如何呢从此以后,每当他来到这里,总要在地图下站立很久,沉浸于遐想之中。这位第一次看到世界坤舆大地图的青年,就是后来改变了中国面貌的一代历史伟人——**。

**出身于湖南农村一个偏僻山坳的农民家庭,8岁开始上学,先后在几家私塾就读。14岁辍学后,使他有机会不受塾师的约束而广泛阅读经书以外的时务策论等维新救国方面的书刊。当时,他从在湘乡东山学堂教书的表兄文运昌处借到一本关于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小册子,使他对祖国的命运和前途非常担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成为时常撞击他心灵的警句。1910年秋,**动员其舅舅等劝说其父亲同意,第一次离开韶山前往东山学堂读书。在那里他成为《新民丛报》、《民立报》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报刊的热心读者,并深为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人的政治主张所折服。他希望由这些人组建共和政府,抵御外侮、富国强兵、振兴中华。当他从同学萧子璋(萧三)那里借阅了《世界英雄豪杰传》之后,对于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推动国家进步的行为十分钦佩,遂暗下决心要像他们那样做对国家、民族有作为的人物。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湖南后,**毅然投笔从戎,参加湖南起义新军。但是很快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就脱离了军队,决心重新读书。1912年春,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半年之后,他现那里的课程设置不符合他的兴趣,内容也比较肤浅,决定退学自修。于是,他寄宿于长沙新安巷湘乡会馆,每天到图书馆看书。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书,楼上楼下,满柜满架,犹如书的海洋。特别是那些开风气之先的大量西方译著,使他眼界大开。他贪婪地读着,每天刚开门就进馆,晚上闭馆才走。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后来回忆这段往事说:\"我正像牛闯进了菜园,初尝菜味,就大口大口吃个不停。\"\"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我读了亚当·斯密《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通过这半年多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不仅使**获得了丰富的中外史地知识,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几十年后,他告诉斯诺说:\"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从此,他不再只是\"胸怀祖国\",而且是\"放眼世界\"。那幅世界坤舆大地图,使**形成了\"中国与世界是不可分\"的第一印象。

旅欧勤工俭学的倡导者却留在了国内

由于父亲的坚决反对,**不得不放弃自修计划,于1913年考入第四师范(后并入第一师范)。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他继续按照自己的志趣,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有关政治文化的书籍,关注国内外时事,积极参加为促进社会进步而进行的一切斗争。在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在**的周围逐渐聚集起一批有为青年,并成立了新民学会。**后来这样评价道:\"这是一批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他们没有时间谈说爱,他们认为时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不允许他们去谈论女人或私人问题\"。他们天天谈论的是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和宇宙,正如**为新民学会确定的宗旨所揭示的那样,他们决心担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重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引言:“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目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