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衣锦还乡

第二十七章 衣锦还乡

我如何出现在这一次的迎碑仪式上呢?我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我现在是皇后,被封皇后还不到半年,人们都说先帝的长孙皇后是一位贤良的皇后,我应该像长孙皇后一样,像她那样广为人知,声名远扬。

宫里也在充分准备,各种礼仪,宫女的挑选。李治和我将出现在迎碑仪式上,李治意气风,而我也是新皇后,天下人都在用眼睛关注着我,这一次印象将决定了我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

在这段时间里,我时常在练习迎碑的礼仪,我甚至想了自己怎么走路,怎样让人觉得贤淑,衣服要怎么穿,帽子应该怎么戴,等等。当我觉得一切都准备得很不错了,信心满满地。

那一天到了,全长安城的百姓几乎都来看了,当玄奘坐在马车上,从马车上下来,捧起那块碑,上面刻满了字,其实我也不太清楚那块碑上刻的东西的真正含义,但我清楚地知道佛教在国家的地位。

李治和我站在一起,站在大雁塔边上,李治将和我一起接过那碑,并把它放在塔第七层的地方。在路的两边,站满了僧众,我从没有见过如此多的僧众,我甚至觉得全国所有的僧人都来参加这个仪式了,几排僧众整整齐齐地站着,口里念着佛经。再远一点的地方,百姓们人头攒动,许多人站在高一点的位置上,只想看清楚,还有人跳起来,怕错过了这重要的一刻。有许多百姓也是虔诚的样子,可以想像佛教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影响力。在官方当然还是儒教处于统治地位,但这外来的佛教已经显现它的魔力,玄奘的故事在民间传扬,许多百姓都能绘声绘色地描述一段玄奘取经的故事。今天百姓们都来了,他们想看一下这位历经千辛万苦的传奇和尚,看一下这位到过西方的佛教人士,当然百姓也想看一下新皇帝新皇后的风采,平时有些人一辈子都看不到皇帝,可今天皇帝皇后却都来了,还有许许多多的大臣,这种情形是多么地难得啊。所以许多人拖儿带女,奔走相告。

我微笑着,站在李治边上,伸出双手,接过玄奘捧着的碑,那碑有点沉,上面刻着满满地字,不过上面的字我一个也不认识,应该是梵文,如果仔细看,这块碑也没有出奇的地方,我在心里想到。但就是因为人们相信他,心里的虔诚让它有了无比的光辉,当然,我也知道,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人的一种信仰。

我也当过尼姑,对经文略懂一些,出家人把凡尘俗世看穿,视世间皆为红尘,那是一种怎样的勇气!更是一种怎样的脱!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磨砺,一种对心性的拷问。

说实话,我很佩服这些僧人,那种境界我是达不到的。

仪仗队在奏乐,边上的百姓人山人海,不少人在欢呼,我和李治两人紧紧地拿着碑,一步步走向大雁塔。到了塔前,李治把碑放在了一个精致的底座上,人群里一阵欢动。

迎碑仪式直到了下午才结束,可以说,我和李治都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一个新皇帝、一个新皇后的形象。

而我与李治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我们的默契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我已经在这个宫里又呆了四年多,如果加上先前的十二年,我已经在这宫里呆了十六年之多,在这宫里呆久了也会产生烦腻,我想到外面出去走走。

我离开家乡已经有十七年了,从我最初进来十四岁的一个少女,现在已经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姐姐在我成为昭仪时,我已经叫人来到宫里,但母亲一个人还有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他们一直都在家乡,虽然,我也曾和家里送过信,还给家里送些东西,但是我已经整整十七年没有踏上过家乡的土地,这十七年,不知道家乡有什么变化没有,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我的家乡在山西并州,山西也是先帝起家的地方,此时,我很想念家乡,现在我已是皇后,天下安定,我为何不回家乡一趟呢。我当了皇后,要让家乡人看看这个新皇后的风采,知道我们家乡也出了个大人物。

当然了,最好劝李治一起去,我要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项羽有句话:虽有锦衣裳,夜不能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身上穿了一件很好看的、很珍贵的衣服,可是如果是在晚上,还有什么能看到呢?我现在贵为皇后,可是如果不回家乡,家乡的父老乡亲又怎么能感觉到我这位皇后呢?我要衣锦还乡,让家乡人都看到我这位家乡出生的皇后的风采。

可是如何叫李治也来我家乡呢?总不能说我们专门带着众多的宫女,还有一帮大臣,就是为了回家一趟吧,当初的长孙皇后,王皇后都没有这样做过。再说李治已经在宫里呆久了,他还不习惯离开这衣锦玉食、天天大臣俯称臣的日子。毕竟皇帝为大,皇后再大也只是皇帝的妻子,如果说的更白一些,只不过是皇帝的一件衣服,王皇后不是就被给废了吗?只不过现在李治跟我的关系特别好,他特别关心我,而那些大臣是肯定不会同意皇帝离开京城,远行千里到皇后的老家去的。

我得想个办法,让李治同意。对此,我已经想了个好办法,李治他肯定会答应的。

“治,”等李治回到家,我挽着他的手。

“皇上在宫里呆了这么久,会不会有点腻的感觉?我想出去走走,怎么样?”我对李治说道。

“恩,”李治说道,“在宫里,每天对着这班大臣,还有这么多的事,我是有些累,我也想出去走走,莫非媚娘想到了什么好地方?”

“恩,我想好了,副都洛阳离长安不远,那里又有新建成的宫殿,而且那里通运河,粮食丰富,我们何不到那里住一段时间,也好放松放松自己。治,看你这段时间这么忙,都瘦了。”我对李治说道。

“哦,”李治想了想,说道,“那朝政的事怎么办呀?”

“不是还有太子吗?可以让太子监国,宰相裴炎辅国。”我说道。

“恩,不错。那我们过几天就动身。呵呵。”李治回答道。

洛阳在河南,边上有条河,水路交通便利,而长安就不一样的,长安只有6路,又人口众多,粮食根本不够用,用马车运粮的成本又很高。洛阳就不一样了,因为有河流,离运河又不远,产自全国各地的粮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水路运到,正因为这个原因,前些年太宗先帝就已经在这里建了一些宫殿,而在李治当上的皇帝以后,他又兴建了几座,这里虽比不上长安那么繁华,但是环境好,人口也不太多,很适宜养身静心。

李治在宫里呆久了,他也正想到外面走走,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正所谓夫妻心有灵犀一点通,哈哈。其实,李治我太了解他了,我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他的脾气我更是了如指掌,不然我们怎么能相处这么好呢。经过我的鼓动,他答应一起去洛阳。

四月的洛阳,春光明媚,沿途两岸春意盎然,我和李治坐在车上,边游玩边欣赏边上的风景,我们不时说笑着,看到路边的农夫正在耕作,集镇上的小商贩们叫卖,还有各种各样的行人,我们高兴极了。

我又一次通往宫中与家乡的路途上,可是这一次我是从宫里到家乡,十八年前我是坐着一辆马车,孤独地来到皇宫里。而今天,我的身边坐着当今的皇帝,边上是许多卫士,我们坐的马车是当今最漂亮最豪华的马车,我们的车队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气势的车队,我的心情好极了,我此时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依偎在李治的怀里,我们吟诗作对,看着路边的风景说笑,此时,在家乡的母亲,还有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他们曾经与我们母女相处在一个地方,却对我们如此坏,不知他们现在知道我的情况,他们会有怎么样的想法?

洛阳的边上有一条河,叫洛河,它与运河相连。这里环境优美,开着许多的牡丹花,牡丹有红的,有黄的,各种各样,在洛阳住着的这几天,我仿佛就在花的海洋里,我注意地观察了一下,这里从地理环境来看,绝不比长安差,不过当初先祖为什么会定都长安呢?

在宫里的日子太紧张了,前一阵子我和王皇后激烈地斗争,还有长孙无忌等人,繁忙的事情让我没有休息的兴致,此时,我终于放下身心,来到如天堂一样的地方。在洛阳的宫殿里,这里的房子是刚建的,有一座建在一个小山丘上,周围绿树掩映,我和李治到这里一起对弈,这真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我躺在李治的怀里。

“媚,你现在感觉怎样?”李治对我说道。

“你说呢?”我对李治说道,“你会不会想其他的女人呢?”

“这个?”李治没有回答我。

皇帝有三宫六院,嫔妃有十来个,还有昭仪、婕妤、才人等等,还有另外数不清的宫女,也许皇帝看上哪个了,那个宫女就得宠了,所以**不时地进行着争宠的战争。

李治会不会喜欢上别的女人?这个暂时不会,我觉得。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李治在我身体不好的时候,或是怀孕的时候肯定也会喜欢别的女人,这在皇帝的眼里是天经地义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个女人的成长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个女人的成长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衣锦还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