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声声犹在耳?

铜鼓声声犹在耳?

那年老作家汪曾祺访邕,曾作一联语赠我。联云:“铜鼓声声犹在耳,桄榔叶叶不知秋。”桄榔树让老作家印象深刻,这颇使我有一点意外;而铜鼓能够感动汪老,我以为却是情理中事。

铜鼓,以其体格雄浑、纹饰美丽、工艺精湛、声音悠扬而闻名于世。

铜鼓的发现和使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华南以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地处西南边陲的广西,是著名的铜鼓之乡。广西的铜鼓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品种齐全。目前中国境内的以出土地点命名的铜鼓共分八种类型: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石寨山型、遵义型、麻江型、西盟型和万家坝型。这八种类型广西均有发现,其中前三种还以广西出土地点命名。二是数量众多。目前全国文博单位库藏铜鼓一千四百多面,广西就多达六百多面,民间传世并使用的铜鼓更是大大超过这个数目,光是河池一带老百姓手上的传世铜鼓就有一千五百面左右。广西境内除桂东北少数几个县外,曾经出土或者使用过铜鼓的县达七十四个之多。三是单个铜鼓体积最大。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一○一号鼓,北流出土,面径为一百六十五厘米,是已知世界现存最大的一面铜鼓。站在它的面前,让人感到一股逼人之大气迎面而来,敬畏之心不禁凛然而生。四是工艺精良,纹饰精美。尤以藤县蒙江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鼓最有代表性。其不仅形制高大,气势恢宏,线条流畅,图纹生动,令参观者流连再三,而且鼓壁轻薄,附件繁多,使冶金铸造专家都叹为观止。就铸造技术而言,太薄的铸件,铜水很难流布圆满,往往半途便要凝结,现代铸造中的难题,古代是怎样解决得如此完满的?

专家考证,铜鼓最初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春秋中期。广西田东县锅盖岭的战国时期墓葬就曾出土过铜鼓。自《后汉书》载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始,一直史不绝书。宋代《岭外代答·乐器门》中更记载“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可见广西铜鼓之多。

一面铜鼓,浓缩了一部少数民族的科技文化史。在它身上,人们不仅能够清楚看到这个民族的冶金、铸造、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们的宗教、耕作、渔猎、衣饰、风情、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显然,鼓身上的太阳纹、云纹、雷纹、水纹、鱼纹等以及鼓面所铸的青蛙、牛、马、鸟、龟等立体塑像,就充分体现了南方稻作文化的特征以及先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互生共荣的理念和现实。面对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图,我们怎能不对我们的先人油然而生敬意!

关于铜鼓的用途,历来都有争论。郭沫若先生他在《满江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见大量铜鼓陈列》中,对于铜鼓当时是做什么用的,提出过他的一个独特见解:“细思量,当是盖窖藏,非鼓也。”铜鼓非鼓--既不是用来敲打的乐器,也不是用来奉神的祭器,而是窖藏红薯芋头之类的器具--这个推断确实独特,也很有趣。郭老在词末的“附白”中说:“余所见铜鼓甚多,鼓面并无捶击痕。又云南晋宁出土滇国文物,与铜鼓相同者不少,而鼓面布满立体人物,更无供捶击余地。”显然他是对大量的铜鼓的形状、大小、花纹、图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才作出这个结论的。但人们对郭老这个结论似乎觉得难以接受。倒不是他把铜鼓的用途从“形而上”弄到了“形而下”,从神圣弄到了凡俗,而是对当时的生产力和消费水准,是否有可能(有必要)铸一个铜鼓来窖红薯芋头或者藏别的什么东西心存疑窦。

我更倾向于铜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的说法。至少现今的活生生的实例是远远胜于一切雄辩。而且这些实例让我们惊讶且兴奋,铜鼓,它流传了千百年,竟然是至今唯一还在使用着的青铜器!桂西、桂南的壮、瑶、苗、侗、彝等少数民族同胞,每当婚丧嫁娶、四时节庆、祭祀祈福、驱邪避灾,都要敲响悠扬的铜鼓,跳起优美的舞蹈,尤以河池南丹白裤瑶的铜鼓方阵最是好看,其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节奏铿锵,声震四野。自一九九九年起,河池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在热烈欢快的节日里,少数民族兄弟将载歌载舞,向来自五洲四海的宾客一展铜鼓文化的迷人魅力!

2003年10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彭匈随笔:会心一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彭匈随笔:会心一笑
上一章下一章

铜鼓声声犹在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