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访问(1978-1980)(7)

出国访问(1978-1980)(7)

……

翌日(5月10日)钱锺书访问斯坦福。斯坦福与加大相距甚近。根据在斯坦福大学亚洲语文系执教的庄因说,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来访斯坦福时,费孝通被邀至人类学系去演讲,亚洲语文系本想请钱锺书作一次演讲,因钱不想演讲,只希望像在加大一样,作一个非正式的座谈会,大家交换意见,于是就在亚洲语文系教授休息室内举行了一个座谈会,除了斯坦福师生外,还有UC柏克莱也来了一些人,总计有三十多人[35]。那天斯坦福其他语文系也有教授来参加,而钱锺书又好引法文、德文,滔滔不绝、大珠小珠落玉盘(水晶语),各系教授对钱锺书印象弥佳,认为他witty(措词巧妙,诙谐而多机智)和impressive(一见难忘)。德文系一位教授对钱氏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说:HeisthebestintellectualthatIhaveeverseen.(他是我平生仅见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庄因说:“这样看来,钱氏不但在大学时代就是才子,而且中外对他的看法是相同的。那天钱氏自始至终都是用流畅的高级英语,兼及法文、德文,引经据典,对西方文学功力之厚,令在座洋人咋舌。”[36]

在斯坦福座谈会上钱锺书对冯友兰有所批评。他说冯友兰没有文人的骨气,也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节操观念,说冯不应该出卖朋友[37]。他又说冯友兰捏造事实,坑人使妻小俱死,冯现在在北大人人嗤之以鼻,钱氏用英语说:Feng’snameisnogoodatPekingUniversitynow.(冯友兰在北大臭名昭彰),情绪颇为激动[38]。至此,很容易令人想起钱锺书在耶鲁批评吴晗后,余英时说过他发现了钱锺书嫉恶如仇的另一面(见本章注[27]);此乃可以说明钱锺书是一风骨凛然的正人君子也[39]。关于冯友兰为人,说的人已很多。……

钱锺书访斯坦福后还有一个小插曲及一个小掌故。此即台湾旅美女作家陈若曦仿《猫》及《围城》的笔法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城里城外》(刊于台北《联合报》副刊,1979年9月9日、10日)来讥嘲钱锺书。故事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斯坦福为背景,叙述代表团团员秦徵、毕文甫及领队侯立等一些人在斯坦福历史系华裔教授尤义家里晚餐时,在谈话中曾吐私意:秦徵希望侄子来美读书,毕老希望孙子能来美国,最后访客告辞时,侯立在与主人握手时,向主人塞了一张纸条,希望他们帮忙将他的儿子设法弄来美国念书,这是陈若曦小说的大概。小说里秦徵影射钱锺书,毕文甫为费孝通,侯立当是宦乡,诗人殷勤指刘若愚,尤义是指劳干的儿子劳延煊,博士夫人文惠当是陈若曦自己。因为是小说,影射人物,无可厚非。但陈若曦手法有点怪,如文中一再提到秦徵写的《围城》及编的《宋诗选注》。既然是小说,何不虚构一个书名呢?陈若曦写秦老“看到自己的书,本本精装十分开心,齐文拿出《围城》,封里两张借书纪录盖满了日期。听说它是热门小说,秦老直叫‘年轻时代的游戏之作!’一脸的喜气洋洋,看得出仍是很得意。他自己抽出一本五十年代出版的《宋诗选注》,一瞧借书纪录寥寥无几,就不动声色地放回去。”陈若曦把钱锺书写成一个悻悻然的小丈夫。到小说快结尾,在尤义家吃饭时,秦徵说:“我女儿去年到英国去了。”接着乃对尤义说:“现在就是两个侄子想出来。我想让他们到美国来,你看有什么路子可走?”看了陈若曦的小说,钱锺书后来说:“陈女士当时也在场,冷眼冷笑于傍,弟于其人毫无印象,可谓‘不识泰山’,《城里城外》去年7月中由‘八方’寄示,读之嘻叹,于弟虽加卡通式描绘,尚属笔下留情也。”(1980年4月17日钱锺书与汤晏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代才子钱锺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代才子钱锺书
上一章下一章

出国访问(1978-19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