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帮亲戚养小孩

朱德帮亲戚养小孩

亲孙子相继来到人世,勾起了朱德的联翩思绪。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家。“文革”前小学毕业的孩子,大都会记得这样一篇课文《母亲的回忆》,作者朱德。

朱德的母亲一辈子生了13个儿女,但5个早夭,只养活了8个。出于贫困,同时也由于他大伯父没有子嗣,幼年的朱德就过继到了大伯父家。为探索强国之途,朱德早早离开了故乡,养家糊口的担子,都落在了那些没有离乡的兄弟们身上了。朱德说:“是兄弟们省吃俭用,供养我读书,继而义无返顾地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没有那些在家吃苦的兄弟,就没有今天的我。”他很念记兄弟之间的手足深情。

想着在天津父母温暖怀抱中的亲孙子,朱德想到自己老家四川的山村里还十分贫苦,自己的兄弟们还不能让后辈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决定尽其所能,替每一个兄弟家供养一个孩子读书。

1952年春节来临,朱德听说在京工作的侄儿朱刚要回四川故里探亲,就把他叫到中南海,同他谈了自己的想法,让他回去后与各家商量商量,送一个孩子来。

朱德说:“到北京是来受教育,所以你要告诉家里人,不要挑岁数大的,要挑在学龄左右的。来了从小学学起,一直到大学,争取能培养出几个真正的人才。”

过完春节,朱德几个兄弟妹妹的儿子、孙子、孙女们,通过亲属和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程子健,陆陆续续送到北京。他们是朱子明、朱小兰、朱春元、朱和、朱玉珍、朱香林、朱香兰、朱新民、朱俊书、朱传书、刘德等。

就在这群孩子到京前后,朱德搬进西楼新居。本来很安静的老人之家,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中大的十多岁,最小的才五六岁,有男有女。朱德对这些孙辈们说:“接你们到北京是来读书的,你们还没有为国家和民族做什么贡献,所以也不能享受不该享受的待遇。”

于是,朱老总除了让年纪太小,需要大人照顾的和两个女孩子,暂时先和他们住一起外;就在工作人员的住处找了两间房子,安排了其余的孩子,并要求他们尽快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孩子们刚来时,头发乱蓬蓬的,衣衫褴褛。康克清亲自帮他们洗头洗澡,并和工作人员一起,到西单商场为每个孩子买了一套新衣服。孩子有大有小,衣服型号各异,整整买了一大包。

赵力平说:“从那以后,每年我都要陪康妈妈这样采购几次,买春、秋季的、夏季的、冬季的衣服,还有鞋子、袜子。反正不论买什么,每个孙辈都得一套,我和康妈妈一人抱一堆。”

从内陆山乡间出来的孩子,父母们整日忙于生计,哪有时间给孩子进行什么家教,有的连大小便上厕所都不知道。年纪最小的孩子,甚至站在桌子旁一边吃就一边拉上了。这又忙坏了康克清,又得收拾,又得教孩子们各种规矩。

然而为了老总高兴,康克清对骤然增添的麻烦和劳苦任劳任怨。在安顿好了这些孩子的食宿之后,又根据朱德的托付,为这些侄孙一一联系好入读的学校。

在乡村闲散惯了的孩子,突然进了都市的学堂,深感拘束,也读不进书;难改的乡音,既影响他们听课,也不便与同学交流。所以,他们对学习感到吃力和畏难,总盼着回到那怎么折腾也出不了圈的中南海大园子,和自家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纵情嬉闹。

朱老总对侄孙们的表现,有些光火:接你们来,是为了学习,做有用之材的,这么畏难、放纵能有什么出息!他把侄孙们交给警卫部队加以管束调教,以克服散漫旧习;还请来老师,利用周日补课,巩固课堂知识,教习普通话。

“我们星期日玩耍的时候,发现朱德的孙辈们在上课,就扒着窗户看。我们毕竟都是孩子,听着他们古怪的方言,看他们答题有误,就忍不住大笑,甚至给他们起哄。他们见我们捣乱,就冲出教室追打我们。他们人多年纪大,下手好狠呐,我们常常被打得很惨。”孩提时的顽皮,徐建林在近半个世纪后追溯起来,还含着缕缕眷恋。

总之,经历了一番调教和补习,这些乡村来的孙辈们,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朱和、朱小兰、朱春元后来都上了大学,当然这都属后话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
上一章下一章

朱德帮亲戚养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