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回妙音奇幻遭遇生父晚报寻找最美尼姑

第一百四十九回妙音奇幻遭遇生父晚报寻找最美尼姑

按亮电灯的是关某,可见他很熟悉这个家。

妙音进屋首先见到的是墙上的高处有个佛龛,半米高的一尊白瓷观音像置于其中。

“是谁啊?”近乎有气无力的苍老声音,从里间传出。

“刘叔,是我回来了。”

“关淼吗?”

“是我!”关淼将一个鼓鼓的大旅行袋放在一个摇摇晃晃的木床上。

一会,从里间抖巍巍的走出一个弓背老人:“今天一早,听得有喜鹊叫,我就想你该回来了。”

关淼上前扶着老人坐下:“刚才听阿毛说,你又犯病了?”

“怕是老气管炎又犯了,我就怕冬天。你上次带回的药,我吃了觉得好了一些,至少不那么疼了。”

“叔,我又带来两个疗程的药。”

正在这时,妙音一下对老人下跪:“爸,你不认得我啦?我是小花。”妙音脱下僧帽。

“你真是小花?我的儿啊。”老人扶起妙音,“俺闺女,我对不起你啊!”老人泪流满面。

老人这是句实话,当初他活蹦乱跳精力充沛的时候,只顾吃喝赌,老婆带着女儿外出打工,老婆不幸离世,他又因为还赌债,把刚初中毕业的女儿许给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得所谓彩礼两万,后来女儿又被男人卖给人贩子。如果不是巧遇多卿和艾椿两位心慈的老人,她还不知在劫波中浮沉多久,是位真正的苦妹子。

苦妹子心地善良,还时不时想着父亲,如今不意间遇到父亲,令她悲喜交集。妙音觉得像梦。人生一世,大梦三千。何为三千大梦?三千是泛指繁多,人生一世,似梦繁花,花要落尽。这人生的种种奇与不奇,实与虚,其实都是梦。

一旁的关某愣在一边,眼前发生的事令他不知所措。

“俺闺女,当初你爸的良心让魔鬼偷去,害苦了你,害苦了你娘。听说你逃出了人贩子,就是不知你又遇到好人还是坏人。自我遇到活菩萨,一下醒了,天天在观音菩萨前念经,保佑你平安。我外出拾荒,也是为了能找到你,每到一处,都打听你的下落,希望能够遇到你,没有想到你同你关淼哥一起回来了。这可是上天有眼!观音娘娘赐恩。”

老人翻身拜伏在观音前,咚咚的的磕着响头。

老人激动过分,累的起不来,关淼把瘦骨嶙峋的老人抱起来,放到床上。

关淼去米缸淘米,没想到米缸已经见底,面粉缸里也只有少许面粉。关淼去小车上取下一大袋金鱼龙东北优质大米和一大桶金鱼龙食用油,这是公司国庆节期间发的,还有一袋是在修车的小镇上的早市里面买的土豆、豆腐干、白菜和粉丝以及两斤煮熟的野兔肉。记得关淼落难时,照应他的拾荒老汉自制打野兔的弓,打来野兔给关淼营养,老汉也爱吃野兔肉。

妙音对烹饪并不陌生,早先被父亲卖给人作妻,整天洗衣做饭。后来在恩人多卿爷爷那里,厨房那些事儿,基本上不用恩人过问。后来去了寺庙,开始还在伙房做了半年斋饭,刚投身寺庙的男女,往往先当伙夫,以示考验,也是为了积德,为人做饭是人世中积德的一件普通又不普通的大事。苦妹子在伙房半年,不仅伙房变得干净,而且斋饭做的花样翻新。

关淼当下手,洗菜,切菜,妙音上灶。然后关淼又去灶膛生火。老刘家的厨房还是土灶,同妙音记忆中的土灶没有多少区别。只是柴火不怎么干,灶膛不仅火不枉,还弄得满屋是呛人的烟。

总算饭菜都烧好,三个人围着桌子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因为要赶路,关淼和妙音都没有吃中饭,加上有着到家的一种踏实,而晚餐有着早中餐所没有的特殊的口味和温馨,两个年轻人都吃的很有味,一盘野兔肉,被两个男人吃的精光。老刘因为总在激动中,加上他身体虚弱,一顿饭吃的满脸是汗。

饭后近十点了,妙音洗刷完毕已经过十一点。期间,老刘让关淼在外间加了个床铺。当晚两个男人就在外间通腿,妙音则在里间安歇。一宿无话,除了老刘有几次比较猛烈的咳嗽,实在是因为太累,关淼没有被吵醒。

一向洁净惯了的妙音,则是不习惯室内的丝丝霉味和久病的病人留下的一种酸臭味,但是因为这是久违了的家,以及同父亲和关淼同一个屋顶下,还是比较心安的进入梦乡。自从这几天同关淼的接触中,尤其是昨晚他守在她的旅舍外,在感情上使她急速的靠近关淼。女人,不论她身在何处何地何境何种身份,其柔性不能改变。

心是枯井的女人已经不是女人,《红楼梦》中的高层次的女尼妙玉,她之所以可人,在于她的心是非常女人的心。许多人惋惜她被强人虏走,笔者却以为不必惋惜,也许妙玉遭遇上一位知冷知热的男人,岂非她的造化?这可比清冷的尼舍强许多。

第二天早饭后,不断有邻里乡亲来串门。在城里串门的传统习惯已经失去,城里人逐渐习惯自我封闭在水泥框架里,在乡间串门还是依然。乡人对老刘家来了位漂亮的尼姑很好奇,他们还不知道这位清净的美尼,就是多年前被老刘强迫嫁出的女儿小花。

而妙音和生父,出于生活安静,都默契不宣扬父女重逢。

妙音离开故乡多年,感到亲切又陌生,变化还是有的。她很奇怪,离家不远的那个小土地庙竟然还在,而且并没有很破败,显然经过修整。这古董在大陆已经少见。关淼说,他们老板到台湾旅游,见那里的小土地庙随处可见。

乡人对关淼则已很熟悉,知道他同老刘是干亲,都很称赞老刘的义子胜如亲子。亲者不亲,甚至亲者变仇,这在现代社会已是司空见惯。

乡间有信佛的男女,则对妙音很膜拜。第二天的下午,十多位信徒就聚集在老刘家,听妙音讲经,妙音已有不断在外弘法的经历,加上她伶牙俐齿,以及以教义为纲,时而讲述佛经中的和现实中的生动的故事,非常受到家乡信众的欢迎。

关淼必须回南京上班,只在义父家住了两晚。妙音是跟着关淼一起走还是再照顾父亲一阵呢?眼看父亲病在家中,低烧不退,咳嗽不止,他又不愿意去城里医院,一方面化钱多,虽说有医保,但农村的医保,对病重而又不能住院治疗的农民来说,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相信关庙给他抓的中药,自己熬着中药,服中药的人必须相信中药。

关淼带老刘去城里医院看过,医生说肺部和肝脏都不太好,要住院进一步检查,老刘不愿意。老刘信中医,中医诊断,认为肺气不张,需要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而老头自己心里也明白没必要去医院熬了。病入膏肓的人,更懂得“人生若寄,寿无金石。”他已经很知足,病重时有义子关心,失联多年的女儿又现身。

任何病人治疗不能光是吃药,还要饮食调理和心理治疗。可是老刘孤家一人,没人时常照应他的起居饮食,有知热知冷的亲人常陪左右,才是最好的心理治疗。

妙音把情况电告主持,希望能请段时间假,在家照顾老父,得到了同意。

村人很纳闷,这刘老汉早年是混世魔王,除了不嫖,吃喝赌俱全,妻子靠打工维持家庭生活,妻子病死后,还强迫未成年的女儿嫁人,那等于是卖女儿,换得些许聘金供他还赌债。后来成了流浪汉,靠捡垃圾为生,再后来老年多病,大家也觉得是现世现报。不明白他在外认了个义子,知书达理,对刘老汉的孝敬赛过亲子。

村人更不明白的是,忽然又来了个天仙般的尼姑,照顾刘老汉无微不至。这让人搞不懂了,混世作践生活的人会有好报,而许多忠厚善良的老人,晚境却很糟糕,有晚境而无安宁的晚景,还不如没有晚境。鲁迅不到六十岁就病殁,没有晚境。

刘老头作践大半生而有晚境,而且晚境中还有一道霞光,这同他晚年有桩善事相关,善有善报并非完全是骗人的说教。

杀人魔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恶之人也能变成大善之人。这看来也是一条特殊的铁律。

岂不知魔王之所以能成佛,除了他能一朝觉醒外,也当一定有前因后果。

村人不知,这刘老汉在外得高人指点醒悟,幡然去恶从善,后救人一命,乃是行大善也。但他晚年病魔缠身,也同他早年的恶习有关联,这叫善恶因果分明,息息相关,要躲也躲不到哪里去的。

“丫,我现在还恍惚觉得是个梦,我们父女还能相见。有时只能在梦中见到你和你妈,也从不同我说句话,我是很亏欠你们的。但世上没有后悔药,有来生的话,我还能为人,还是个男人,一定好好对待妻子儿女。”有天风雨的夜晚,老刘喝完女儿熬制的中药后,对女儿说。

“爸,你现在有病,不要老是想着过去。爸既遇高人引导,佛心醒悟,虔诚向佛,爸就该一心修行。修行之要,重在去烦恼。对以往的恶习作忏悔是必要的,但是无需不断想起添烦恼。奉佛的人,须使胸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南京有个老人,早年当个不大不小的官,媚上压下,贪赃枉法,人生的险道走远了,被判了十年徒刑。出狱后皈依如来,早晚打扫街道卫生,十年不断,每日抄金刚经,再抄法华经,潜心修行。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归于善心,归于诚心。佛法就是心法,年复一年,他的心中元气不断上升。这个贪官以往造的业,比你多比你深,他从监牢出来后,把过去打个包放到一边,跟着如来所指,一心奔净土。这个贪官皈依后,他并不老是在忏悔,而是养善心,积善行,这就是悔从心始。佛可从来没有要众生一天到晚忏悔。”

“丫,你说的没错,但是我的心病一时很难去掉,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好忆旧,不想也不行。我也不指望转世为人,做人也苦。转世这档事,也不是我决定的。现在只想在活着的不多时日里,不要再作业,可是我这样子,让关淼老是为我从老远送药送吃的,也让你不能静心修行,这怕也算我在作业。”

“爸,你这样想就不对了,我能在你生病时伺候你,这就是我最好的修行。修行并不只是关门念经。至于关淼为你做的,纯出于他的佛心,他心甘情愿,他是在报恩。你能安心养病,能不胡思乱想,这也是善行,这善,不只是为他人,也为自己,不必老跟自己过不去。只有待病将息好了,才能积德行善。这个道理许多病人不明白。人生在世,要修行的话,无时无刻不可。”

半个月后。关淼又开车来了,带来了一包包中药,和米面蔬菜等食材,还带来了一位老妪,是关淼的老母亲。关淼考虑到妙音师傅终究是出家人,本来是出关弘法的,自然不能像俗人家子女长时间在病榻边侍候人。关淼同寡居在农村的母亲商量,去照顾刘老头一阵,关母听说是去照应儿子的恩人,也顾不上自己有容易犯的哮喘病,跟着儿子来了。

第二天一早,关淼就赶回南京上班。

关母是位善良的女人,信佛,见到妙音像见到菩萨一样亲。她来了以后,什么活也不让妙音干,她又是位难得讲卫生的女人,连日来洗刷翻晒不断,因为冬天,加上劳累,关母的哮喘病犯了,这种病虽非癌症,犯起来很伤人,一时还没有特效药可以遏制。

原本妙音打算再住上几天,挨关母适应一阵,就告别老父的,没想到又添了一位病人。可见世事难以逆料。

关淼跟寺内主持如实汇报,一时难以返回。主持体谅妙音,准她安心伺候两位老人。于是,干脆脱下缁衣换上俗装,照应两位病人。

刘老头的病实在已病入膏肓,连喝中药都已困难。眼中时而有泪,探雷犹存古稀人啊!

“丫,我的病自己明白,已是不能好的了,上天给了我七十二年阳寿,我已知足,这两天梦中见到你妈,她还不见弃,想必是来接我过去的。活着的时候,我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到了那个世界,我得好好待你妈。我走后,你还不要马上回去,在小关母亲身边呆上一阵。”

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刘老头的话。

“爸,少说话,我明白你的心。”

喘息一会,老人继续说:“今后,你同关淼各自在界内外,你要时常为他祈祷,在现在的社会里,关淼这样的人已经不是很多。我要不是他照应,怕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就在这天夜间,刘老头离开了人世。人来到这个世上是朦胧无知,离开世界时,大体是清楚的。

生父的死,妙音还是很难受的,如今她的双亲都不在了,但亲人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活的下沉。生生死死,这就是人间。圣人说,天地大德者生。死,其实也是天地大德者。

关淼立即从南京赶来,全力调理后事,以儿子的身份甩盆,办了十二桌酒席。在农村为六十岁后的老人送终办丧事,称为喜丧,要办的热热闹闹。村民感叹,即使是很孝顺的亲儿子,也不过如此。

血缘之亲不一定胜过非血缘之亲。

这时,关淼的母亲可能受到刘老头的死亡影响,病情加重。两个老人虽然相处不过两个多月,但有如知交,关母只要有些精神,便起床为刘老头忙乎,不知情的外人以为两人是对老夫妻。

妙音考虑,不能丢下病人,回到寺庙。

关母说,她如果病能好些,要跟关淼落发修行去,她对儿子说,跟着妙音她的心才踏实。关淼明白,一个身体不好的老人显然是不适应寺庙生活的。

过完了春节,寺庙住持一再催促妙音返回。但是红尘有着牵挂,不忍心放下母亲一样的关母。世人以为,入了佛门,心如止水。恰恰相反,越是修行到家的,心最柔软。

妙音作出大胆的决定,回到红尘!我佛世尊,历代诸祖,皆令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何谓阿弥陀佛?爱和善二字。在佛门大海中泡了近二十年,难道不解阿弥陀佛真言?已浴大海者,必重百川水,身在含元殿,无须问长安。

于界外佛法,于界内情理,妙音都不能抛开关母,她心安理得的作出暂不回寺院的决定。当年达摩祖师从天竺来中土,就没有再回他的天竺寺。

这时,她忽然想起开蒙师父肖太,临别时给予的赠言:临水照花。

她拍了拍脑袋,自己则怎么不开窍呢?关淼的淼,不就是丰沛的水么,自己的俗名叫小花。临水照花,水光潋滟,水映鲜花,相得益彰,不就暗示她遇上关淼,生命会有异彩?这是因缘际会,她同关母的不离不弃不就是阿弥陀佛?这么一想,一通百通。

其实,空门之内向来有流动的空间。《水浒》中的第一善终的是鲁智深,他想离开寺庙就离开,想吃酒肉就吃酒肉。但他照样身穿袈裟,是铁杆僧人,骨子里也是位够格的僧人,他始终坚持除恶扬善,同情弱者。

先前在多卿爷爷家的时候,有回一起看电影《水浒》的时候,多卿爷爷说,鲁智深骨子里是佛家子弟,她不明白,不安心在寺院修行的鲁达,为什么说他是够格的僧人?多爷爷说,鲁达是在广瀚的天地中的大修行,一般猫在寺院的是小修行。

现在妙音开窍了,在天地间行善方是大修行。

妙音本来计划待父亲五七以后,赶过年之前回到关淼的老家,关淼的父亲病逝三周,有个祭扫活动。过完五七,正好是元旦,打算再过几天就起程的,谁知启程的当天早晨,妙音起床开门,见大门口有个红包袱,,一条红绸带中间捆着。仔细一听,还有嘤嘤之声。随之关母也起床,老人家一看便说:“快抱进来,是娃娃!”

果然是个女婴,里面还附了张红纸,上面写着:我们实在养不起宝宝,都说你们是好人,宝宝元旦生日。包袱里还有一个小奶瓶。

关母立即包好女婴,放到里屋的床上用被子盖好。关母让妙音熬米汤,这么冷的天,娃娃不喝点热汤咋行?

这天中午,关淼按时开车来了,孝顺的关淼给母亲买了水果、糕点、奶粉。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都是心极软的人,一合计,不声张,把娃娃带走。事实上也只有带走,这里的女孩地位沿袭了中国传统,地位依然不高,生个女孩给人家不用大惊小怪。

关淼考虑的多些,他找到村支书,说明情况。村支书说:“人家一定是抚养娃娃有难处,送到你们门上,那是因为你们在这一带名声好,就养着吧,这是一桩善事。送到派出所或是孤儿院,几经折腾,孩子受罪了。白猫黑猫,谁能养好娃娃就是好猫,我看你老妈能养好,你们一路平安的走吧!以后有什么事找我,我来但当!”

“书记,那要请您写个证明,因为以后孩子上户口是必须的。”

“小关,你说得对,那就给开上证明。”在农村基层,村书记的话经常是圣旨。

“娃娃叫什么名字?”书记问。

关淼想了想说:“就叫关妙吧。”他望了下妙音。就这样揣着村里开出的证明,离开了村书记家。

先是妙音对女婴生出浓浓的同情,因为她自己也是元旦出生,似乎这一天出生的女孩,命运都特别。自己是不能长久在关母身旁,就让这个苦命的女孩代替自己吧。

关母则另有想法,自己就只有一个儿子,膝下无女,总觉是个缺憾,就当个女儿养吧,至于自己老来多病,能不能享到这位幺女的福,她不考虑这些,如这样想,人就小了。

关淼呢,想到父亲走后,老母一人孤单,就让这女孩陪着母亲吧!

人之初,性本私。抬腿动手,利益当前,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小人动辄私益,君子多少想着他人。

关母回到家后,首先让儿子物色一头奶羊,关淼四处打听,花了六百元买了一头已经怀孕的奶羊,价钱是高了些,但是买卖就那么回事,需方急需就不论价。此奶羊是一身紫红毛,骨架颇大,大奶房,可待春来花开,奶羊下羔后,估计会有充足奶水,宝宝就能喝上新鲜的美味羊奶。

说来也怪,关母回到故居,哮喘逐渐好转,凡是下冷水洗尿片、洗米洗菜以及洗衣等活,妙音一概不让关母上手,都是她自己干,给宝宝喂奶喂水,抱出去玩,也都是妙音争着干,干的欢乐。

“师傅,你这是真正的践行佛法。”关淼回来过春节时,看到妙音忙里忙外,感慨的说。

可是,村里的谣言来了,许多人怀疑老关家的女孩是尼姑的私生子,因为妙音仍然一身素衣缁服。本打算换上红装,但考虑自己是受戒之人,不能轻易更换服装。有时候,装束比皮肤的颜色还重要。

入了空门的人,对于尘世的谣言冷语,已经不那么在乎了,反倒是关母听到,心生忧虑,心情沉重。妙音笑对关母说:“大妈,嘴长在人家身上,爱怎么说我们别管。就是我的私生子又怎么样?现在国家政府对私生子也并没有歧视,法律上也没有说尼姑不能生孩子。”

她以轻松面对沉重。

关母笑着捂住妙音的嘴巴:“阿弥陀佛,你别瞎讲。”

“我们把宝宝好好养大才是最要紧的,而你的身体好不好,对宝宝可是非常重要,万不要因为谣言伤了身体。至于叮叮当当挂在我身上的流言,很好办,来一挂去一挂么。”

古人言,不贪是宝。其实,胸宽也是宝。

就在这时候,妙音接到住持的一封信:

妙音:你外出多时,常在忆念中。佛法至今,日复衰落,弘法就是要振兴佛法,你在外弘法,多有好评。菩萨念你真心修为,感动我佛,令你父女相逢,并为老父送终。你在红尘扑腾,又加你年轻貌美,必有种种谣说,当以海阔天空之量容之。望你接到此信,速归为要,切切!

妙音接到此信,若有断肠之疼,她倒不是因为住持信中有所警示,而是很快要离开,有点舍不得小宝宝。真正的佛心是慈悲心。宝宝生下不到十天,就同妙音在一起,现在已经能笑能认人,并学着走路。如果她遽然离开,关淼老母的负担肯定加重。

作出必须离开这里,是有天深夜她突然悟出肖师太赠予的“临水照花”,她命中同水有缘,她一出生,母亲就赐名“小花”,二水边之花,水同花相得益彰,回想她同关淼相处的时日中,彼此敬重又亲密。但是花是不能溶于水中!顿悟师父赠言,五藏六肺清醒。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宝宝过了一周岁,妙音有天对关母说:“大妈,我要去武汉一趟,没几天是我一位师父九十九大寿,人百岁大寿要提前过的。说好她大寿我要给她送寿桃的。”

“那让我儿子送你吧!”

“他那么忙,别麻烦他了。”

妙音离开的时候,宝宝正在熟睡,她一出家门,就止不住的热泪纵横。

过了好几天,村里人忽然发现,妙音不见了。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多,人的进出,不太引人关注,唯独妙音的消失,在这里成了大新闻。人们突然想起,妙音来的一年中,村里十分平安,没有人生大病,也没人坐大牢。人们加见妙音总是那么安详,尤其是村里的女人,都喜欢围着她,听她讲佛经中的故事,听她说因果报应。村人忽然领悟,妙音似乎是菩萨的化身。

突然不见活菩萨妙音,村人中很有种很大的缺失感。世上许多人的消失就像一阵风一样,没了就没了,不管你的职务有多大,曾经的权杖有多粗,财富有许多。妙音的突然不见,令村人很在意,忽然那些制造谣言的人,后悔不该中伤妙音。

妙音离开,连关淼都没有事先招呼。这时因为关淼对公司的发展有出色的贡献,被提到副总的位置,公司奖给他一中套房子。考虑到母亲一个人在农村带孩子有困难,想把老小接到南京。

关母说:“妙音还会回来的,我去了南京,她找不到我的。再说,你那城里空气不好,宝宝要紧的是空气好。”关母心里还是非常牵挂妙音。

且说妙音上了路,在郑州转车的时候,已近旁晚。进入车站广场时,见不远前的一个人突然倒下,挣扎一会,没有站起来。但是没有人上前扶起他,来去行人匆匆。妙音在倒下的老人旁边停下了,佛家的慈悲之心,使她弯下腰来。见是一位约莫五六十岁的老汉,哀求的带血丝的眼恳求着妙音。早先妙音在多卿爷爷家的时候,有回同多卿爷爷一同外出,遇到一位老妪跌倒,多爷爷立即打110和120。多爷爷说,不能扶她的,如果是心脏病发作,就不能随意的移动病人。

妙音掏出手机,拨打110和120,不一会警察和救护车几乎同时到达。救护车上的人将跌倒的老汉抬上车后,对妙音说:“快上车!”

妙音稍加犹豫,就上了急救车,蹲在老汉跟前,老汉闭着眼,可是右手一直没放松妙音的手。老汉果然是突发心脏病,幸而及时得到抢救。

病床上,老汉平静的睡着,妙音低头坐在一旁,她偶尔望老汉一眼。

第二天是星期一,上午医生把妙音叫到办公室:“你是病人什么人?”

“什么也不是。”

“开什么玩笑,那你跟着救护车来干什么?”

妙音没有回答,她很困,很想睡一觉。

医生让妙音在一张纸上签名,妙音看了一下,大概是要她证明病人是她送来的。

妙音离开医院大门的时候,回头望了一下大门一边的标语“救死扶伤”。

老汉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一定要找他的恩人:“她是活菩萨,没有她我肯定死了。”

这件事被一位新闻嗅觉不错的实习记者了解到,立即写了篇文章给市晚报:最美的尼姑,你在哪里?欲知妙音在何处?发表的时候标题用了很粗的黑体字。现实中有许多生动的新闻,缺少的是明锐的眼睛,而敏锐的眼一向在年轻人的脸上,但是现在的新闻队伍,无论在年龄上、嗅觉上,都已老化,就像政坛一样。

妙音离开医院,行踪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今生不应有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今生不应有恨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回妙音奇幻遭遇生父晚报寻找最美尼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