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子论无为而无不为(8)

五、老子论无为而无不为(8)

为什么“不尚贤”?《墨子》书中专门有一篇,题目就是《尚贤》,讲的就是尚贤。而老子却讲不尚贤。为什么要不尚贤?你遵从了贤人,推崇了贤人,大家都会这样做,这就出现了一种竞争。老子反对这样一种状态,所以,“不尚贤”,是为了“使民不争”。

为什么“不贵难得之货”?“不贵难得之货”,是指不以难得之货为贵,不去追求难得之货,不去“抬高”难得之货。比如如果没有人购买盗墓的人盗得的东西,就没有人去盗墓。我们不以“金银”为“贵”,就没有人去盗窃金银珠宝。所以,“不贵难得之货”,是为了“使民不为盗”。

老子所追求的生活是什么?就是那种纯朴的、朴素的生活。也就是《老子》第八十章讲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道家所追求的状态。

老子生活的时代和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时代。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我们简单地讲,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们为所欲为,强盗横行。面对这样^H小说一种社会混乱,以儒家为代表的孔子,他所提倡的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克己复礼”。提倡作为国君应当行仁,应当爱民。

老子不这样讲,老子讲什么?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应当是“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提倡国君首先应当“好静”,应当“无欲”。国君好静而无欲,就会养成一种纯朴自然的社会风气。

儒家和道家虽然都讲治理国家,但治理国家的方略很不相同;儒家和道家虽然都讲圣人,但儒家的圣人与道家的圣人也很不相同。儒家之所谓圣人,是不学而能,创法立范,彪炳千古之有德之人。道家之所谓圣人,是虚以为怀,无以为事,无以为用之有道之士。

儒、道对圣人观念的不同,既与他们的社会理想有关,也与他们的治国方略、治国理念相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老庄论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老庄论道
上一章下一章

五、老子论无为而无不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