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苗族花山节

七、苗族花山节

很快就到春节放假了,本来可以休息七天,可是由于和李新国约好要回田龙村踩花山,大年初二那天张新月就告别了父母和李新国一起回到了乡里。

第二天,他们早早就赶到了田龙村。只见村民们都身着节日盛装,每一个女子都打扮得像一朵花,身上不但穿着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头上和项上都戴满了白花花的银饰,走起路来就叮铛作响,看得人眼花缭乱。在平场中央早已树起一根高高的花杆,花杆的顶端插着梭罗叶,挂着三尺红布,还挂着两瓶酒。李新国说那酒是奖给能爬到花杆上的勇士喝的。花杆上涂有油脂,要想爬上去得靠本事。苗族人有很多爬花杆的能手,不但能正着爬,还能倒着爬上去,有的还能在花杆上表演节目,听得张新月越兴奋起来。

不一会吉时到了,田龙寨的寨老杨老幺背着苗家的芦笙来到花杆下,在花杆下倒了三碗酒,口里念念有词。张新月问李新国那是在做什么,李新国说那是在祭花杆。只见杨老幺念过之后将酒洒在花杆下,这时就有人到花杆下祈福,传说在祭花杆时苗族的祖先会给人们赐福,在花杆下祈过福的人家来年就会风调雨顺,无病无灾。李新国让张新月也去祈一个愿,灵得很的。张新月想了想跑过去,跪在花杆下在心里祝愿父母平安健康。她回来后李新国问她:“你祈了一个什么愿啊?有没有祈愿给你找一个如意郎君?”把张新月的脸羞红了半边。

祈愿结束后,杨老幺用芦笙吹起了祭祀调,边吹边围着花杆跳芦笙舞。那曲调混厚,绵长,和声非常好听。芦笙是苗族人用竹子制作成的一种乐器,工艺较为复杂,材料为木、竹、铜片簧,由气斗、笙管、簧片、天斗、上下扩音筒、笙眼、定箍、吹管等组成。每支芦笙有六管,可吹奏六个不同的音调,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没有“4”和“7”两音。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吹奏时可吹单音,也可以吹合声,是苗族人用于祭祀和叙事必不可少的乐器。杨老幺的祭祀调吹完后,人们就欢呼起来,踩花山的序曲就算拉开了。姑娘小伙们迫不及待地在平场边打起了鸡毛毽,围成了一个圈又一个圈,只听一片嗒嗒声,就见鸡毛毽在圈里飞来飞去,煞是好看。

李新国说:“走,我带你听古经去。”就拉着张新月跑到杨老幺家。杨老幺家里早就坐满了人,见到他们俩,大家主动让出了两个位子。李新国和张新月就悄悄地坐了下来,听寨老们讲古经。张新月听不懂,只听见老人们不停地说到“资佑”这个词,就悄悄问李新国“资佑”是什么意思。李新国就凑到她耳边说:“资佑,就是蚩尤,古时候的战神,苗族人的祖先。”张新月就惊得叫起来:“啊!蚩尤是苗族人的祖先?”李新国轻声说:“嘘??,小声点,别影响别人。蚩尤的确是苗族的祖先,蚩尤在逐鹿和黄帝战败后,苗族人就节节败退,因为每一朝的当政者都对他们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苗族人始终没有再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他们一路向东南方向逃命,五千年来散落在大半个中国的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有的还跨过国境到达越南、老挝、泰国,甚至到达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蚩尤是当时的战神,因为黄帝久攻不下,后来用计战败后就被当权者妖魔化了,成了头上长角,手脚长钩的怪物。其实蚩尤也算得一代英雄,应当和黄帝、炎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虽然他在汉族心目中是魔怪,可是苗族人却绐终把他当成英雄来爱戴。就是现在蚩尤的音在苗语里也是男子汉的意思,苗族人叫父亲为资,叫爷爷为尤,叫祖先为剖尤,这些尊称都和蚩尤有关。”听了李新国的一席话,张新月好似恍然大悟,原来五千年来蚩尤一直是被冤枉的啊。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今朝写前朝,有多少真实的历史没有记录下来啊。更别说在那亘古的年代,全是靠传说来记录历史,其真实性就更难说了。她就问:“那你怎么知道蚩尤就是苗族人的祖先啊?”李新国说:“在他们历代口口相传的古经和古歌里说的,现在很多历史学家也在进行考证,应该是真的。”张新月说:“你能把他们说的译给我听听吗?”李新国点点头。随着李新国的翻译,张新月眼前好像打开了一个时光隧道,一幅幅悲壮的苗族迁徙史诗出现在她的面前。她仿佛听见战鼓声声中蚩尤的白马在嘶鸣,寒风啸啸中蚩尤的鲜血染红了片片枫林,看见苗族人告别家园一路悲歌从平原踏进森森密林,为了不走散他们立起了花杆聚众,为了不迷失他们用芦笙引路。跨过长江大河他们遗失了文字,妇女们就用针线把走过的路绣在衣裙上。衣裙上的方方块块是他们曾经居住的家园,条条岭岭是他们趟过的山山水水。虽然一次次遗失家园,可是他们还是不停地鼓励自己,始终相信天涯海角总会有一片土地是安宁的。张新月完全被这些史诗震撼了,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一个民族血泪斑斑的迁徙史。苗族这个民族原来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悲情的民族,在几千年来的战乱中,他们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燃烧着和平的希望。他们与世无争,只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和平的土地,这是一个多么平凡的梦想。可是五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却让他们不得不一次次以死抗争,最后只能逃到更偏远更贫穷的地方躲避战祸,才有了“桃树开花,苗子搬家”的说法,可是当人们在笑话苗族人傻的时候,谁又真正能懂得是他们是为了生存而忍辱负重呢?在当权者骂着“苗子”,一次次把他们赶离故土的时候,在他们的心里种下的是什么样仇恨的种子?那才是养成他们遇压必反性格原因,,如果人们真正了解苗族的血泪史,也许就不会那么轻意地下论调了,也不会误认为他们是天生的反骨。她想,这个世界上最苦难的民族,一个是犹太人,另一个只怕非苗族人不可了。能够抗争五千年而存活下来,是什么让这个民族有那么大的生命力呢?她正想着,感觉到李新国在拉她,便问:“怎么了?”李新国就指着对面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对她说:“你看,就是那个老人,他是雷打树村的,有一次我到那里下乡,他拉着我的手问我,**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吗,我怕他难过,就说很好,还能吃能睡呢,他就高兴地和我说,**好啊,**好,现在我们有饭吃,有房子住,不用搬家了。他还让我给**老人家问好呢。”张新月的心就痛了起来,苗族人大多生活在深山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也许是消息不灵,这个老人竟不知**早就去逝二十多年了,或者是苗族人太渴望和平,所以他们心里除了自己的祖先之外,便只有**,因为是**和**解放了他们,让他们五千年来终于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吧。张新月此时此刻才感觉到新中国真好!她从小生长在新中国,没有真正吃过什么苦头,毕竟家里再穷也没让她苦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啊。通过苗族人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她深深感受到了苗族同胞在解放新中国后的生活生了很大的变化,否则那么老的苗族老人就不会说出那样耐人寻味的话来。

接着,李新国还告诉她,其实苗族老人那么惦记**,还和解放初期的一部电影有关,那部电影叫做《山间铃响马帮来》,讲的就是**关心边疆少数民族,在敌我矛盾的阶级斗争中历尽艰辛把人民群众需要的盐和日用品用马帮送到苗寨的故事。在电影里还讲了一个动人的苗族爱情故事呢。当时这部电影在苗族村寨播放的时候,影响很深,老一辈的苗族人们其实把**当成了**的化身,所以出现这样的奇事也就不怪了。说着还给张新月哼唱了电影里的歌:“**的马帮为谁来,为我们边疆人民有吃有穿嗳??”那动听的歌声这次真把张新月给迷倒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官场女人的情感心路:官路情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官场女人的情感心路:官路情殇
上一章下一章

七、苗族花山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