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成为一个播音员(3)

我如何成为一个播音员(3)

当年那群“青春网”DJ,个个生毛带角,个性鲜明:热爱重金属的Robin(后来进军电视圈,成为赛车评论员)、主攻重摇滚老摇滚的杨嘉和于婷(人称“摇滚皇后”)、专精爵士乐的赖声川、介绍英伦“新音乐”的程港辉(爵士乐功力也极其深厚)、主讲乡村乐的蒋国男,都是“活字典”等级的厉害角色。彼时舶来音乐资讯珍罕难寻,对求知若渴的乐迷来说,阵容华丽的“青春网”DJ们简直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每天送来的电波,都埋藏着启蒙的密码。

蓝杰是杨嘉的姐姐,早年曾经做过翻版唱片生意,除了排行榜金曲,也曾引进许多西洋摇滚前锋作品。杨嘉始终在唱片圈工作,蓝杰的正职却是寿险业务。这对姐妹音乐功力深不可测,一肚子掌故信手拈来,都是作论的材料。她们的节目各擅胜场:杨嘉口味比较重,精神核心偏向七〇年代前卫摇滚与重摇滚,蓝杰的情感则更靠近五〇、六〇年代的摇滚启蒙期,气质温润一些。

蓝杰约我喝咖啡,我带着一册密密麻麻写满研究笔记的本子赴会,忐忑而兴奋地做了一场披头士历史大河剧暨广播节目专题规划简报。她似乎对节目内容一点儿都不操心,悠悠聊了些不甚相关的家常话题,便把这事讲定了。自此,我每周在“回到未来”担任客席DJ──事隔多年,又得每星期到仁爱路三段五十三号报到了。

从“中广”大厅楼梯上去左转,弯进窄窄的走廊,便会通到第八控制室,简称“八控”。你远远就知道那是“青春网”的专属录音间,因为它从里到外贴满了摇滚海报。“青春网”是当年唯一规定所有主持人都必须“自控自播”的电台,DJ必须坐在中控台前,一边讲话,一边操作两部LP唱盘、两部CD机、一排匣带机、两部卡式录音座、两部盘带机……右手边那面墙排满了CD,左边和后面的墙则排满了匣带,包括台呼、jingle、广告、片头片尾、串场音效、常备歌曲和每周更换的推荐新歌──现在的电台已经看不到匣带,都改用电脑了。

一九**年夏末某日,“回到未来”披头士单元第一次录音。我全身僵硬,耳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极其别扭,那些熟悉的机具,看上去蓦然显得巨大无比。ONAIR红灯一亮,蓝杰简单开了个头便让我接着讲。我一口气独白十二分钟,才让她有空插嘴播歌。然而她一点儿都不着急,微微笑着,让出空间,尽我自己慢慢找到更合适的节奏。那一天,开启了我的“DJ生涯”。

“回到未来”的录音时段多半定在中午,我总是从家里踩脚踏车去仁爱路三段的“中广”大楼,十分钟就到了。蓝杰每次都会买两个便当等我一起吃,我们就坐在安静的播音室里吃饭闲聊,吃饱才上工。有一次录音,正说到关节处,一个排骨饭味道的饱嗝涌上来,我努力要把它压下,一句话憋到一半变成牛鸣。蓝杰扑哧一笑,倒带重来。于是我知道:上节目还是尽量别吃太撑,万一是现场直播就糗大啦。

在蓝杰节目当了好一阵子特别来宾,披头士之后,又陆续介绍了滚石(RollingStones)、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Hendrix),做过一系列蓝调溯源的专题,还有万分艰难的鲍勃·迪伦(BobDylan)。滚石介绍告一段落那天,蓝杰问我接下来还想介绍谁呢?该轮到迪伦了吧。我叹道,迪伦很难哪,恐怕得给我半年来准备。一旁的录音工程师翻了翻白眼说,哼哼,半年?大概不够哦。我被他这么一激,当场决定非做到不可。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记忆袭来时光涌现:昨日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记忆袭来时光涌现:昨日书
上一章下一章

我如何成为一个播音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