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1)

1.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1)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认识、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我们党是用**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一**宝。

90年来,不管历史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党始终用理想信念指引方向、凝聚力量,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信念。”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生死考验面前威武不屈、英勇无畏,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在和平建设时期,许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之所以引起轰动,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热议,正是因为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始终如一地践行党的理想信念,一辈子坚守**人的精神家园,能把理想信念执著地写在工作中,写在退休后的绿色山林里。每个**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当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党的事业,做到干扰面前不分神、诱惑面前不变质,坚定不移信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恪守**人的精神高地

古今中外,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单位、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精神支柱。精神无形,但它却能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使人们在疲倦中振作,在逆境中奋起。党员干部使命在肩、责任重大,精神支柱是否牢固,精神追求是否高尚,对于增强其单位建设的凝聚力,推进党的事业兴旺达,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回顾和总结中国**90年来的奋斗史,可以看出,**人的精神状态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克敌致胜、推进事业的一**宝。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物质条件极为弱势的环境中,我们就是凭着良好的精神风貌,战胜了靠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800万国民党军队;在举步维艰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在物质基础极端薄弱的条件下,我们就是凭着像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他们那样良好的精神风貌,奠定了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在阔步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还是凭着**人固有的精神风貌,打开了新局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越是改革开放,越是搞现代化建设,越是要重视精神支柱问题,越是要强调像杨善洲那样恪守**人的精神高地。

恪守**人的精神高地,就要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

翻开一部恢宏的中国**历史就可以看到,从诞生的那天起,“为**真理而献身”,就成了中国**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想和信念。正是在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的鼓舞、感召下,无数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心甘愿地为之奋斗不息。林海厚雪间,杨靖宇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吃棉絮食草根坚持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在零下30多摄氏度中身着单衣,依然冒着美军炽烈的火网冲锋,毫不畏惧;大沙漠戈壁中,“两弹元勋”邓稼先抛弃都市繁华,隐姓埋名几十年,为祖国事业默默奉献。但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加速展、思想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有些党员干部同志在物欲诱惑下变成人民的罪人,受到法律的惩处。探究他们的根源,其堕落无不是从信念动摇、理想滑坡开始的。“旗在阵在”在纷飞的战火年代,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则是振聋聩的警语。

理想和信念乃人之灵魂。精神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保持**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执政党摧不垮、折不弯的精神支柱。倘若**人的理想、信念不牢固、不坚定,势必意乱神迷,行为出轨,走向反面。曾几何时,在改革开放中,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党内一些同志在思想上出现了迷惘,他们觉得**太渺茫,“遥不可及”。他们觉得现在是市场经济,少讲点虚的,多搞些“外快”更实在。于是,理想淡漠了,信念动摇了,满脑子装的是个人、家庭的“小算盘”。有的更是不择手段化公为私,攫取国家财富,以使自己暴富,最后成了人民的罪人。胡长清、成克杰等人的悲剧在于:面对历史潮流的变迁,未能坚定理想、信念,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最后坠入万丈深渊。这种由于理想、信念动摇导致**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能不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深思和警惕。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员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