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三节土族研究的相关论著(7)

12.第三节土族研究的相关论著(7)

经济社会展与文化变迁关于土族经济社会展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有:秦永章的《明清时期土族社会经济展状况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翟松天等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经济展战略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朱公甲等的《民和民族经济改革实验区的调查》(《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席元麟的《互助土族农村经济生活的调查与思考》(《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吴承义的《土族地区的忧与思——来自互助、大通土乡的诉说》(《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汪春燕的《新时期土族人口与可持续展简析》(《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孟航的《浅析中国土族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社会展》(《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等,另外还有宋玉龙的《明晰互助展思路》,马成龙的《加快民和跨越式展》,包福元、焦文明的《立足当地资源展民族经济——大通地区经济展现状与对策》,祁兴月的《互助民族地区工业展的几点意见》等表在《青海日报》《民族经济与展》《中国土族》《青海民族宗教工作》等省内刊物上。***

关于土族教育方面主要有:青觉的《土族基础教育事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鲜占海、范彬清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三十年人口状况分析和今后二十年展趋势预测》(《社会科学参考》1982年第13期),李友楼的《青海土族老人》(《青海高原老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老龄问题委员会1992年编印)、《互助土族少年儿童记忆特点初探》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女童教育研究调查报告》(载于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青海民族儿童心理展研究》和1994年出版的《青海民族女童教育研究》),白光远的《互助县土族群众教育需求调查》(《民族经济与社会展》1999年第6期),蔡相德的《在改革和探索中展的土族女童教育》(《中国民族教育》1996年第6期)等。

土族文化变迁方面主要有:高丙中的《文化影响与文化重构》(《社区研究与社区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乔文良的《大通土族文化变迁述略》(《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马光星的《土族文化简论》(《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话说土族的文化资源》(《中国土族》2001年总第9期),胡廷的《土族礼仪文化探析》(《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吕建中的《市场经济的展和民和三川土乡商品观念的转变》(《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鄂崇荣的《多元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变迁——从土族神话传说看民和土族认同的历史变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桑吉仁谦的《研究土族历史展土族文化》(《中国土族》2009年第1期)等。

280~289年(晋太康年间)

土族先民吐谷浑部在其领吐谷浑的率领下从慕容鲜卑中分离出来,西迁至今内蒙古阴山一带。

4世纪初(西晋永嘉末)

吐谷浑部从阴山南下至陇西■罕西北的罕千干原。

337年(东晋咸康三年)

吐谷浑孙叶延以吐谷浑为氏,标志着吐谷浑政权的初步建立

663年(唐龙朔三年)

吐谷浑全境为吐蕃占领,最终亡国。

1227年(南宋宝庆三年)

青海东部纳入蒙古汗国版图之内。元朝建立后,相继有多位蒙古宗王出镇青海,其所属的许多蒙古部众也随之迁至青海地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先后在当地安家落籍,成为新的土著和土族的重要族源之一。

1371年(明洪武四年)

青海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相继归附明朝,明廷授予世官,准其子孙相袭,成为各家土司的始祖。

1390年(明洪武二十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土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土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2.第三节土族研究的相关论著(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