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走西口”,沉甸甸的三个字――后记(1)

112.“走西口”,沉甸甸的三个字――后记(1)

这本书终于杀青付梓了。这是一部以迁徙和商业为主题的心灵史,是数百年来的民族集体记忆,饱含着血泪和忧伤,同时也孕育着奇迹和辉煌。

穿过岁月的迷雾,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当年的历史地平线上,通往西部的路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历史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对于这本大书而,“走西口”三个字沉甸甸的,承载着太多的内涵。

朔北的烈风在呼啸,大漠的黄沙在飞扬,盗匪的刀枪在挥舞,悲伤的歌在回荡……西去山高水长,江湖风大浪急,而一走就是千万里。许多人一直从山西、陕西、河北到达了内蒙古,一直走到了新疆的边陲之地,以及今天的蒙古国和俄罗斯。

走西口的历史已经远去,走入了我们的记忆深处。但走西口孕育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人生多风雨,精神不能丢。

为了写成本书,笔者去了当年人们走西口途经的不少地方,并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不少朋友也为本书提供了资料和图片,他们是王新民、张兵权、高永亮、王伟、孙明喜、路梦凡等。陆华农还为本书的两个章节写来了初稿,在此对他们的大力支持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走西口”看成是流民大迁移,对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多有忽视,故明清以来,关于走西口的资料流传下来得甚少。作者不揣浅陋,奔走数月,写成此书。受学识水平所限,难免有贻笑大方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海涵并予以指正。

刘继兴2009年6月写于荣兴斋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2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及《补遗》,中华书局校点本。

3《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12月。

4《清史录》,中华书局影印本。

5《清朝通志》,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

6《清朝文献通考》,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

7《清朝通典》,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

8《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四库全书本。

9张穆:《蒙古游牧记》,同治年间祁氏刊本。

10刚毅重修:《晋政辑要》,光绪十四年刊本。

11贻谷:《蒙垦奏议》,光绪年间刊本。

12曾国荃、张煦等编著:《山西通志》,光绪十八年刻本。

13方戊昌:《忻州志》,光绪六年刻本。

14刘士铭:《朔平府志》,雍正年间刻本。

15黎中辅:《大同县志》,道光年间刻本。

16王致元:《神木县志》,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17《口北三厅志》,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18张曾:《归绥识略》,咸丰十一年抄本。

19姚明辉:《蒙古志》,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20花楞:《内蒙古纪要》,1916年铅印本。

21孙斌纂:《包头市志》,1943年稿本。

22《和林格尔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

23《内蒙古自治区志·商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内蒙古自治区志·农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25《右玉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

26《旧志辑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27王泽民:《杀虎口与中国北部边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8《大同市志》,中华书局,2000年11月。

29萧一山:《清代通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30金兆丰:《清史大纲》,开明书店,民国二十四年。

31《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2月。

32刘子扬编著:《清代地方官制考》,紫禁城出版,1988年6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2.“走西口”,沉甸甸的三个字――后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