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阅读捷夫(2)

59.阅读捷夫(2)

——摘自杨乐生《用生命凝成的诗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马海轶——

捷夫用这些朴素的文字酬答生活和生命给予他的恩泽。他写自然,从污浊的空气和成堆的垃圾中间打捞出一块一块清洁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清澈的水,微风中的花,夕阳暮昏中众鸟的聚会;他写时间,从四季的更替一直追寻到被遗忘的岁月;他写人,写亲人、友人,写男人、女人,写勇者、智者;这些描述既是为了表达回忆和思索的结果,表达理解和宽容,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和他感受力的坚实存在。对于捷夫,读书、写作在他的生活中并不是“非如此不可”,但他明白,他虽然经历了一切,可过去时光的把柄已不在他手上,他更没有把握的是未来,他不甘心于乐陶陶、飘飘然或垂头丧气、空空荡荡的平庸生活,他选择了写作的形式,这不仅是回忆方式,更是生活的方式,这种方式或者使他更加沉重,或者帮助他获得安宁和平静,虽然写作之于时代,已大大的不合时宜,但却合他的心意,这就足够了。

——摘自马海轶《一种生活的方式》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理事、《黄河文学》副主编、国家一级作家于秀兰(女,回族)——

如果让我评论捷夫先生的诗句,我只有两个字“惊叹”。我惊叹他的睿智,惊叹他的机敏,惊叹他如瀑布般一泻千里的才,尤其惊叹他能一把抓住读者思绪的语能力。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他都能采取不同的形式,营造不同的氛围,把你的思绪绕进一个超常的空灵的境界,绕进一个瑰力多变的五彩缤纷的旋涡中,让你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故事起伏、跌宕、旋转,或哭,或笑,或昂奋,或失落,更厉害的是掩卷后,你依然走不出他故事的网络。那种感受紧紧地抓着你,让你不得不返过头去,再回忆、回味,宛若含了一颗橄榄果般,反复地咀嚼、沉思……

——摘自于秀兰《在伤痛中呐喊,在收获中吟唱》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电力文联委员洪梅(女,蒙古族)——

诗人的心本来就了无规矩。捷夫的诗五味杂陈,却喷薄着热。那是一种生命力的燃烧。他以诗叙事,以诗抒,从不居高临下,从不忸怩矫,完全是水到渠成,始终保持素面应天的风格,敏感着国家转型期常人百姓的甘苦冷暖。甚至,把曾经愚蠢的激,也拿来示人示己,哪怕那是历史可怕的烙印——诗人度岁月御风而行,却不为风曲。更为可贵的是,曾为市场中人的捷夫,并未被商患所中,也未被酒的香风迷醉,他的文学细胞反倒饱满起来。他**不肥,思维不瘦,他仍旧“耽于诗泉的淡泊自甘,醉于心境的随遇而安。”我从捷夫的诗里读出了阴柔与阳刚,读出了剔透的光亮与坚硬的岩礁,读出了放歌与低诉的和谐,清澈与混浊的交替……诗人适当的感伤,无疑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了幸福。那些亦轻亦重的诗句带着温度的字眼,成为诗人生命的佳肴,让我更加有理由相信,人是需要文字抚慰的。因为,文字能感知生活的厚重与轻薄,感知人们对于人生的敬畏,文字也能延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长度,甚至,它代我们永远地活着。真,是文学的命脉,在生命中超越生活显示其文学作品的精神。至少,在我读过,看过捷夫的文字后,不由得感慨,无论诗与散文都是主观性很强的叙述,或抒内心感,或表达心灵的感受,都是真切动人的。比如《虹彩隐约的时候》,比如《哭小妹》,那种被描述的意境与韵,实在是一种蔓延,一种浸染,时不时地就会重又出现在我的脑海——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令我们在字里行间动容、动心、动。不一定百花争艳才可以把季节的生命点亮,有时候季节之外的风景更辽阔深邃。我们看到,捷夫仿佛从千年的诗经里走来,穿过楚辞汉赋,流经唐诗宋词,落至今世,依旧固执地守候。三生梦渺,云水声寒,他傲然于红尘,也许只是为了宿命的约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季节之外的风景(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季节之外的风景(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9.阅读捷夫(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