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下篇(8)

29.下篇(8)

一出房门,老远就见大黄狗一边呜呜着一边用鼻子嗅着地上的一件东西,他俩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白色的布包。***刘三用苗子拨拉了一下,捡起一看,沉甸甸的,仿佛是一块石头。他二人赶紧拿进屋里凑到灯前打开一看,包内除了装了个比拳头大的石头外,还有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白麻纸,上头密密麻麻写了好多字。他俩不识字,自然不知道写的是啥,但觉得这可能与治国失踪有关,想立马给修身送回去,可堡子的城门已关,进不得村。怀仁堡多年来有个规矩,晚间只要一过亥时,城门按时关锁,不到第二天日出不能开启。只要晚上城门关了,任你是谁,哪怕皇上来了也得在村外过夜。所以怀仁堡的大户人家都在村外修有场屋,以免农忙时节不能按时回村的人有个住处,他俩没办法,只好睡了等天明再说。

第二天天刚放亮,刘三就揣着纸条到了城门口等着开门,城门刚一打开,就第一个进去快步来到林家门前。修身和大姐娃早就起来了,刘三二话不说先将那张纸条递到修身手里,又把昨晚生的事详细地述说了一遍。

修身没说什么,就站在当院展开白麻纸,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像样的毛笔字:

河井本不冲,奈何难前行。

借银三百两,搭救娃娃命。

八天为一限,见钱两自清。

倘若惜银钱,赶快掘坟茔!

蝎子老三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二十八

看罢纸条,修身面色灰白、两目呆,如同一桶冷水迎头浇下,不知如何应对。嘴唇颤抖着说:“绑票了,绑票了,治国叫‘蝎子老三’绑了票了……”原来,这就叫“丢票”,是当地刀客土匪惯用的伎俩,目的是用来威胁主人家早早把赎金送来。这种事修身听说过,但万万没想到今日竟然落到自家的头上,他不知所措,一下子瘫在了台阶上。

这时,大姐娃刚清扫完婆母的房间从后头出来,手里拿着个笤帚正准备扫掉身上的土,一看见刘三正把修身往起扶,就一手插在腰间,一摇一摆挺着大肚子走了过来:“啥事嘛?看你外样子,还像不像个一家之主!”

修身心里有事,也不说话,刘三看了大姐娃一眼,朝修身手里的纸条努了努嘴。大姐娃上前一把拽过,自右到左详细地看了一遍,先是一惊,接着又琢磨了一遍,反而面带笑容说道:“怕啥,好事嘛!这说明老三有下落了,省得咱瞎子肩毡——胡扑(铺)。蝎子老三咋?蝎子老三也爱钱!已经到了这一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眼前先要筹钱赎人,害怕有啥用……”说毕,狠狠地瞪了修身一眼,不无爱怜地说,“把男子汉的屎都吓出来了!”回头对刘三说,“三哥,你把老大往屋里扶,别在这儿丢人现眼,这事听我的!”第十八章

就在家里人想方设法营救治国的时候,远在西虢镇的林开禄一丁点儿都不知晓,他依然早起晚睡,殚思竭虑、兢兢业业地为裕祥店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四月初六,是西虢镇的庙会。自古以来,就有东虢和西虢之分,东虢远在河南的荥阳,西虢就在如今的西虢镇。这儿西虢庙祭祀的是西虢的开国君主周文王的弟弟,至于他叫啥名,百姓们并不晓得。祭祀一年一次,十分隆重。也许是“西虢”代表了西府一带的王脉灵气,所以当地人尤为重视。加上官府和民间都想求得吉瑞和祥和,当地的字号和大户人家及普通百姓捐粮捐款以求神灵佑护,因之,分外的热闹和隆重。

过会的前一天,从西虢庙到西虢镇的街道连绵数里,画坊高结、炉灶新砌,席棚布帐通衢连巷,各州府县的买卖字号都来赶会,小商小贩、风味小吃一街两行。近至数十里,远到西安咸阳、平凉秦州的香客信徒、男女居士,赶来看热闹的百姓络绎不绝。哪个不想观赏这三秦富庶之地的风流景象,哪个不想看一看这御河两岸的明媚春光。过会这天,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逛会的人谁个不想见识见识这里名扬三秦的西府社火。那些舞狮子的、耍火龙的、抬芯子的、踩高跷的、撑旱船跑竹马的,描眉画额、穿绸挂彩妆成俊男靓女,表演着各种戏文:有颂扬先贤的《太公出山》《黄河阵》和《梅伯闯宫》,有赞美明君皇上的《龙凤呈祥》和《下河东》,还有针砭世俗的《脏婆娘》和《杀狗劝妻》……目不暇接、数不胜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西风怀仁(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西风怀仁(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9.下篇(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