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七章道法自然的成功法则(3)

75.第七章道法自然的成功法则(3)

他对《中外管理》表露了比日本方面对稻盛更强烈的信心:“我相信,这次稻盛拯救日航肯定是成功的!”和他强烈共鸣的,还有另一位中国管理学者、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王育琨:“稻盛和夫有一个心愿,要在更多新的领域证明稻盛哲学是可以行得通的,要在其他国家证明稻盛哲学是有效的。***”

他们都是稻盛哲学的忠实信徒,他们都相信:企业经营一定有着凌驾于运作之术的哲学之道,而稻盛独有的哲学高度,一定可以跨越行业的沟沟坎坎。

第二节奉行积极的道德伦理

从稻盛的企业家成长的经验中我们不难领悟出这样的真理,并业已被众多企业家活动的实践证明了的:一个缺乏积极道德伦理的人,即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可能将其内在的潜能变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实际能力。

不仅如此,还有可能利用其“才能”对企业对社会价值的创造产生负作用,甚至巨大的破坏作用。反之,一个具有忠诚、守信、责任感等道德素养的人,即使是力量弱小,天赋不强的人,也完全可以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积极的道德伦理反映在企业家精神上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家行为前,良心起“指挥”作用;二是企业家行为中对行为的监察,良心起“检查”作用;三是企业家行为后自省总结,良心起“评审”作用。因此,企业家的道德自律应该是使道德水准形成企业家人格魅力之所在。

稻盛和夫先生的理念和实践都证明了这样的事实:财富与职位同道德品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道德水准低下,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社会知识匮乏,感资源枯竭,人际关系紧张,难以正确估价自己作用,这不是企业家所具有的品质。

稻盛先生理念的成功,从根本上讲是他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仅在日本就有二千五百多名热血沸腾的日本青年企业家聚集在一代经营大师的门下,稻盛先生与员工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同志式共同体”他对共同体做过这样的描述“公司员工不是建立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上,而是相互倾心的同志们,聚在一起所结成的命运共同体,大家都是为了这个共同体而工作。”

“资本拜物主义”者无法理解这样的事实:年已古稀的稻盛先生在自己收入并不丰厚的况下,他依然热心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仅1984年,他从自己私财中一下子拿出200亿日元设立了稻盛基金会,在世界范围内对基础科学,先进技术,思想科学与表演艺术三大领域中奖励有贡献的人士。

此举曾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诺贝尔奖相提并论的世界大奖,实际上是他所倡导的“追求人生的善与不朽,把有价值的留给后世。”的真实写照,是在精神丰碑上不断地“设定能力的标高”,“突破障碍”,“开创新纪元”。

稻盛理念中的企业家道德价值要有七种品质:

1。要感恩。企业家所获得一切成就都是社会赐予的,你应当从内心里感谢社会和他人给你的厚爱。

2。要仁爱。企业家要与员工要有“同心之”,要“仁爱之”,要“筑建一个互相信任的同志式共同体”。“仁爱”可以消除隔膜,减少磨合成本,创造精神财富,是形成企业合力的不竭源泉。

3。要勤奋。一般而“业精于勤,荒于嬉”。企业家的勤奋,事关责任心、事业心、工作毅力等品质优良的根本系质,是企业家必备的品质。如稻盛先生像艺术家那样“为工作而倾倒,迷恋上工作”“让自己所有热和能量都能在工作中去完全燃烧”。

4。要慷慨。人的社会性要求在权利与义务、索取与奉献、为人与利己要有合于国家的集体的价值取向。正如稻盛先生所提倡的“利他经营”的企业哲学,他对“利他经营”的概念解释说:只有“利他这样一个目的,才具有普遍性,才能得到大家的共识”。

5。要正直。正直与诚实不可分,正直与坦荡相辅相成,正直是自信和力量的表现。企业家人格的魅力是由正直坦诚的人品折射出来的。稻盛先生所:做事要正直,要光明磊落,要“坚忍不拔地去把它干到底,直到把它干成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稻盛和夫:最适合中国人的经营术(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稻盛和夫:最适合中国人的经营术(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5.第七章道法自然的成功法则(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