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从汀州会议到罗坊会议(5)

184.从汀州会议到罗坊会议(5)

关于红军行动问题,会议未能就是否放弃攻打南昌、九江而取得一致意见,因此,仍决定:“我们目前的行动,是前去占领南浔路,进攻南昌九江消灭敌人,全军团拟明后两日由峡江出,向南浔路前进。***”

关于土地问题,会议决议强调“土地一概没收,平均分配。”“分田必须按照人口平均分,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关于资本问题,会议“认为目前无条件的没收一切工厂商店,是不对的,应该没收反革命的商店与军阀官僚资本的工厂商店,对于不是违反苏维埃劳动法的资本,应用工人监督资本的方法限制他,克服他的阴谋(移开资本,怠工不办货)”。

10月21日,**率总部机关到达清江县太平圩,觉国民党军队有从四面开来包围红军的迹象,乃果断地决定总部从清江太平圩后撤30里,10月23日到达新余罗坊。在罗坊,**根据收集到的国民党报纸和报,进一步判定国民党军队正在向红军包围而来,形势已显紧急。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军的思想,确定红军行动方向,打败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于10月25日在新余县罗坊陈家闹树又主持召开了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即罗坊会议。在会上,**最后说服了红一方面军的一些高级指挥员,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主张,并创造性的提出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对付即将面临的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会议于10月26日讨论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决议中关于国内形势这样指出:“长沙的占领与继续严重的进攻,以及吉安的夺取,这不但对中国革命形势有大的转变,同样转为了统治阶级的关系,就是说革命势力的展,阶级的根本矛盾,已使帝国主义,中国统治阶级极力想缓和自身的冲突,联合对付革命。……在帝国主义军阀这一暂时联合对付革命之下,所以蒋介石有从前线大调兵力进攻革命的需要与可能。”这一准确的形势分析,使红军和根据地人民在敌人的大规模“围剿”面前有了良好的精神准备。

会议决议总结了两次攻打长沙和攻取吉安的经验教训,说明了红军不能进攻南昌、九江的理由,批评了单纯军事观点的“轻装袭击路线”。决议说:“目前在敌人大举增兵与南昌、九江固守工事的形势之下,单凭红军轻袭南昌、九江,而且红军相当给养都不具备,运输条件十分缺乏”,如此形下,“这无疑的要成为游击的进攻,结果攻不下,又转面他往,反使一省胜利延期实现。所以这一轻装袭击的游击观点与争取一省先胜利有计划的有布置的战略绝不相容,应加以严重的纠正。”决议进而说明红军的行动必须从现实条件出,机动灵活,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执行上级指示。决议指出:“战略是依据客观形势与主观力量而决定,战术是依据当时各种实际条件运用一切手段,以达到战略的实现,因而战术在不违背战略之下,是时常可以转变的。在夺取南昌的任务下面,先争取吉安,这一战略是非常正确”;所以,“就不应简单机械的说本是打南昌,为什么打吉安?又如战略是确定占领南浔路,在战术上,或采取一直袭入或在赣江两岸适当地点消灭敌人主力,再行进占,这都规定于当时主客两方实际条件,不能一定拘泥”。

罗坊会议在总结经验教训、批评军事冒险行动和分析江西革命形势的基础上,确定“江西党与一方面军的任务,无疑的是配合江西群众有计划的有布置的实行阶级决战,坚决争取江西先胜利。”

从汀州会议到罗坊会议的数月时间里、经曲折反复的斗争实践,**等终于胜利地抵制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使红一方面军和湘赣两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避免了大的损失,而且壮大了红军力量,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对此,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特别是**同志,他不但始终没有赞成立三路线,而且以极大的忍耐心纠正了红一方面军中的‘左’倾错误,因而使江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在这个时期内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利用了当时蒋冯阎战争的有利形势而得到了展,并在一九三〇年底至一九三一年初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84.从汀州会议到罗坊会议(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