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黄河以南剿灭共军作战计划》出炉(2)

73.《黄河以南剿灭共军作战计划》出炉(2)

皖南风雨骤,山川同一哭……

下午6时许,皖南新四军部队告别了云岭的父老乡亲,低吟着“别了,三年的皖南”,散着《告皖南同胞书》,在风雨中踏上了征程。***

军部将9000人马编成3个纵队,分三路进:第一纵队为左路,辖原新一支队老一团和新一团,约3000人。傅秋涛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凌波任副司令员,王槐生任参谋长,赵希仲任副参谋长,江渭清任政治部主任,由土塘到大康王集中,通过求岭向榔桥行动。

第二纵队为中路,辖原新二支队老三团和新三团,约2000人。周桂生任司令员,黄火星任政治委员,冯达正任副司令员,谢忠良任参谋长,钟德胜任政治部主任。由贡里到凤村集中,经高坦向星潭行动。

第三纵队为右路,辖原第三支队之第五团和军部特务团,约2000人。张正坤任司令员,胡荣任政治委员,黄序周任参谋长,吴溪如任政治部主任。纵路部率第五团达章村、溪口和茂林附近地区集中,其特务团到铜山地区集中,准备控制樵山岭、大麻岭,佯攻太平,掩护大部队前进。

军直属队及教导总队约1000余人跟随第二纵队行进。跟随军部机关一起行动的,还有**中央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天地浑然一体,漆黑一片。部队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抵达章家渡时,一向平静的青弋江却奔腾咆哮、浊浪滔滔,猛涨的江水使预先架设的浮桥变短了。万不得已,先头部队奋力加长了浮桥。然而,不同建制的部队拥挤在桥头,叫喊声、器械碰撞声伴着风声雨声乱成一片。刚刚通过千把人,浮桥便断了。战士们徒步过河,在寒风中战栗,在冰水中抖。

经过一夜艰难跋涉,战士们又冷又饿,极度疲劳,40公里竟走了8个小时。天明后,新四军军部抵达茂林以南的潘村,第一纵队抵达大康王,第二纵队的老三团和新三团到达凤村,第三纵队的特务团到达铜山,第五团到达章村、溪口和茂林附近。

项英望着疲惫的部队,脸上布满阴云,军部北移第一天就碰上如此恶劣的天气,出师不利。

于是他决定在茂林附近地区休整一天。

茂林是个大集镇,这里的人民对新四军有着极其深厚的感。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的遗骨就安葬在这里。1938年5月,陈毅率领一支队去苏南路过此地,为寻淮洲修墓立碑。今天,当新四军拖着疲惫的步履来到茂林清晨时,镇子被唤醒了,顿时热闹起来。人民为新四军的到来而忙碌着,街两旁的皖南小吃出了诱人的香味:咸煮的花生、油炸糍粑、糖炒板栗、五香鸡蛋……应有尽有。

皖南新四军被茂林的热融化了。军部决定晚上举行军民联欢会,一扫前一天的沮丧绪,鼓舞士气,以便迎接以后的艰苦日夜。战士们走上街头,散着《告皖南同胞书》,为乡亲们担水、挑柴。文化工作队的同志们将一张张宣传抗日的红绿标语贴满街头。

晚上,军民联欢会在茂林祠堂举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演出了精彩的节目。会场内外掌声、口号声、欢呼声浑然一片。茂林圣公会会长陆绍泉老人致欢迎词。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代表新四军致告别词:乡亲们,我们新四军以民族利益为重,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离开皖南,进军敌后,在前进的道路上,纵有千难万险,我们也誓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而斗争。乡亲们别难过,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热烈的气氛中渗透着几分悲壮。

与此同时,国民党7个整师、8万余人,遵照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和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前线总指挥上官云相的命令,正日夜兼程向新四军皖南部队进逼。

皖南新四军在茂林地区休整了一天,消除了疲劳。然而却给国民党“进剿”部队赢得了紧缩包围圈的时间……

1941年1月6日开始,顾祝同所属上官云相等部8万多人包围伏击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9000余人,经七昼夜殊死的战斗只有2000余人突围。

蒋介石干了这桩血腥勾当之后,竟于1月17日,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出命令,宣布新四军“叛变”,已将“其全部解散”,决定“撤销”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法审判,依法惩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百团大战(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百团大战(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3.《黄河以南剿灭共军作战计划》出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