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九章:千山万水处处情(1)

90.第九章:千山万水处处情(1)

走过大陆神州的许多山山水水,我承载的不只是我自己的感。***每走一步都是我最深刻且单纯的诚意。如果说一个台湾女子在这中间想要创造甚么“意义”?我想,我以身作则的试图跨越时间、空间、思想与追求的藩篱,在这千山万水中、在这芸芸众生中,我自己就是一个实验品。我走过,所以我知道、我感受着,中国的山水壮阔,面积广大,兼容并蓄应是两岸之间彼此融合、交流最关键的心胸!

1

对绝大多数台湾人而,对大陆这片土地的孺慕之,源自于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对于我而,许多熟悉的地名,曾经是地理课本上老师交代一定要记得的,那个时候两岸还不能往来,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想象想象再想象。例如:山东省物产丰富,有硕大美味的苹果;东北有九省,著名的三宝是人蔘、貂皮、乌拉草;长江、黄河绵延数千里,是中国的母亲河,一如这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古国都因大河而孕育;贵州省的地无三里平;金庸小说中的云南大理国,还有五岳剑派的五岳;蒙古的草原、新疆的沙漠,还有黄土高原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安的兵马俑,这些都曾经是考题的标准答案,但我相信对很多人来说,这些绝不只是“答案”,而是一股“龙的传人”的自然感!

许多年来,当我看着身分证上的省籍─安徽,其实感觉很微妙。徽这个字不好写,从小学开始填写学籍数据,总是把这个字的三大部分,写得开开的,像是三个字,不过我总是很认真的写好这个字,我不知道安徽长得甚么样,不过我知道自己是“安徽人”。

曾经,我在上海洗头时,那个小妹是安徽人,她说:“像妳这样的形,妳应该不算是安徽人吧”。真的很有意思,做了三十多年的安徽人,也曾经因为这顶外省帽子,在台湾的本土化进程中,承受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莫须有,如今被一个安徽妹妹说,其实“我不是安徽人”。虽说我是不是不用她的认可,但当时真的百感交集。

就着采访之便,我走过大陆许多的山山水水,从未用一种“玩”的心,而是“对答案”。总在对比着真实的地点与地理课本中的描述是否一致,心上像是疯狂的自我补偿,因为我比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少了三十几年去真正了解感受,于是无论出差的机会是去哪里,我总是积极且热烈,无论那个地方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落后还是进步。

我用这样的心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四年,最熟悉也最先接触的就是─北京。这个曾经被叫做北平的地方,这个曾经听我姥姥说过成千上万次的都市,要找到当初她所居住那样子的胡同,不多了,大多也是观光景点或是达官贵人的宅邸。至今我没去过恭王府,因为门票贵得像是在报复,报复观光客们的入侵,报复着曾经光荣而如今荣景不再的剥夺,我拒绝被报复,所以从未进入。胡同游的三轮,坐过几回,但我相信跟当年的场景绝对不同,坐的人心不同,拉的人穿着标示身分的制服背心,商业化的经营,不再纯朴的态度,一切都很诡异。

什剎海荷花市场口的星巴克,我从不会觉得它不搭调,走进去虽然闻的是咖啡香,但古色古香的建筑,让我庆幸:还好是星巴克,几十块钱我可进来,要是隔壁那整排的时尚餐厅或酒吧,没个几百块,恐怕不得其门而入。因此,胡同对我而永远只能是姥姥口中的故事,如今充斥着是金钱建造的诡异奢华,配合劣质喇叭播放出嘶吼般的现代流行歌曲,走在路上的都是观光客,揽客的打工仔我看也不是北京的,连店老板也不是吧,一个传统的北京景点,却少见北京人,就如同这世界上许多观光景点,所谓的文化,不过是商业利益的装饰品,思古怀或是找寻答案的心,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在北京的强风中,越飘越远。

**的广场,更多是政治气味,紫禁城的城墙与城门,在夜晚时经过,漆黑苍凉,见证着曾有的荣华,随着帝制的结束,随着夜晚游人远去后遗留的宁静,一切悄然得如此可怕,闭上眼睛或许可以想象当年身着盔甲的九门提督英姿飒爽的来回巡弋,但有几个游人会如此想象?又有几个游人会为这份落寞感伤?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0.第九章:千山万水处处情(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