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白龙江源考察记(7)

128.白龙江源考察记(7)

如何让冯家山水库灌区在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浪潮中,始终保持快速的展势头,基层水管体制改革问题现实地摆在了决策者的面前。***

2009年5月,灌区已改制支斗渠509条,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29个。农民用水者协会作为非盈利性质的农户管水、用水组织,在农业灌溉供水中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已经在全灌区形成“管理处——农民用水者协会——承包斗——用水农户”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世行官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为国内其他世行贷款项目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实行干部聘用,职工竞争上岗,初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按照管养分离的改革思路,初步培育起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积极探索了公益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方式和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实现了工程管理规范化、常态化。通过实施水管体改,初步建立起了水利工程良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推进冯家山水利经济可持续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效益

三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冯家山水库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也收获了三十五年辛勤播种的无限希望。

冯家山水库灌区的建成通水,从根本上改善了关中西部渭北台塬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带动了灌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为灌区农业稳产丰收、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74年8月灌区通水开始灌溉到2009年6月,累计向灌区供水40。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灌溉面积80。9万亩次,粮食平均亩产由开灌前的100公斤增加到571公斤,作物复种指数由120%提高到166%。共增产粮食47亿公斤,为灌区增创经济效益70亿元。渠系水利用率由改造前的45。2%提高到51。3%,灌溉用水效率由改造前的44。6%提高到50。7%,灌区年节水能力增加近10万立方米。

1998年,冯家山水库先后向长青工业园区的宝鸡第二电厂和宝鸡市城区供水,实现了水库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十多年来,累计为宝鸡第二电厂供水1。54亿立方米,为宝鸡市城区供水1。85亿立方米,为宝鸡工业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水保障。

从1974年至2008年,冯家山水库共拦蓄千河5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8次、1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3次,通过水库调蓄滞洪,确保了下游防洪保护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测算,水库每年防洪效益达4。2亿元。

可以说,没有冯家山水库的一库清水,就没有渭北旱塬的连年丰收,就没有崛起在长青工业园区的高耗水企业,也就没有千河的岁岁安澜。

未来

三十五年成就来之不易,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全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展的灌区水利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冯家山事业的新未来、管理的新跨越和经济的新展是今后灌区水利工作的方向。

坚持人水和谐,加大流域生态治理力度。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库区水保治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为目标,加大流域生态治理力度,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要坚持行业管辖治理与属地综合治理相结合,流域治理保护与综合开并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举,大力推行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工程、生物、耕作三大措施优化配置的治理模式,依靠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植被良好、环境友好、山清水秀、人水和谐的生态型水库。

抓紧实施抽水灌区大型泵站改造项目,完善渠系配套建设。建立抽水灌区基层水管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解决抽水灌区灌溉面积萎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效率低下、群众负担过重的问题。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踏歌江河(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踏歌江河(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28.白龙江源考察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