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四、忠宦和奸宦(3)

14.四、忠宦和奸宦(3)

蔡伦到了秘书监,杨太史对蔡伦视如己出,爱护备至。蔡伦见杨太史为人忠厚,便把他当父亲一样孝敬了。他见杨太史整天用刀笔在竹简上刻字,十分辛苦,不禁深表同。他想:“听说武帝时有人明了纸,如果用纸书写,那该多省力啊。”一天,他问杨太史说:“听说过去有人明过纸,为什么不用纸写字呢?”杨太史说:“纸在前朝时就出现了,因是用麻做的,故称麻纸,但它又脆又粗糙,不适合写字,只能用来包东西。”蔡伦听了,若有所思地说:“啊,原来是这样。”

汉和帝永元四年(92年),在杨太史的举荐下,蔡伦被提拔为尚方令,专门负责管理宫中刀剑等兵器的制造。由于蔡伦忠于职守,刻苦钻研技术,他负责监制的兵器质量特别好,受到广泛的赞扬。

蔡伦升任尚方令后,常因职务之需,到乡间作坊视察。一天,他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留下了一层丝絮,揭下后酷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蔡伦由此受到启,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渔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方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了植物纤维纸。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将造纸过程和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一同呈报汉和帝。

蔡伦受到了皇帝的称赞。蔡伦向汉和帝说:“请皇上给这种书写用品赐个名字吧。”

原来,过去竹简和丝织品都可以制造书籍,人们称用来制造书籍的丝织品为纸。从“纸”字的偏旁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种丝织品。

现在,蔡伦请汉和帝赐名,汉和帝说:“这种书写用品又薄又白,和过去做书用的丝织品——纸极其相似,干脆就叫纸吧。”于是,纸有了新的含义,并渐渐得到了推广。

当杨太史捧着蔡伦送给他的一叠纸时,不禁老泪纵横,这份孝心比亲生儿子还重啊。只要了解过去刻字之难,就可以理解这种心了。

古时,人们看书、写字是件很困难的事。当时的书籍都是用竹简、木片、龟骨、兽骨和金石等材料刻制的。

古人先把竹板和木板削平、刮光,制成竹简和木片,或用刀刻字,或用毛笔把字写在上面,然后用绳子或皮带将这些竹简或木片编成册,就成了书了。

汉武帝时,东方朔给皇帝上书,竟写了三千根竹简,派两个武士才把他写的奏章抬进朝堂。这份奏章大约有三百多斤重。当时,虽然有了丝织品,可以作为文字的载体,但这些丝织品价格相当昂贵,一匹帛可以换七百二十斤米。面对这种况,人们绞尽脑汁,要研制一种能够代替竹简和木片的文字载体。于是,有人试着把树皮、麻头、破渔网等物用刀切碎,放在水里泡上几天,再捣烂成浆,经蒸煮后摊在席子上刮成薄片,放到太阳下晒干,就成了一种纸。只是这种纸很粗糙,颜色黑黄。但它重量轻,成本低,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喜欢,但不太适宜写字。这就是汉武帝时明的纸。

东汉时期,文化相当达。京城里经常聚集数千名学生讲学,人们对纸张的需求更加迫切了。而蔡伦造出了十分适用的纸,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啊。

汉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听政,封蔡伦为龙亭侯,因此人们称他造的这种纸为“蔡侯纸”。

从此,人们使用龟壳、兽骨、竹简、木片做文字载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蔡伦的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明之一,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美国出版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排在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和公布人类“有史以来最佳明家”时,蔡伦仍然榜上有名,被称为“造纸鼻祖”。

李辅国

李辅国生于唐长安四年(703年),相貌极丑,本名静忠,排行老五,在唐玄宗年间(712年—756年)入宫做了太监。

四十岁之前,李辅国默默无闻。四十多岁时,李辅国开始掌管宫廷的马匹登记簿,总算当上了个小头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宦官与太监(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宦官与太监(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4.四、忠宦和奸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