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集外杂文(26)

176.集外杂文(26)

451弗洛伊特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这种学说认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一切精神现象,都是人们受压抑而潜藏在下意识里的某种“生命力”,特别是**的潜力所产生的。

452梭格拉第(前469—前399),今译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453“女诗人”,指虞岫云。

454策论,封建时代考试的一种文体。用有关政事、经义的问题为题,命应试者在考卷上表自己的见解或建议。清朝光绪末年,就曾经两次下令废除八股文,改用策论的形式来考试。

455“钞刊文”,科举时代,有刊印中试前列者的八股文章,来供那些应试的学子揣摩学习,称为刊文。“钞刊文”,指在考试时直接钞袭刊文上的文章。

456刊文,这里所说的刊文,指当时《会考升学指导》一类投机书籍。

457竹枝词,古代民歌,多为七,历代文人常有仿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一:“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

458“小家碧玉”,原句为“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语出《乐府诗集·碧玉歌》。

459老十三旦,即侯俊山(1853—1935),艺名喜麟,山西洪洞人,山西梆子演员。因十三岁演戏成名,故称十三旦。当时梆子腔深受劳动群众所喜爱,士大夫则多抱歧视的态度。

460齐如山(1876—1962),河北高阳人,当时北平国剧学会会长。

461这里是对杜衡的讽刺。杜衡曾于一九三二年说左翼批评家“蛮横”,使他们不得不“永远地沉默,长期地搁笔”。

462当时刘大杰标点、林语堂校阅的《袁中郎全集》断句错误甚多。这里的引文是该书《广庄·齐物论》中的一段。标点应为:“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

463林长民(1876—1925),福建闽侯人,政客。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父亲。

464“死之说教者”,是尼采《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第九篇的篇名,这里借用其字面的意思。

465诗史,意思是可以作为历史看的诗,后也泛指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作品。

466且介亭,当时作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这个地区是帝国主义者越出租界范围修筑马路的区域,即所谓“半租界”。“且介”,即取“租界”二字之各半。

467元遗山(1190—1257),即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文学家。原是北魏拓跋氏的后裔,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著有《遗山集》。

468崔立(?—1234),金末将陵(今山东德州)人。地主武装军官,金天兴元年(1232)在蒙古军围汴京时受任为西面元帅。次年叛变,将监国的梁王及皇族送往蒙古军营乞降。后为部将所杀。

469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藁城(今属河北)人,金代文学家。曾任翰林直学士。金亡不仕。

470刘祁(1203—1250),字京叔,山西浑源人,金代太学生,入元复试后征南行省辟置幕府。所著《归潜志》多记金末故事,共十四卷;《录崔立碑事》见该书第十二卷。

471凌廷堪(约1755—1809),字次仲,安徽歙县人,清代经学家。著有《校礼堂文集》、《元遗山先生年谱》等。

472张德辉(1195—1274)字耀卿,金末冀宁交城(今属山西)人,元世祖时任河东南北路宣抚使,传见《元史》卷一六三。下面引文中的元裕即元好问。

473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原出唐兀族(色目人),其父曾在庐州(今安徽合肥)做官,遂为庐州人。《青阳先生文集》,共九卷,是他的诗文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76.集外杂文(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