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成熟男人的心态

4.第四章 成熟男人的心态

**做的事,永远不嫌累;**做的事,永远不会感到被动。***积极的心态对自己有推动作用,积极的自我意识也包含着“我将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成功不是想当然,想成功的男人多的是,可最终成功的男人却寥寥无几。成功有成功的规则,在成功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遵循规则的人,才能拥有获得成功的金钥匙,获得真心成功。

拥有海一样的胸怀

古人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有容乃大。”“惟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无数事实证明,宽容大度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质。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席话:“人家的毁誉,不必计较。”的确,在人生旅途上,人们经常会遇到毁誉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毁誉,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历来高尚的人都主张要注意个人品行和道德的修养,注意声誉。

一个人的名声往往容易毁于其他人的议论里,正所谓“人可畏”。蔡元培先生主张用“不必计较”来对待毁坏人名声的“人”,要求人们不必把个人的名声看得过重。没有事实根据的人,总是“腿短”的,不会长久站得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于一时,但它不会长久于一世,一个人的品行是客观存在的,它最有说服力。

俗语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古人也说:“人不足恤”。对待毁人名声的流蜚语,沉默是最好的回击,“模糊”些可以省去许多解释和精力。对于那些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不负责任的“人”,只当耳旁风,就像鲁迅先生对待这种“人”一样,“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将“人”打个粉碎。

还是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是毁是誉,无甚价值,万勿因人毁誉而忧喜,因毁而忧会失去信心,为誉而喜会停步不前。与其因毁而忧,不如自强不息,坚定信心,走自己的路;与其因誉而喜,不如谨慎谦虚,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我们做人处世应该牢牢记住的。”

要想成就大事业,先要有宽以待人的处世习惯。若用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对人不能宽大为怀,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肯定讨人喜欢,被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实际上,宽容就是与人交际交往中具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屈能伸的耐性。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能以宽容对待别人的人,在生活中能养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人做事的习惯,这样的人,肯定是受人尊敬和欢迎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你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记住这些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避免提出别人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人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古代有修养的人,待人很宽厚,而要求自己则十分严格和全面。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更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日常生活中,以礼待人,遵守信约,多为他人着想,遇到危险时勇敢无畏,挺身而出,生摩擦冲突时主动退让。“礼让三分”,宽容让人。

宽容待人,是成功者的风度,这种风度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水到渠成的表露。我们只有真正放开胸襟,做到宽容待人,才是取得成功之冠上的宝石的那个人。

微笑地面对生活

生活的调要靠自己去创造,与其苦苦抱怨现实,不如细心体会眼前实在的快乐。生活即使再苦我们也要微笑着面对生活,能以苦为乐的人,才能现希望。

有一位卖花的老太太,她的衣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很虚弱,但脸上却满含喜悦。于是有人问她:“为什么你看起来总是很高兴?"

“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样美好。”老太太微笑着回答。

“你很能承担生活的苦。”问者又说道。然而老太太的话又让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了。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我总是在想,迟早有一天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

在美国的西雅图,有一个很特殊的鱼市场,人们都说在那里买鱼简直是一种享受。在那个市场里免不了有鱼腥味,但是迎面而来的是鱼贩们欢快的笑声。他们面带笑容,就像是球场上合作的棒球队员,让冰冻的鱼像棒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大家互相唱和:“啊,8条鳍鱼飞往弗罗里达去了,5只螃蟹飞到堪萨斯州。”这是多么和谐的生活,充满着乐趣和欢笑。

有人问一位在这里卖鱼的人:“你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为什么还能保持愉快的心呢?”对方回答说,事实上,几年前的这个鱼市场本来也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条件差,生活太苦太累。但是后来,大家认为与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变工作的品质。于是,他们不再抱怨生活本身,而是把卖鱼当成一种艺术。再后来,一个创意接着一个创意,一串笑声接着另一串笑声,他们成为鱼市场中的奇迹。

大伙练的时间长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马戏团演员相媲美。这种工作的气氛还影响了附近的上班族,他们常到这儿来和鱼贩们一起用餐,感染他们乐于工作的好心。有不少没有办法提升工作士气的主管还专程跑到这里来询问:“为什么一整天在这个充满鱼腥味的地方做苦工,你们竟然还这么快乐?”

卖鱼贩们已经习惯了给这些不顺心的人排忧解难。有时候,卖鱼贩们还会邀请顾客参加接鱼游戏,即使怕鱼腥味的人,也很乐意在热的掌声中一试再试,意犹未尽。每个愁眉不展的人进了这个鱼市场,都会笑逐颜开地离开,手中还会提满了不自禁买下的货物,心里似乎也会悟出一些道理来。

在我们的一生中,谁都会遇到诸多不顺心的事。个性悲观消极的人在遇到困境时,看不到光明,抱怨天地的不公,甚至破罐子破摔,在精神上倒下;而个性积极乐观的人在遇到困境时,能够泰然处之,认定活着就是一种幸福,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一样从容淡定,积极寻找生活的快乐,不浪费生命的一分一秒,在黑暗之中向往光明,在精神上永远不倒。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在一个矿区当牧师。他第一次和工人一起下井,要下到地下200米的深处,他呆在升降机中,渐渐地陷人了巨大的恐惧之中,感到心都在蹦,一切都在颤颤微微,铁索轧轧作响,箱板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凭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般的感觉。

事后,梵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否已经习惯了这一切,不会再感到恐惧了吗?”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微笑着面对这一切。”梵高听后再也不感到害怕了,他感到自己的心也在笑着面对这一口黑黑的深井。

名人这样,普通人也该一样。成功人士能够再苦也要笑一笑,而我们普通人同样能够做到面对艰苦笑一笑,苦中作乐不是自我麻痹,不是消极退却,而是“以苦为乐”来达到积极的目的。

面对当今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在背负巨大心理压力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对各种艰苦的现实,能否在苦难中找到快乐的心,就取决于我们内心是否强大。“谁也别想把黑暗放在我面前,因为太阳就生长在我心底。”这是一句挺美的歌词,也说出了快乐的真谛。

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放得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在心上”。他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着名学者季羡林老教授的养生经验是奉行“三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计较”。这都体现了“放得下”的心理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放不下”的事实在太多了。比如子女升学啦,家长的心就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公升迁或者财啦,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钱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受到委屈,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放不下等等。总而之,不是这放不下,就是放不下,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长此以往势必产生心理疲劳,乃至展为心理障碍。

我国唐代着名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享年102岁。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不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忿恨耿耿于怀。”他指出这些心理负担都有损于健康和长寿。事实也是如此,有的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很累,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就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吊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一条又一条“皱纹”,把“心”折腾得劳而又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要想摆脱那些令人烦恼的事并远离它,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放得下”。文革期间有位从部队调到地方工作的师级干部,他因不服“四人帮”横行而被打成右派。当时批判他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但这位干部也真绝,在大热天居然披着棉大衣去看大字报。别人以为他“寒热”,他却幽默地说:“这就叫心定自然凉。”有位着名演员在受审查的牛棚里,不但说笑如常,而且还自编了一套“牛棚健身法”,直到如今,他还有用此法锻炼身体,年过八旬照样到戏曲沙龙引吭高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多么地放得下啊!在通常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1.财能否放得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信奉这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一个人终日为了钱财而活的话,这样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很累。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2.能否放得下

问世间为何物,又有谁能给出个最终答案,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字。凡是陷入感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3.名能否放得下

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然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生命有如烟花般的短暂炫目,一闪而逝。快乐也是一辈子,痛苦也是一辈子,为什么你不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一点呢?当你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时,你会觉得其实在这个地球上还是有许多快乐的事的,我不否认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仅是一部分而已除了爱之外,有许多值得你去做的事,还有亲、友值得你去灌溉,不是吗?

攀登,几乎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类渴望攀登的梦想,在每个人儿时的记忆里都是永不陌生的回忆。尽管上山的路崎岖难行,但山林的空气却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怡人,这是身居闹市的人怎么也感受不到的!在手脚并用的向上攀爬中,最能挥你原始的潜能。酸胀的腰背,沉重的喘息、乱颤的双腿,让体验艰辛,感觉人类原本属于自然的那份真诚。

其实,在开始攀登的刹那,我们已经感到了一种久违了的如归。登高望远,不但能领略到迷人的秀丽景色,还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享受。听听林中小鸟的啼鸣和山间潺潺的流水声,使人仿佛置身于奇妙无比的仙境中,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这时候,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放下了那些是是非非,那些你争我斗,尔虞我诈。心灵在此时一片纯净,就像在山泉中洗过一样。

体验攀登,是一种满足和快乐,是一个足以表现自我的舞台。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沿着一条熟悉或不熟悉的山脊,抑或经努力终能攀爬上去的山顶,你便可尽地展示自己。虽然攀登会使你身感疲倦,但心里却是乐滋滋的,这份收获,这份喜悦,这份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和超越自我的快乐感相互交织,也许这正是你下次登山的原动力。

要练就自己真正做到放得下,就是要走出去,去登山,去旅游,去到海边冲浪。最后想引用一句中国古人的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天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放得下”,共享“放得下”的养生福分。

放弃是一种智慧

一位游人蹲在海边,看见一只小龟在拼命地啃着一颗荔枝核,但那颗荔枝核上一点果肉都没有,很显然是很久以前就被人抛弃的。

游人见小龟啃了半天,什么也没啃着,便扔了一颗花生米过去。可小龟却不理会,仍然一个劲地啃着那颗荔枝核。游人见此,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小龟又白费力气地啃了半天后,终于放弃了,转向了那颗花生米,高兴地啃了起来。

“看,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可惜呀,我们人类有时还不如一只小龟。明知坚持会带来更多的苦恼,却始终不肯松手。”游人自自语地说。

没有放弃就不会有新的收获,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显得理性。生活百味,无须苦守。学会理智的放弃,才能真正地体味到生活的真谛。当你不能拥有时,你可以放弃;当你想更好地拥有时,你也可以放弃。放弃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和手段,这才是成熟男人的观点。

1.岛村芳雄放弃今天赚取明天的钱

岛村芳雄生于日本一个贫困的乡村,年轻时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背井离乡到东京谋生,在一家材料店当店员。由于薪金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因此时常囊空如洗。

岛村想自立门户创业,但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于是,他选定一家银行作为目标,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贷款申请,希望人家大善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对方终于被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答应贷给他100万日元,当亲朋好友知道他获得银行贷款时,也纷纷帮忙,这样,岛村又借到了100万日元。于是辞去店员的工作,成立丸芳商会,开始了贩卖绳索的业务。

为了打开市场,岛村想出了“先予后取”的方法:

先,岛村往麻产地冈山以0.5日元的价钱大量买进45厘米的麻绳,然后按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贷厂。这样做,不但无利,反而损失了若干运费和业务费。亏本生意做了一年之后,“岛村的绳索确实便宜”的名声远播,订货单从各地像雪片一样飞来。

就在订单纷至沓来,他拿进货单据到订货客户处诉苦:“到目前为止,我是一毛钱也没赚你的。如果让我继续为你们这么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了。”客户为他的诚实做法深受感动,心甘愿地把每条麻绳的订货价格提高为0.55日元。

接着,岛村又到冈山找麻绳厂商商量:“您卖给我一条绳索0.5日元,我是一直照原价卖给客户的,因此才得到现在这么多的订单,如果这种无利而赔本的生意继续做下去的话,我只有关门倒闭了。”

冈山的厂商一看他开始客户的收据存根,也都大吃一惊,这样甘愿不赚钱做生意的人,他们生平头一次遇见,于是不假思索,一口答应将单价降到每条0.45日元。

这样,一条绳索可赚0.10日元,按当时他每天的交货量1000万条算,一天的利润就有100万日元。

2肯德基拒绝送上门的生意

在北京亚运会期间,组委会曾要求地处北京前门的肯德基快餐厅为运动员提供盒饭,这种送上门来的生意本是任何一家企业所求之不得的,可却遭到肯德基的婉拒绝。理由是:亚运村距前门太远,运输时间超过半小时,难以保证肯德基的本来味道。这件事经新闻媒体报道,肯德基讲质量、讲信誉的良好企业形象更加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为肯德基快餐厅带来了更多的利润。

拒绝别人“送到嘴里的肥肉”,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利益,当然是一种“创造”。

有这样一个寓动物王国里,虎皇后正吵着要与虎王闹离婚。

“你真傻,放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不当,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虎妈妈教训女儿道。

“妈妈,我宁愿放弃皇后的位置,也不愿与一个不能创造快乐的虎王终生相守。”虎皇后的态度很坚决。

“妹妹,你别再犯傻了。你要知道,有多少人在窥视你的位置,在羡慕着你吗?”虎姐姐劝说妹妹道。

“姐姐,你连皇后都不想做,你想嫁个什么样的郎君啊?”虎妹妹问道。

“我愿嫁给一只普通的老虎,不管它是贫穷还是富有,但必须具备自己创造快乐的能力。虎王虽为百兽之尊,但它的王位是从其父王那里继承过来的,并且还时时担心狮子、花豹等争夺它的王位。所以,它没有一分钟的快乐,也不允许我快乐。这样的夫君,不要也罢。”虎皇后说完,毅然去了动物王国的离婚事务所。

有些人除了拥有幸运的先天条件之外,并没有创造快乐生活的能力。所以某些时候,我们人类也应该向虎皇后学习,放弃一些虚有的光环,而去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快乐。

该放松时就放松

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中突然想放松一下,然而又总为敬业精神所拖累,同时也担心被别人视为懒惰行为,致使自己不得不继续辛苦下去。其实,这种“懒惰”是极为自然的天性,是人的身体机能本能反应。在战争时代,在非常时期,超负荷工作是必须的,牺牲是必须的。但在和平年代,如果经常起负荷工作,那样容易透支,影响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若借用一下《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曲的妙语,那就是:该“懒惰”时就“懒惰”。

1.辛勤工作的假象

寓中对蚂蚁、蜜蜂、海狐等许多动物的勤劳与孜孜不倦倍加赞扬,或直接视之为勤劳的代名词,这些寓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接受。

事实上,包括一贯被大家所认同的辛勤的蜜蜂在内,动物界绝大部分的动物,在大部分时间内什么也不干,除了吃吃喝喝、交配生育之外,便是诸如坐着、趴着、打瞌睡、前后摇晃、散乱闲适地逛荡之类的活动。相比之下,人类的工作时间要比它们长2倍,这还没有把做家务的时间算在内。

号称“万兽之王”的狮子的日子,比起人类繁忙生活来,闲适自在得多,它们可以连续12个小时一动不动地蹲在一处,只偶尔轻轻煽动一下耳朵,来打破这种石雕般的静止状态。它们一天站起来行走的时间才不过两三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它们有可能正在狩猎,或者是在吞噬狩猎的战利品,这也是它们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时间蹲下来的原因。

几乎每餐都吃掉三十多公斤肉,它们的胃会因此而账得圆圆鼓鼓。进餐完毕,这位丛林之王只留下一点点力气摇晃到树荫下面,在那里躺下来,肚皮朝天贪婪地睡一觉,时间一长,看起来似乎在休眠一般。

在动物世界中,猴子是精力最为充沛的杂耍家。可是,有许多猴子在整个白天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坐着不动,而夜晚的12个小时睡眠时间也绝不会糟蹋掉。

蜂鸟是世界上精力最旺盛的飞行物,但是,这种鸟白天却有80%的时间蹲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而晚上,它们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睡觉。

海狐被视为是一意孤行的劳作者,可是,海狐从它的安乐窝爬出来觅食,到修筑堤坝,一天总共也只工作5个小时,其中还没有排除中断时间。就算它处于最忙碌的时候,它们也时不时溜回窝里休息一阵。

就连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用来充当勤劳代名词的蜜蜂和蚂蚁,它们一天也只花20%的时间干一些采蜜或者整理巢穴的活动。其余时间,这些昆虫就会待着不动。有关这些昆虫不知疲倦、辛勤劳动的神话,可能来自于人们对整个蜂窝或者蚁山的观察,这些地方的确有永无休止的活动在进行着。可是,当科学家们给各个单独的昆虫个体贴上标签,准确记录下每只昆虫活动的时候之后,他们现,每一单个的蜜蜂或者蚂蚁的表现比预想的差得多。

2.工作越努力,寿命越短

为什么动物都要在懒懒散散中度过如此多的时间?为什么它们不多花一点时间寻找更多的食物,把自己的住所布置得更舒适呢?科学家把一种动物的能量需求、繁殖率、水和食物的富足状况、天气况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计算出来,然后,进行类似于成本与效益核算的计算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希望获取一定热量,在待着不动和寻找食物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有效?

他们对驼鹿进行了计算。驼鹿是一种反刍树叶、根茎和草叶等纤维食物。驼鹿每吃一个小时的草,都得花上四个小时的时间来消化,所以看起来它老是待着不动。除此之外,驼鹿属于大型动物,它穿过丛林时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一旦这时有捕猎者到来,它就处在相当大的危险之中。因为在逃命的运动过程中,驼鹿内脏温度会继续上升直至极点,最终驼鹿会因过热中暑而亡,这对其追逐者来说就成了一笔意外横财。

蜂鸟经常休息也是事出有因。它们在花朵上将身体停在半空中吸吮时,必须以每秒60次频率,以复杂的8字型模式扇动翅膀。这个动作所消耗的热量,按身体重量与热量比来计算,是其他任何动物所不能相能的。飞行是一件非常令人疲惫的事,许多蜂鸟,最好是待着不动,除非所要获取的食物十分丰富,才能补足它们飞行时损失的能量。太阳鸟为了避免为寻找晚餐而飞得太远,它会选择一个领地,并一直在附近观察,直到附近的花朵都充满了蜜才去采。

科学家经研究证明,有群居习惯的昆虫不能在一些小事上花费太多力气。蚂蚁和蜜蜂都像一次性电池,它们花费在各自群落的力量是一个定数。它们可以很快地花完这份力气,也可以慢慢地使出来,但是,它们无法通过良好的进食或者体能训练而得到更多的能量。也可以这样说,它们工作越是努力,寿命就越短。想到这一点,人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蜜蜂有时候会停下来,而不去理睬花粉了。

3.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在表面上,动物一动也不动,而实际上它们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生活在美国西部的一种足带边须的晰蝎,它们一连几个小时躲在沙漠底下一动不动,只是偶尔睁一下眼睛。它们通过沙子能接收到周围的信息,当猎食昆虫路过时,沙子能把信息传递给它们,使它们能够及时躲避开猎食者。如果晰蝎感觉到一条蛇向它进攻,便立即屏住呼吸,停止心跳,直到靠近的蛇对它失去兴趣。

一些研究鼹鼠的学者进行研究时,也现了其中的一些奥妙并感到奇怪,因为这种终生生活在地底下的群居哺乳动物,其中最大的鼹鼠却干最少的活,花最多的时间睡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研究者把一条蛇投入实验室的鼹鼠笼,他们现对蛇进行攻击的居然就是那些大个的鼹鼠。虽然平时它们明显是睡着了,可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戒心。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这种对警戒心的需要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蜜蜂和蚂蚁会花很多的时间休息。蜜蜂群落中存在着等级制,士兵等级的蜜蜂平时在蜂窝旁边什么也不干。而其他的蜜蜂则可以省下精力,来做更多重要的事,如寻找新的大粮仓,或者拓展蜂窝,或者哺育幼蜂等等。

动物的“懒惰”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及群体,不管它们看来怎样的懒散,其实已尽了它们生命所能付出的最大力量。动物的“懒惰”,能够给人类很多启示。创业者的确需要艰苦奋斗,但不一定非要过清教徒的生活。奋斗与松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人生的目的,不就是要过得幸福吗?因此,适当地放松,“懒惰”,去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用休息来调剂生活,消除疲劳,使人能更加精力充沛地工作,岂不乐哉!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况且,休息、放松、体闲、玩本身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的人

热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一种感,也是最具感染力的。自己充满了热,自己周围的人才会变得充满激,即使你表达得不太顺利,他也可以理解。如果没有热,你所说的话就像过了几天的晚餐上的死火鸡,毫无生气和新鲜感可成功的核心细胞是热。如果一个人对人生、对工作、对朋友、对事业没有热,那他一定不会有大的作为。正如爱迪生所:“热是能量,没有热,任何伟大的事都不能完成。”

着名的人寿保险推销员弗兰克·帕克原来是一位职业棒球运动员,但在他刚涉足职业棒球界不久就被解雇了,因为他缺乏激和热,动作看起来没有一点儿力量。在离开球队前,球队经理对他说:“你这样慢吞吞的,没有一点儿激,好像在球场上混了20年一样。离开这里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做任何事,若提不起精神来做事的话,你将永远不会有出路!"

帕克原来的月薪为175美元,被解雇后,他转到亚特兰大球队打球,月薪只有25美元。这样少的薪水,帕克实在是提不起精神,但他想到那位经理的话,决心努力一试,看自己能否成为英格兰最有热的球员。于是,在比赛中,他一上场就像绷紧了的弹簧,用最大的力量投出最高速度的球,把接球的对手双手都震麻了。有一次,他以猛烈的气势冲人三垒,那位三垒手吓呆了,竟然忘记了接球,结果他盗垒成功。

那一天的气温高达35度,他在球场奔来奔去,极有可能中暑。但是他不仅没有中暑,相反,他的热还把全队的队员都激起来了。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

第二天媒体上写道:“那位新进的帕克,无异是一个充满激的火团,全队的人都受到他的鼓舞,充满了活力。他那一队不但赢了,而且还是本季度最精彩的一场比赛。”由于帕克的热,他的月薪很快由25美元提高为200美元。

后来,帕克的手臂在一次比赛中不幸受了伤,他不得不放弃打棒球,于是改行做了一个保险业务员。在刚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他都没有什么成绩,为此他很苦闷,甚至想到了放弃。但是他又想起了那位球队经理的话,他决定用自己打棒球的激来做保险。

所以,就像当年打棒球一样,他终于成了保险界的大红人。回忆起自己的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从事推销30年了,我见到许多人,由于对工作抱着热忱的态度,使他们的收入成倍增加;我也见到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忱而走投无路。我深信唯有热忱的态度,才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的因素。”

《福布斯》杂志第一次公布了东南亚富豪名单,地产业和酒店业大亨的丰隆集团主席郭令明以28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新加坡富,并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他旗下的丰隆是亚洲最大的华商财团之一。

记者问郭令明:“您认为成功商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郭令明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必须对他想做的事有热。如果你没有热,就不会长期投人,也不会有创造性。一旦有了热,就会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想怎样提升你的工作、创造更多的利润并领先于你的竞争对手。你必须对商业有浓厚的兴趣。”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在他20年的任期内把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带人了辉煌。韦尔奇退休后写了一本关于他的成长与成功的书《赢》。韦尔奇在书的结尾总结了作为ceo的二十多条经验,这些都是他心血的凝结。他认为:“成功者共有的一个品质就是他们比别人更有激,激不是浮夸张扬,而是某种内心世界的东西。”因此,热对于人们成功的推动作用是不而喻的。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写道:“没有热是干不成大事业的。”热的付出与成功的收获成正比。有志者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每每怀有极大和持久的热,所以他们能够成功。

每个人都会遇到事业的低潮,但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和失败就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期望上天垂怜能改变命运,殊不知如果心中没有希望、眼中看不到阳光、对生活无所热爱、对朋友无所忠诚,那他怎么会战胜困难和挫折,怎么会取得成功?古人云:“老骥伏砺、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强调热和激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吃亏是福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则说:“好汉要吃眼前亏”。

当你开车时和别车擦撞,对方的车只是“小伤”,甚至可以说可以说根本不算伤,你不想吃亏,准备和对方理论一番,可是对方车上下来四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竖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荒僻,也无公共电话,更不可能有人对你伸出援手。请问,你要不要吃“赔钱了事”这个亏呢?

你当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自己不受伤。

如果你没有战胜对方的本钱,那么你也只有“赔钱了事”了。你说他们蛮横无理,欺人太甚,然而,在那种形下,是不太说“理”这个字的,哪有什么理可说呢?所以说:“好汉要吃眼前亏”,因为眼前亏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亏。

“好汉要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存在”和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更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弄丢了,还说什么未来和理想?

可是有不少人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不肯吃眼前的小亏而与对方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不能早起,有些人虽获得“惨胜”,但元气大伤!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好汉要吃眼前亏”的最佳典型,乡里恶少要他爬过他们的胯下,不爬就要揍他,韩信二话不说,爬了。如果不爬呢?恐怕一顿拳打脚踢,朝信不死也丢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建功立业?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留住有用之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吃得眼前亏,可保百年身。"

春秋战国时,孟尝君派他的门客冯媛去薛地替他收债。临走时冯媛问孟尝君:“收完债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少什么就买什么吧!”冯媛到了薛地,召集所有向孟尝君借债的人来,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将所应收债钱统统赐给了借债的人,然后将借据全部烧掉了。冯媛很快返回了齐国,孟尝君奇怪地怎么回来得这么快,问道:“债都收完了吗?”冯媛说:“收完了。”孟尝君又问:“买了什么回来?”冯媛说:“您说看您家所缺少的买,我看你只缺乏一个字,那就是‘义’,所以我就私自决定为您买了‘义’回来。”孟尝君不以为然:“买‘义’有什么用?”冯媛说:“目前您只有薛地这一小小的封地,但却不爱护薛地的百姓,只知从那里取利。因此,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借债都赐给了百姓,烧掉了借据,百姓们都非常感激您,这就是我为你买的‘义’。”孟尝君此时不理解冯媛的做法,心中不大高兴。

一年以后,齐王疑忌孟尝君,就免了他的宰相,让他到薛地去。结果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远远的都来迎接他,这时孟尝君才明白了冯媛买‘义’的深意。

作为领导者,身边没有一两个忠士是不行的。所以,领导者都习惯采用收买人心的方法来获得他人的忠诚。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良驹跑掉了,结果被不知的穷百姓逮住后杀掉美餐了一顿。官吏得知后,大惊失色,把吃了马肉的三百人都抓起来,准备处以极刑。秦穆公听到禀报后却说:“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听说过这么回事,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点酒,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过了些年,晋国大举入侵,秦穆公率军抵抗。这时有三百勇士主动请缨,原来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这三百人为了报恩,奋勇杀敌,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还帮助秦穆公捉住了晋惠公,结果大获全胜而归。

看来,领导跟下属办事也要学会收揽人心,只有笼络住了下属的心,才能更好地让下属心甘愿地为自己效力。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一句话。从人心收揽术上说,成大事的秘诀也就在此,做到让将士感到自己是“知已”,那在人心收揽上就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了。这一点,对于当今的领导者提高与下属的办事能力有着深刻的启示。

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没有不会用人的,而用人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收买人心”。

名利面前要看淡

人当有高远的理想,壮志凌云、气冲霄汉,但诸葛亮以之为座右铭的诗句--“宁静以致远,淡泊而明志”也有一定道理,人要有淡泊名利的心态。在人们看来,壮志凌云和淡泊名利似乎自相矛盾。

着名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讲的都是淡泊名利、归隐山林却淡化理想的名篇。但这两点其实并不矛盾,而且还是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他们把低调做人高标做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我们要有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个人的名利得失比之于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微不足道的。古代先贤尚且可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怀,我们现代人更应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一位老师的办公桌上至今压着去年他写的一张纸条:“马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你评院士不是你个人的事,这关系到学校,是校党委作出的决定。你是一名党员,应该服从校党委安排。”马祖光性格柔和,听到这话却阴沉着脸,半天不吭声。

“我是一个普通教师,教学平平,工作一般,不够推荐院士条件,我要求把申报材料退回来。”1999年,马祖光得知学校把为自己申报院士的材料寄出后,就十万火急地给中科院出这样一封信。他的理由是很多比他优秀的学者还没有成为院士,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话自内心。

2001年,新的院士评审规则要求申报材料必须有申请者本人签字,马祖光却拒绝签字。申报期限最后一天,原校党委书记李生只好以校党委名义到他家做工作。

“我年纪大了,评院士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应该让年轻的同志评。我一生只求无愧于党就行了。”马祖光还是不同意签字。

李生接着他的话题聊起学校党建工作,这激起了马祖光对入党以来的美好回忆:“我这一辈子都服从党组织安排……”李生赶紧接过话头,“那你再听从一次吧!”

“迂回战术”奏效了。马祖光勉强签了字,半天不吭气。申报后,马祖光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他说:“第一是党的教育和培养;第二是依靠优秀的集体;第三是国内同行的厚爱。”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中科院审阅马祖光的院士推荐材料时,产生了疑问:作为光学领域知名专家,马祖光的贡献有目共睹,可许多论文中他的署名却在最后,为什么?

哈工大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胡孝勇说:他为别人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花了大量心血。他依据每个人的特点,把争取来的很多课题分出去,让别人当课题组长。马老师没有半点私心。

哈工大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月珠说:“马老师从德国回来后,把自己在国外做的许多实验数据交给我测试。测试后完成的论文他改了三四遍,我便把他的名字署在前面,他一口回绝,最后他的名字还是排在最后。”

几乎每一篇论文的署名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别人把马祖光排在第一位,他立即把自己的名字勾到最后,改过来勾过去,总要反复多次。

2001年马祖光评上院士后,学院给他配了一间办公室,并要装修。马祖光急了:“要是装修,我就不进这个办公室。”最后不但没进去,他还把办公室改做实验室。马祖光和六名同事们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大伙说太挤,他却说:“挤点好,热闹!”

克己奉公,淡泊名利。正如马祖光所说:“事业重要,我的名不算什么!”

正确对待名利,一个人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都应该清醒地看到,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有限的。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国家和人们。

宋朝的杨家将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杨业在面对外敌辽人入侵时,曾经对杨四郎说过一句话: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是微不足道的。是呀,在执着的最高理想--保卫祖国面前,有什么比民族大义更为珍贵的呢?杨业最终怀着一颗爱国心死在了李陵墓前,给后人留下了慷慨悲壮“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民族气节。

李白曾在《将进酒》中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圣贤之所以会寂寞,因为他们志存高远而淡泊名利,因为他们高标做事却低调做人。空虚者是没有理想、无所期盼;落寞者是有理想有期盼而不能实现;苦闷彷徨者是能实现而不能把握。这些,都是他们不懂人生所要经历的几大境界,也不能正确适度的处理理想和淡远的关系造成的。

性格豪放者心胸必然豁达,壮志无边者思想必然激越,思想激越者必然容易触怒世俗和所谓的权威。所以,社会要求成大事者能够隐忍不,高标做事,低调做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熟男向左 熟女向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熟男向左 熟女向右
上一章下一章

4.第四章 成熟男人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