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火炮定型

第七十章 火炮定型

先说材料问题,李国强首先否决了钢炮,这是因为长沟堡当时还没炼出钢来,而且就算炼出了钢,钢材的特xing,短时间内无法掌握。

而且就算掌握了钢炮的铸造技术,炮管內镗的打磨刀具,也是难题,这需要特种钢材才能办到,李国强没时间来等,只有先放弃铸造钢炮的想法,等条件具备了再铸造钢炮。

青铜炮,这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李国强也否决了,原因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贫铜国,而且在古代,“铜”它不是一种单纯的金属,它是货币,是钱,如果用青铜来铸炮,这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极不经济。

李国强信奉俾斯麦的:“真理只在大炮的shè程之内”,在坦克出现之前,这个时代的“陆战之王”就是火炮!

为了对付未来最强大的敌人:满清八旗和蒙古骑兵,火炮肯定是多多益善,用青铜铸炮,所需要的钱财,绝对是个大负担,会严重影响炮兵的发展。

否决了用钢和青铜,铸炮就只剩下了铁炮,刘克明提出的生铁不能铸炮,这不过是生铁的质量不行,并不是生铁不能用,所以李国强决定,前期直接上铁炮,

决定了上铁炮,材料问题算是暂时解决,只剩下了火炮的泥范问题。

泥范铸炮的问题多多,李国强也观察过炸膛火炮的碎片,发现碎片上有大量的蜂窝,跟林长民几人研究后,众人都认为,这是泥范中有水,浇铸的时候,泥范中的水与高温生铁生成气泡,炮管中就会有大量的蜂窝出现,从而炸膛。

看过了第一次铸炮用的泥范,李国强直接否决了以后铸炮再用泥范,这泥范的制作,不仅麻烦,技术很难掌握,而且时间太长,又只能用一次,铸炮的成本和时间极不划算。

在李国强的记忆中,现代铸造应该没有泥范这种方式了,一种可以反复使用,可靠xing高又经济适用的铸模,才是现在的最佳选择。

陈庆洪最先反应过来,他一直在铸造车**用的齿轮,长沟堡研究车**,需要大量的齿轮,陈庆洪就采用了铁模的办法,解决了大量生产齿轮的难题。陈庆洪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可以用铁模大量铸造齿轮,那铁模为什么不能用来铸炮试试,而且铁模也完全满足李国强的要求;可以反复使用,可靠xing高又经济适用。

这就是一个思路问题,技术难度很小,陈庆洪来长沟堡还没一年,就跟以前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了,李国强很是欣慰。

定下了铁模铸炮,刘克明就按照会议的要求,开始铁模的制造,虽然只是做铁模,第一次还是要用到泥范,刘克明又开始了摸索。

时间到了崇祯9年12月,长沟堡武器组,用铁模铸造出了新的火炮,新火炮跟上次用泥范铸造的火炮一样,也是5斤小炮。

这次刘克明慎重多了,正好,车**攻关小组,在11月就做出了第一代车**,李国强用第一代车**,设计了两台镗**,其中一台,就是专门用来火炮内镗。

第二次试炮,依然是在上次试炮的试验场,有了上次火炮炸膛的经历,试炮人员都小心翼翼,生怕火炮再次炸膛。

第二次试炮,火炮的试验圆满成功,新铸的火炮,连续试shè了十几次,都没有炸膛,李国强也很高兴,指示试炮人员注意安全,做好记录,继续试验。

火炮试shè继续进行,结果连续试shè了二十多次后,试炮人员发现,火炮的内壁出现了裂纹,李国强果断的停止了试验,让试炮人员把火炮拉回长沟堡,分析原因。

在技术分析会上,李国强首先肯定了武器组,火炮的铸造,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火炮用铁模铸造是可行的,至于只试shè了三十多发,火炮就报废了,这个问题是技术问题,可以改进。

李国强首先提了两个问题:一,火炮的重量问题,新铸造的5斤火炮,重量已经达到了2000多斤,这是不行的,明末糟糕的路况,2000斤重量的火炮,运输就是一个大麻烦,火炮的机动力如果跟不上步兵的行军速度,火炮就发挥不了作用,成了摆设。

二,炮管的质量问题,这应该从两个方面解决,1.炮管的铸造材料,找出最合适的炮铁,提升火炮的炮管寿命。2.从技术上解决,采用其他方法,强化炮管,提高炮管的寿命。

对于刘克明、陈庆洪这些明朝工匠来说,要想火炮打得远、打得准、打得久,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增加炮管的厚度和长度,但这样一来,火炮的重量,肯定会大大增加,他们想不出别的什么办法。

这个问题对李国强来说,就是两个思路,一,就像后世一样,连级采用迫击炮、火箭筒这样的轻步兵武器,更高的师级或军级才用重炮,这样火炮的机动力,就有了保障,火炮的威力就发挥出来了,这是把火炮分级,什么部队该配什么型号的火炮,从实用上来区分。

二,提高炮管的寿命,采用技术手段,古代火炮的发shè,说白了,是火药在炮管里爆燃,从而产生向外的压力,打出弹丸,但炮管本身也要承受这个压力,而且还不能泄露,不然漏气严重的话,shè程就会大大缩短。

提高炮管的技术,就是提高炮管的抗压力,这种物理知识,对刘克明、陈庆洪来说,无疑是天书,根本无法理解,但对李国强来说,只要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就不是问题了。

明白了思路,刘克明、陈庆洪负责攻关铸造和材料,李国强则带着李家庄学校的学生,摸索炮管的抗压力和散热问题。

时间到了崇祯9年chun节,李国强还没找到,解决炮管抗压力的办法,崇祯10年正月,第二代车**攻关到了关键时候,李国强只好放下火炮,攻关第二代车**。

崇祯10年2月,第二代车**试车成功,李国强才又回过头来,继续研究解决炮管抗压力的办法,但一直却找不到好办法,刘克明和陈庆洪,倒是解决了铁炮的材料问题。

2月的一天,李国强心中烦闷,就到铸造场来看刘克明铸炮,刘克明这次因为实验新铁,一共铸了三门炮,结果其中一门炮,刚取掉铁模一会,炮管外壁就出现了裂纹,这门火炮直接就报废了。

旁边一个小工,好奇的问刘克明,这门炮为啥刚取模,就出裂纹了呢?刘克明随口答道,这是炮管外面比里面冷得快,拉裂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国强若有所思,但还抓不住要点。

突然,李国强明白了,这是热胀冷缩原理,如果先让炮管内壁冷却,则同样由于热胀冷缩原理,炮管内壁的部份,由于先冷却,密度会较高,炮管外壁则较低,可增加内管壁的强度。

李国强心中狂喜,似乎找到了解决炮管寿命的技术方法了,试验一次就可知道结果,说干就干,李国强马上叫来刘克明、陈庆洪,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这二人跟着李国强也一年多了,也学了不少知识,技术水平跟刚来时已是天壤之别,两人也觉得这个方法似乎可行。

经过一番准备,崇祯10年3月2ri,经过新材料,新方法铸造出来的新火炮试验成功,刘克明把这种新方法叫做“李氏水冷法”,李国强笑着叫刘克明去掉了李氏二字,改为“水冷法”铸炮技术。1

崇祯10年4月,长沟堡兵器组定型了火炮的型号,一共三种型号,第一种,轻型步兵炮,其实就是大号的火枪,外形跟后世的无座力炮很像,这主要是考虑到明朝糟糕的道路情况,作为步兵的火力支援。

轻型步兵炮,口径达到了30毫米,主要是现在只能使用黑火药,口径太小的话,杀伤力有限。采用实心弹和霰弹两种炮弹,实心弹基本上是步兵用来攻击房屋时破墙或破门,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shè霰弹,形成弹幕,增加火力覆盖。

跟后世设计一样,支架、底座、方向机、瞄准具这些都有,shè击距离分别为最大shè程500米,有效shè程150米,全炮重48斤,可以拆卸,一匹骡马或两个人都可以轻松转移。2

第二种,5斤轻型火炮,以5斤实心炮弹定炮型,采用实心弹、霰弹、开花弹,(炮弹的底火问题,采用导火索延迟爆炸解决。)三种炮弹,shè击距离分别为最大shè程1千500米,有效shè程500米,全炮重574斤,需要两匹骡马牵引。

第三种,10斤中型火炮,以10斤实心炮弹定炮型,采用实心弹、霰弹、开花弹(炮弹的底火问题,与5斤轻型火炮一样,采用导火索延迟爆炸解决。)三种炮弹,shè击距离分别为最大shè程3千米,有效shè程1000米,全炮重1150斤,需要四匹骡马牵引。

三种型号火炮,使用寿命均为3000发,定下了火炮型号,李国强让武器组先生产轻型步兵炮和5斤炮,考虑到现在10斤炮还暂时用不上,10斤炮就暂时不生产,至于20斤或20斤以上的重炮,暂不考虑。

轻轻的合上《枪械基础之轻兵器》《火炮概论》这两本手写书,李国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火枪、火炮研制成功,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1:这是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人罗德曼在南北战争时期发明的,故又称罗德曼法。当时据称一举将炮管寿命提升五倍之多。这种方法在明末完全可行,没有技术限制。

2:最大shè程——shè弹所能飞行的最大距离,比有效shè程要大很多,但是伤害较小,也不存在瞄准的可能。是武器战术技术xing能之一。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1634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灵异 重生1634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章 火炮定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