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逃生

第十四章 逃生

”英雄多出自屠狗辈”这句话历来被一些文人所垢病,可在一定程度上又不得不肯定它的正确性。

文人行事,因知识面宽了,懂得的多,所以未行之前往往先计较后果,权衡得失,往往举棋不定,错失良机。而武夫因头脑简单,率性而行,当瞎猫撞上死耗子,往往成事。就如牢笼中的秦岭,王一正,当决心已定后他们就在寻找机会。

交接嫌疑犯有一个固定的搜身程序。秦岭,王一正被从铁笼一般的小隔间提了出来,面墙趴着。两名押送的便衣上前搜身,两名靠边提防,还有两名乘警站在二三米外的门口持枪警戒。在便衣搜身完毕低头检查鞋子的时候,王一正给秦岭打了个眼色,两人暴起发难。两名便衣弯腰躬背的姿势差不多,秦岭和一正的动作也出奇的一致。扭腰抬腿下击,一个刚猛的膝撞撞上弯腰便衣的后背,跟着一记右手手刀砍向倒地挣扎便衣的颈动脉。其实,以秦岭,一正的身手这几下都是手下留情的。要不,那一击下沉的膝撞就能令腰椎断裂。看来,下山前魏志军反复叮嘱在山下不可弄出人命的告诫他们还是记在心上的。两名站在秦岭和一正背后警戒的便衣在同伴倒地就条件反射般右手伸去腰间摸枪。站门口的乘警即使慢了一步可也将竖立的枪口平端,左手即将拉动保险。在两个便衣倒地的刹那,秦岭便拧身前冲,直奔门口两名乘警。这是和一正在山中数百次狩猎练出的默契,一般都是秦岭以速度优势解决远处的,一正解决身边的。秦岭拧身前冲,他后面的便衣本能伸出左手欲擒秦岭左臂,顺势一拐,借着拧身的冲力秦岭撞向身后便衣怀里一顶,头也不回的冲向门口。华夏警察都有个缺点,就是规矩太多,实战太少。往往开枪时优柔寡断,把握不住关键时机。刚喊了一句”再反抗就开枪了。”秦岭便已成功欺身到两名乘警身前,右手抓住一条枪管,左脚借着冲劲踹向另一名乘警胸前。

失去了武器优势的四名叔叔哪里是从小就在山里摸爬滚打惯了的两个变态的对手。不到十秒结束,干脆利落。

拘留室内还拷在铁椅子上的几名惯偷睁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置信。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警务值班室的大爷,争斗刚发生便按响了警铃。刺耳鸣叫声中戴红色袖箍的大爷站在外面嘶声大叫:”袭警了!杀人了!”

拿上警务室保存着的木匣子,秦岭和王一正就往外冲。临走还不忘了扔一把钥匙给拘留室几个小偷,以此给警察叔叔们多造点麻烦。

门外就是火车站广场,人群群熙熙攘攘,火车站的乘警外面一拨,站内一拨正往这边冲刺。不远处已经响起华夏警方出警时特有的警笛。眼看大批荷枪实弹的乘警就要冲到眼前,一正审视了一下:”我们分头走,你右边,我左边。冲出去到许爷老家汇合,记住了!”未等秦岭的应答出口他已向站内冲了过去,秦岭把木匣往肩上一甩,也朝着广场拔腿就跑。

光天化曰之下竟敢袭警,而且打伤打残了六名武装警察。这还得了!

当火车站站长在开会时接到警务室的报警电话时,一边小心翼翼给上峰汇报,一边大发雷霆的指导属下的工作:”调动全部警力,联络地方武警部队,一定把他们堵在火车站范围之内。”

一般老百姓报警,华夏的警方拖拖拉拉。可有领导发话,速度没得说,几分钟的功夫,火车站附近的警力全部出动。

秦岭在人群左冲右突,从警务室到广场中央的喷泉虽然人头攒动,可长期在山里飞奔养成的灵活性使他的速度也没受到什么影响。倒是肩头的木匣子有点碍事,碰到几个人。对火车站周围环境的陌生,让他很不适应。急需找到一个高一点的地形观察环境。

身后“站住!开枪了!”的呵斥声不绝于耳,他也没当回事,见缝插针的在人群缝隙里往外挤。

终于站到广场中央那个高台上,四处审视,他不仅傻了眼!

他冲过来的后方十几个乘警边大叫边往前追,正前方是个十字路口,闪着警报的警车四五辆正冲到路边停下,车门打开穿着制服的警察正下车集结。右手是火车站招待宾馆,一长排的八层大楼,仅中央一个进出大门。略一思量正打算往左手冲,却停下脚步扭头冲向了右手的招待宾馆。

左手处是一片相对冷清的地带,一条马路,行人寥寥。在山里和动物打交道惯了导致他的思维也是逆向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火车站能集结这么多的警力来围追他,不可能留下一面无人把守的空挡。正是这种天性对危险的敏锐感觉使他选择了相对孤立的宾馆大楼。看是死地,其实死地往往孕有生的一。

王一正空身比较轻快,在秦岭和警察叔叔于广场上围追堵截的时候。他已逃离了火车站这个圈子。他从选择逃跑路线时可能就带了私心,他自己不觉得而已。逆向往火车站里面冲比冲往外面要实际的多。华夏名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经常实用。

跟站内冲出的几个乘警打了一个照面,就往出站口逆行冲去。适逢火车到站出站人多,一个人和几个十个人的追赶人少的就占便宜。逆流中穿越地下通道,翻跃阻挡行人的栏杆对王一正来说就不是个事。当他从两米高的铁路拦网翻过去时,追他的乘警还未从地下通道钻出来。一辆运煤列车长鸣着汽笛呼啸而过,王一正想也没想就攀了上去。。。。。

近百年的华夏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和红毛的内战,应付诸多列强的入侵,到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然后经历八年和倭寇的对抗,再就是解放战争,抗帝援越战。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华夏却被诸多或明面或暗处的敌人虎视眈眈,好像华夏只有落后,只有贫困,只有分裂,它们才能安心。这其中就包括弹丸之地----海湾。

海湾自古就是华夏不可分裂的领土,49年华夏解放战争中失败的一方狼狈逃窜于此。至今三十年还死心不改,在一些野心国家的支持下,妄图颠覆华夏政权。

周洁就是这些卑劣政客手中的一枚棋子。在华夏潜伏快十年了,华夏大动乱中才十五岁的她就被派往华夏以一名红卫兵小将的身份混居于西南军区附近。那时的社会癫狂,混乱,随便安插于哪个即将破碎的平民之家又有谁会怀疑。然后混迹于学生之中和他们一起造反,游行,上学。从小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她在平民学生中稍微展现一点点实力就会脱颖而出。74年十七岁的她被西南军区破格录取进入华夏部队。

海湾在那些年安排到华夏的间谍,特务多不胜数。随着她在华夏军队中身份的敏感性这几年渐渐被海湾高层看重,赋予重任。现在她明面上身份是华夏西南军区一个师级通讯班的班长,级别不高,少尉军衔,可接触的都是军队的副军级干部。暗地里却在海湾高层的授意下布局一个名为“斩首”的行动。

在华夏的军队中,女军人一直奇缺,特别是漂亮的。这方面周洁很有优势,追她的军官不胜枚举。在海湾高层的干预下她选择了隶属西南军区政工部的师级参谋李兴兵,34岁的李兴兵是典型的军人世家子弟,本人并不出彩,可有一个在福建军区举足轻重的老头子,所以海湾高层将他列入重点拉拢对象。

近期,苏联内部乱象纷争,华夏加紧了对情报人员及间谍的大力排查,挖出了几条海湾内线。所以,她和上峰的联系来的更加小心翼翼。有一封密信由专人送来,她找了个借口拖着对象李兴兵来到了新乡。昨天,火车站出口矗立等待的女子就是她。

在华夏,她有两个下线,忠心耿耿的海湾死士。都是在华夏潜伏多年的老间谍,不过身份上不去,接触不了华夏核心,现在经由上峰命令归她调度。上峰让她自行发展下线,她一直没有妄动。其一是没有入她法眼的,其二是军队中的军人大多政治素质过硬。她一直只想在外围物色,那样风险相对要小很多。

火车站见到那两个与众不同的青年人她就起了心思。首先是他们的不通世故,再就是眼神的单纯,特别是那个瘦一点的,茫然,懵懂的眼神就像刚入人群的动物。

周洁注意到他们了就一直关注着他们,昨天派手下给他们送了饭。今天她正在打算不着痕迹的将他们从押送人员手里捞出来,就接到手下那两人在火车站一系列脱逃的报告。拉开窗帘,站在窗口,望远镜下那个略瘦的年轻人在广场上灵活,矫捷。如一只穿插,奔跑于丛林中瞪羚。看到他奔向站台四处张望欲选择右手武警中队的方向逃跑时她不由摇了摇头,身手再好和武警中队对上也只有束手待毙。正在她为他惋惜的时候,她发现那个身影折返过来冲向了自己所在的宾馆。

在周洁的角度审视,也只有这一条路略带生机。三个方向都是大规模的武装警察,不管对上哪一方,若没有做好胁人质逃生的计划,不管你武力再强悍都不可能是几十个人的对手,一旦被一方拖住就绝无可能逃走。再说火车站六个警察的伤残,警方在你反抗的情况下肯定会开枪击毙。“不知是他观察后经验得出的分析还是逃生本能?要是本能,那也太强悍了!”盯着那个跑动的人影,周洁喃喃自语着。

看着他扛着一个木箱冲进宾馆大门,她打开了通话器命令手下接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手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手刃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四章 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