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

第121章 第 121 章

南方这会儿天气很暖和。

还没经历过这种天气差异的沈家梁满心惊奇,原来这同一片天下还真是两个气候啊。

就是地方看着不是很繁华,和首都差远了,感觉还比不上他们省城呢。

“这地方真的能赚钱?”

沈家树道,“你就看着吧。“

高飞和林当兄弟两人早已知道沈家树要来的消息,时间都弄清楚了,早就在车站外等着。

看着人出来了,欢喜的喊着沈家树。

高飞道,“树哥,这里都弄清楚了,这地方真的好啊,啥都方便。好些东西都开始不要票了。”在普通人眼里这也就是方便生活,但是在高飞他们这种投机者心里,这就是赚钱的机会啊。

不要票了,说明对市场监管没那么严格了,生意就好做了。

沈家树道,“地方都安排好了嘛?”

“看好了,就等着你来呢。”高飞立马道。

自从知道沈家树的计划,他就和林当说好了,跟着沈家树好好干。

这是个能人啊。

这么快就想到来南方做生意呢。就其他人,只怕还在琢磨着国家这个改开政策是啥呢。

这就是格局,这就是眼界。

当然了,还需要实力。别人还在想着摆地摊呢,沈家树就能买地皮开厂了。没有家底可干不出来。

高飞他们自然也有点儿家底,但是加起来也不多。而他们以前家里也不是属于那种特别富裕的家庭,只是挨着地主的成份罢了,其实也就是家里田地比较多而已。可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出来。

几人囫囵的吃了顿饭,稍作休息,就去看了地皮。

这会儿南方这边已经开始改开了。

全国各地也不止沈家树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过来。所以外地人还挺多的。

最显眼的还是外资商人。这些人目前已经通过雄厚的实力和政策的便利,开始动工建厂了。

所以沈家树买地皮建厂还真的是一件很不显眼的事儿。

沈家树可知道哪里地皮值钱,哪里以后会发展好。

高飞又在他的指示下实地考察挑选了几块地皮让他决定。

沈家树领着几人亲自去勘察,最后挑了最便宜的地皮。

面积够大,以后方便扩建。反正这一大片区域以后都要发展的,地方稍微偏一点倒是无所谓。他这又不是摆摊做生意的。

接下来,沈家树就掏钱买地皮。

这钱还是老丈人给唐年年的。

之前准备再准备买房子来着,如今就用来买地皮该厂了。

也得亏了现在地皮便宜,要不然还真买不起这么一大块地方。

想着以后这地方的发展,寸土寸金,沈家树心里激动万分。赚了。

哪怕以后不赚钱,光这地皮都能给他儿子啃老了。

当然,这想法也就是想想而已。看看身边这几个满眼期待的人,还有老家那些等消息的人。如今他身上担子也不轻啊。

这会儿南方特事特办,所以沈家树这买地皮的手续办的也很快。

拿了地皮之后,沈家给老家打电话了,让老家的建筑队过来给他建厂。自从换了新的社长之后,这建筑队就名存实亡了。

沈家树可不浪费这些人才。全都叫过来。给他建厂之后,还能继续给别人建呢。

这边到处都是工地,还担心接不到活?

电话是李满福接的,他现在算是管着这个队伍,还有砖瓦窑这一摊子事儿。

听到沈家树的召唤,整个人激动得恨不得原地跳几下,“哥,那我这就去找你啊。”

“对,现在就出发。别拖拖拉拉的。等

着你过来办大事呢。”

李满福笑出了声,“我这就去,这就去。”

挂了电话之后,立马就去找张前进嘚瑟,“我这边不干了,我去南方去。”

张前进:“……树哥找你?”

“那可不,哥说了,这事儿没我不成。等我过去开工呢。对了,我得去通知建筑队的人,带他们去赚钱去。”

另外一边,沈家树也给刘主任打电话了,让他想办法给建筑队的人行个方便。

这年头出门时要开介绍信的,所以还是得公社这边帮忙才行。

刘主任还不知道沈家树要开瓜子厂单干的事儿。

自从管着瓜子厂之后,他就春风满面了。走哪里都带风。

没办法,这瓜子厂如今是公社的招牌,多少人为了拿货都要找他帮忙,多少人为了进里面做事也要找他说好话。

刘主任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

这会儿沈家树说的这事儿,他自然也乐意帮一把。

毕竟沈家树可不是人走茶凉,人家那是有更好的奔头了。而且沈家树在首都帮着瓜子厂开拓的渠道,那也是很重要的。暂时还不能得罪。

“这是好事啊,你这是给公社增收,给社员们介绍好的工作,这当然好啊。你放心,公社肯定配合。倒是家树同志你操心了。”

沈家树客气道,“这是应该的,当初建筑队是我提议组起来的。社员们都是花了很久的时间去学技术的,也接了好些活。突然停了,那也太对不起他们的付出了。我总要帮到底。”

刘主任觉得沈家树这觉悟好。“瓜子厂这边也要靠你费心了。”

沈家树笑道,“那肯定的,刘主任你就放心吧。”

公社这边好说,就是建筑队这边有点儿不好办。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沈家柱和沈家栋两兄弟,心里都有点儿玄乎。

南方啊,那么远。

从来没出过那么远的远门。

刘桂花道,“要不然和老四说一声,不去了吧,太远了。家里你们也不好照顾啊。”

已经出去两个儿子了,再走两个儿子,这以后家里咋办?

她的两个儿媳妇也有些担心。但是同时心里又有点儿渴望。老四已经在首都站稳脚跟了,老三也投奔老四去了。

现在她们男人的机会也来了,就这样放弃?

就怕以后后悔啊。

沈金山默默的吸了两口烟,“甭管留不留,先去瞅瞅再决定。别闭着眼睛做决定。”

他这话就和指路明灯一样的,让两个儿子豁然开朗。

是啊,总要先亲眼瞅瞅啥情况了再说啊。

事儿还没干就先怕的,也太没用了。

李队长家里也在嘀咕这个事儿。

他们家的老二李二山也是建筑队的。

队长媳妇很不放心,担心儿子去了外面会吃亏。“反正学了手艺了,就在老家接活就成了。平时农闲的时候做一做。补贴家用。”

李队长翻白眼,“多好的机会,让你说得这么嫌弃。老二,你咋想的?”

“我想去。”李老二紧张道,“要是我一个人,我肯定不敢。但是沈家树不是在那边吗?而且沈老三也投奔他去了,沈老大和老二也是建筑队的,沈家树总不会害他亲哥,我还怕啥?”

李队长很欣慰,“不愧是我的儿子,就是有胆量。咱们爷们就是要敢闯。我要是年轻点儿,我也忘外面去奔了。”

“我虽然是个大队干部,可我好歹比别人多了点儿见识,了解国家政策。我算是看出来了,时代要不一样了。以后不再是一起种地一起富裕了,这是有本事的人有肉吃的时候。”

“远的不说,就说沈家树,人

家就这么一步步的爬上去的。他是个有本事的。”

“别人说他是运气好,找了个好老丈人,我可不觉得。公社这一摊子事儿,他老丈人也没法伸手把,可人家沈家树那是半点儿没吃亏。这就是本事。跟着他干,没错。二山啊,你出去了就别回来了,就跟着沈家树。”

李二山激动的应道,“好嘞!”

有人愿意出门,也有人不愿意。

家里离不开顶梁柱,或者是年轻人不敢离开家。

反正最后整个建筑队几十个人,只去了一半人。不过好在技术工种都是齐全的。

李满福有些失望,不过他哥也说了,这种事儿不能强求。要自愿。

毕竟不是去享福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回来的。要是人家不乐意,就算去了外地也不会好好干活,还会闹事呢。

除了李满福,还有陈一建他爷爷陈师傅带着一个设计师过去的,这次照样是去帮着设计厂房的。

一行人出发的时候,沈家树在给身边的几个人安排了工作之后,就去找他爷爷了。

沈家树倒是听他爷爷经常吹牛,自己第一个事业是在哪里做起来的。

而且因为经常吹,所以细节也很清楚。

连当初住的街道,他都知道。

沈家树直接找过去了。

街道还真有,一排排的老房子,很多来这边寻找机遇的人都是在这边住着的。

沈家树紧张的按着地址找过去,进去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住了不少人。

看着陌生人来了,有人问他,“租房吗?”

“我找人,”沈家树给人递了烟,“姓沈的,沈振兴。”

接烟的人拧眉想了想,“没记错名字吧。”

“没有……或者有没有姓沈的人呢?”

“有倒是有,你找多大年纪的?”

沈家树赶紧说了自己爷爷的年龄以及相貌。

结果他说完,对方就很肯定的摇头,“没这人。”

来这里租房子的人就没符合这个条件的。

沈家树:“……”

沈家树没死心,去附近的院子打听了,结果也是一样的。

他仔细回忆爷爷说的时间。

但是没错,爷爷说了,他当时七八年的春节都是在南方过的,那是最暖和的一个春节。

沈家树只好无功而返,但是还是给人留了联系方式,说是符合这样的人出现了,请联系他。到时候肯定要感谢的。

回去的路上,沈家树长长的舒了口气。

其实他早就有了这个感觉了。

大概不会遇到自己的亲人的。

如果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亲人,那必定会生下未来的自己。那自己和自己不就在同一个时空了?

这不乱套了嘛?

沈家树觉得如果真的是这样,也挺好的。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会成为蝴蝶的翅膀,影响原来世界的走向。

这样就挺好的。

他只庆幸自己有了媳妇和孩子了。在这个世界,总算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七十年代富三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七十年代富三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1章 第 121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