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撒网

31.撒网

骆养xìng和徐应元调查朝内的争斗短时间内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结果,而就在骆养xìng得到命令后的第三天,他又接到了前方有关蒙古形势的急报,于是赶紧入宫报告。

天启七年十二月,蒙古右翼察的哈尔阿喇克楚特部长多尔济伊勒登、安班和硕齐、扣肯巴图鲁、昂坤杜棱等台吉,不堪忍受林丹汗的压迫,在后金的拉拢下先后率部投奔了后金汗黄台吉。

这是自天启七年六月察哈尔本部的奈曼和敖汉两部投奔后金后,林丹汗再一次遭遇的大挫折。好在大明调停了林丹汗和蒙古右翼的战事,察哈尔部没有进一步分崩离析。

其间黄台吉并不知蒙古左翼的喀喇沁部已经在和大明谈判,还在派出信使去和喀喇沁部接触,不过那些信使还没找到喀喇沁部,就被忠于林丹汗的察哈尔多罗特部截杀。

接到这个消息后,朱伟迪也不觉得奇怪,这林丹汗作为全蒙古的大汗,不知道利用手中握有的大义去团结族人抢劫外人解决危机,却总喜欢把主意打到自己人头上,完全是个见小利而忘义的蠢货,也正是因为这种作死的行为,他才会在后金面前输的那么惨。

“喀喇沁等部要盯紧了,若是发现敢背弃盟誓和后金勾搭上,要立时上报,不得耽误。那多罗特部做得不错,在辽东的探子也要盯紧了,若是建奴有针对多罗特部和察哈尔其他部落的举动,要及时通知他们。”

说着朱伟迪便把骆养xìng打发下去。

很快,朱伟迪便召集重臣在平台议事,再次商讨蒙古问题对策。他很清楚,后金马上要对察哈尔部动手,调查过资料后,朱伟迪得知这个多罗特部素来和大明十分友好,如果大明不帮他们,肯定也是凶多吉少,要早做准备。

把情报给各位重臣看了之后,朱伟迪问道:“如今建奴又得察哈尔一部,实力见长,那多罗特部袭杀建奴信使,朕估摸着建奴将要对这多罗特部动兵,众位卿家以为朕当如何处置。”

由于兵部尚书阎鸣泰事先已经得到消息,他对今rì商议的事早做足了功课,很快站出来说道:“臣以为,我大明应当助这多罗特部,此部夷人遵守盟誓为我大明守口,若是弃之不顾,失了道义且不说,还将失信于人,后果不堪设想。”

朱伟迪点了点头,看向其余几人。

其余重臣齐声道:“臣等附议。”

朱伟迪收回目光,看向阎鸣泰,“那阎卿以为,我大明当如何助这多罗特部。”

阎鸣泰稍微想了想,“臣以为,当看那建夷出兵几何。若是建夷出兵不多,则可出动大军,联察哈尔本部,设下伏兵共击之。若是建夷出兵太多,则只可暂避锋芒,助那多罗特部退入边墙,稳守待其退去。”

阎鸣泰话音刚落,现场立时变得安静无比,这个提案不得不说有点大胆。

安静了片刻后,内阁次辅李国普站出来说道:“臣以为,我大明不可太过示弱,让建夷小视,此议可行。”

见内阁次辅站出来背书了,其余几位大臣还是不吭声,这种要担责任的事他们不敢说。

在大臣们计较得失之时,朱伟迪也在考虑,不得不说,这个提案让他颇为心动。只是,大明的情报保密工作实在做得太差,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一定是逃不过后金布下的眼线,伏击又谈何容易。

但是这个又不能往深处说,那些晋商现在的势力实在让朱伟迪有些忌惮,军政商一体的利益集团,哪里那么好搞定的。

朱伟迪也不说同意,只是看着阎鸣泰问道:“若是出兵,当调动多少兵力?”

“臣探知,那多罗特部不过一小部,全部人口不过两万,青壮不过几千,建夷如今窘困缺粮,粮草难以为继,出兵定不会多,战兵与辅兵定不会超过两万。若要伏击,晓以利害,贿以厚币,可令插汉部出动兵马四万,我大明亦出兵两万,以六万众击两万,当可一战胜之。建州奴酋黄台吉此战定会亲临,建夷为八贝勒议政制,又以八旗分掌军政大权,汗权受八旗首领掣肘,若是袭杀此虏,”说着他顿了顿,不屑地冷哼了一声,“蛮夷不服王化,到时八旗各虏自会为争夺汗位而大乱,辽东则指rì可复。”

这个阉党的兵部尚书,其实也不是特别的贪腐无能,在得到锦衣卫的情报系统打探的信息后,在这件事上他看得还是挺准。

朱伟迪诧异地看了看这个阎鸣泰,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一些。

一万人,满桂的五千骑兵,再从关宁系统调兵五千。战兵一万,蓟镇出动兵马万余。林丹汗一定会很乐意,至于右翼那些蒙古人,如果花大价钱收买,也不是买不到他们的兵马。

朱伟迪也认为黄台吉一定会来,在二贝勒阿敏大破朝鲜,而黄台吉在宁锦没有讨到好处后,黄台吉在后金的权威已经受到了威胁,为了用一场胜利巩固自己的汗位,黄台吉此次一定会亲自前来。

运气好,一战杀死黄台吉,灭掉后金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朝野上一直对放弃锦州龟缩练兵有些异议,舆论压力也一直存在。

比起风险,这次行动可能会有的收益确实惊人,值得去冒险一试。

可是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是保密,这个硬伤不解决,谈什么一战搞死黄台吉。

不过,只是两万人的话,还是可以试试。纠集那么多蒙古人,最多让后金知难而退,大败的可能倒是不大。赌赌运气的话,或许真能把黄台吉解决也说不定。

其余大臣也被阎鸣泰描述的美好前景吸引,那个袭杀黄台吉的大功实在太过诱人,相比之下一些财物和两万士卒和这个比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看见皇帝明显对阎鸣泰的提议有了兴趣,内阁次辅李国普再次站了出来,“本兵之议,臣也以为可以一试。若成,辽事或可一战而定,不成损耗亦是不大。”

其余几人看内阁次辅都附议了,这个前景也确实诱人,纷纷跟着表示同意,内阁首辅黄立极却是最后一个表示同意。

朱伟迪点了点头,“北虏贪利,好说,只是,若是出兵,又当以何人为帅?”

兵部尚书阎鸣泰想了想,“多罗特部驻地离蓟辽两镇不远,当是抽调此两镇之兵马,蓟辽督师孙大人老于兵事,当可胜任。”

内阁首辅黄立极脸sè动了动,开始飞快地计较得失。他一直迟迟不肯同意这个提案,心里也是顾及这孙承宗若是一战建功,他这内阁首辅的位置还有不有得做。

内阁次辅李国普再次第一时间站了出来,“臣附议。”

黄立极终于忍不住站出来,“孙大人年事已高,出外统兵,恐怕并不合适。”

阎鸣泰看了黄立极一眼,“这事当是蓟辽督师的本职,蓟辽两镇抚臣多不知兵,如此重任,如何好托付给他们。孙大人虽说年事已高,身子还挺硬朗,应当可以胜任。”

黄立极偷偷瞧了瞧朱伟迪,发现他似乎微微点了点,知道再多说恐怕会惹恼皇帝,只好闭嘴。

朱伟迪看了黄立极一眼,再次看着阎鸣泰问道:“当以何人为将?”

“满桂已领兵五千出塞,满桂本为蒙古人,熟悉北虏情形,臣以为可用,当再派两员猛将,臣举荐参将何可纲,游击将军曹文诏。此事干系重大,还当由陛下与孙大人商讨之后,再由陛下乾坤独断。”

朱伟迪点了点头,这个曹文诏他听说过,好像是个猛将,何可纲他不清楚,自己也不清楚关宁军那边还有什么人可用,也只有听阎鸣泰的推荐。

其他大臣也对兵部的事不熟悉,没有做声。

初步的方案定下后,很快朝堂上就这一绝密的军事行动展开小范围的廷议。当然这个也是走过场,内阁和六部重臣已经达成一致,他们的门生爪牙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廷议当天,朱伟迪也派出大批锦衣卫,要求他们盯住各个有资格参与廷议的文官,看看又没人敢走漏消息。

孙承宗一向重视将领意见,对战时军权抓得不牢,朱伟迪也放心,他给孙的信中也没在这方面多废话,只是要求孙承宗重视这次军事行动的保密工作,对蒙古各部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要多少钱都可以谈。

接到朱伟迪的亲笔信后,孙承宗自然万分激动,柳河之败的耻辱他一直牢记在心,这次有了翻身的机会他怎么能不欢喜。

对于这份初步的将领调令,他倒是也没什么意见,曹文诏和何可纲都在他手下做过事,还算熟悉,那个马世龙现在都没赶到京城,军队班底都没组建起来,出战并不合适。

孙承宗的上书到了朱伟迪手里后,他再次召开了会议,下了密旨由孙承宗全权负责此次军事行动和蒙古各部的联络,锦衣卫负责派出人手盯梢。

同时兵部也密令调动关宁军战兵五千,由何可纲和曹文诏分别统领,向蓟镇方向开拔,朱伟迪也派出大量锦衣卫负责沿途的保密收尾工作。

作了大量的安排后,一场针对黄台吉的大网也悄悄撒开。

当然,朱伟迪对这场军事行动能取得什么成效,并不是特别看好,只是不赌上一赌他不甘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带着农场当崇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带着农场当崇祯
上一章下一章

31.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