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安邦定国讨叛虏 抗衡天灾护百姓

第四章安邦定国讨叛虏 抗衡天灾护百姓

第四章安邦定国讨叛虏抗衡天灾护百姓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www.kanshuge.com*看^书阁*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上调《浪淘沙令》

为进一步推行德治,司马炎又向郡国守相颁布五条诏令:一是修养身心;二是厚待百姓;三是体恤孤寡;四是重农抑商;五是杜绝请托。于是天下臣民都歌功颂德,晋国之内一派升平景象。在稳定民心的同时,司马炎又大力进行军事改革,大力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建设,由于羊祜出镇南夏,司马炎便废除中军将军官,设置北军中侯代替,中军将军羊祜则担任尚书左仆射,东莞王司马胄担任尚书右仆射。又升太尉何曾为太保,义阳王司马望为太尉,司空荀翌任司徒。不久又废除振威、扬威护军等官,设置左、右积弩将军。

司马炎在国内大刀阔斧的执政,晋国国势也日益强大起来。但是,由于汉魏以后,天下久分未合,四夷未服,晋朝边境仍是连年遭胡人侵扰,边境百姓不得安宁。再加上老天爷故意与司马炎为难,国内天灾**时有发生,他这个禅魏而立的新皇帝即使再勤政,也难奈天意。

泰始四年九月,晋国境内的青、徐、兖、豫四州接连发生严重的水灾。伊河、洛河为此洪水泛滥,与黄河连成一片汪洋,淹死百姓不计其数。老百姓流离失所。司马炎得报后,一边令当地郡守县令开仓赈灾,救济百姓,一边派人整治水患。司马炎为此往往整夜整夜寝食难安。为了让老百姓能在灾后吃住不愁,连发诏令让赈灾的官员尽最大努力去救济他们,司马炎还为此还专门发布诏令说:即使诏令已作了规定,以及奏请得到批准的事情,在实施中若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官员都要如实上报,不得隐瞒。

司马炎虽大力推行德治,然边远的少数民族中总有那并不肯轻易臣服的族类。就在晋国境内连连天灾肆虐时,境外少数民族趁机侵扰晋室边境,抢掠财物和土地,境内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叛乱响应。吴国人也以为有机可趁,其戎边将领也挥师来犯,意图夺得更多的晋朝国土。

在这种情势下,司马炎并未慌乱,为安抚四夷,救助受灾百姓,他在加强文官对国内政务管理的同时,又对军事进行了统一部署,任命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东莞王司马胄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

十月,吴国将领施绩趁晋国举国大战天灾之机,率兵入侵江夏,万郁寇扰襄阳,顾容寇郁林。吴国三将齐出,把战火烧至晋国境内。

司马炎接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自从登基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谋划着如何灭掉吴国,以一统天下江山,没想到自己还未行动,对方竟敢打上门来。但此时,他知道还不到伐吴的最好时机,不但朝廷内大臣极力反对,而且自己的得力将领羊祜在荆州的准备还未完成,更有天灾扰得他寝食难安。但是,他又决不会让吴国挑衅的势力得逞,于是,便连发三道诏令:派遣太尉、义阳王司马望出屯龙坡,以抗施绩;令荆州刺史胡烈出兵襄阳迎战万郁;令太守毛炅出兵郁林迎战顾容。

三路军队均整合强兵奉命进军,司马望大军刚至龙坡,施绩闻讯,不战而逃。胡烈则与万郁经过苦战,艰难取胜。太守毛炅是一个深谙兵法的人物,为了全歼顾容所部,他并不与顾容大军正面交锋,而是先派兵截断其归路,然后再施以奇兵,合围顾容所部。待顾容发觉时,已为时已晚,全军均成了瓮中之鳖。毛炅并不急于与之交战,只派出小股军队与之鳌战以为诱耳,逼顾容挥师后退,直到他率军进入伏击圈,才命大军突然杀出。于是顾容几乎全军覆灭,顾容自己也不得不换了士兵的服装,在几名贴身亲兵的护卫下才险些逃脱。在混战中,太守毛炅杀了吴国的交州刺史刘俊、将军修则,俘获降兵千余人,三路大军均是大获全胜。

吴国此次用兵,用意十分明显,志在挑衅。吴国皇帝孙皓想通过这种用兵方式,试探一下晋**队的实力,试探一下在晋国国内连年天灾的局面下,其军队的战斗力。他的谋算是:若晋国不堪一击,将趁势挥全吴国之兵西进,消灭晋朝,一统神州。

当江夏、襄阳、郁林兵败的消息传回时,孙皓正在宫中一边用宫刑惩罚犯人,一边则与脱光了衣服的美女娱乐。闻知兵败,将军修则和刺史刘俊为国捐躯,他仅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拉过一名美女坐在腿上,抚摸着说:既然这个新建的晋国根子不深,又得老天爷惩罚,朕就成天派兵去骚扰他,拖垮他的国力,看他能支撑到几时。*www.kanshuge.com^看书^阁*

于是又诏令吴国将领丁奉率大军出芍陂,务必打败晋朝防军,且在所经之处实行“三光”政策,以雪前次三军大败之耻。

司马炎早就对吴国的频频侵扰痛心三分。见其军队频频骚扰边民,又深知不能意气用事,便召尚书左仆射羊祜计议,采纳了羊祜的建议,就近派安东将军汝阴王司马骏与义阳王司马望联兵出击,以出其不意的战略部署围住丁奉,然后围而不攻,以强大的攻心战术和强大的军事实力震慑吴军将军和士兵的心灵。又派人秘密至吴国都城使以反间计,说丁奉大军有投降晋朝的打算,以期通过吴主孙皓的残暴,杀丁奉而镇住吴国其它好战之臣。司马炎最终是希望能以这种谋略起到阻止吴军常年犯境扰民的现状。

安东将军汝阴王司马骏与义阳王司马望接令后,以数倍兵力合围了丁奉大军,并阻断其援军必进之路,双方相持近一个月,待得丁奉所部弹尽粮绝时,才以斩头掐尾各个击破的战术手段,几乎全歼了丁奉大军。好在丁奉见势不妙,命人在山中挖了一道通山的秘道,又利用地形的掩护才率着少数人马狼狈突围。

此次大战,吴军几乎全部被歼,孙皓本以为可以报前次之仇,没想到丁奉败得更惨,得悉军情后,气无所出,不但严责丁奉等将领战斗不力,还在盛怒之下,把随丁奉逃回的败兵几乎全部处死,并悬尸午门,以儆效尤。其手段之残酷,让他大失军心臣心民心。丁奉见状,不但未怪孙皓手段残忍,反而认为是晋国杀了他的军兵,于是临殿发血誓要手刃司马骏和司马望,以报仇雪恨。但是从此以后,吴国大臣再不敢轻易在孙皓耳边提出率兵攻打晋国之事了。生怕祸从口出,殃及自身性命。由此,晋国经过四战全胜之后,得以平安一段时间。

可是,天灾像是故意跟晋国过不去一样,又好象是在故意考验司马炎的执政能力。第二年仲春时节,青州、徐州、兖州三州再次发生严重水灾。老百姓再次遭殃。司马炎闻奏后,立即又派出使臣前往灾区济问灾民,并下令郡县衙门开仓放粮,救助灾民共度难关。

晋国连年天灾,司马炎忙于救灾,吴国将领丁奉复仇之心不死,又说动吴主孙皓,领兵入侵涡口,欲雪芍陂兵败之耻。

司马炎从羊祜和安东将军汝阴王司马骏与义阳王司马那里早已知道丁奉此举的用意,而且也知道他此来必败,便不以为然,仅召来扬州刺史牵弘,面授机宜后,令他依计行事即可。牵弘依命而行,他率兵进至涡口,根本不让大军与丁奉直接交战,而是故布疑阵,仅派小股先锋部队不时偷袭一阵。丁奉上次即是如此惨败于晋军。此时又见晋军如此这般,以为其又在故计重演,又不知其到底有多少人马,于是仅被牵弘派出先锋部队扰袭两次,即把他在吴主孙皓面前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抛到了脑后,心灵又陷入前次被晋军包围的恐惧之中,加上晋军又故布疑阵,扰得他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引兵退回。

吴国此次进兵时,恰逢鲜卑族人通商吴国,被人引至吴国皇帝孙皓殿前。这鲜卑族人名叫秃发树寿长,乃是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派往中原窥探军情的使臣,秃发树机能野心极大,欲起兵灭晋,因而想效仿春秋战国时期的连纵策略,与吴国结盟,共灭新晋。吴主孙皓听说秃发树寿长的来意后大喜,因他屡次兵败于晋,心中也想重振一下军威。而这时,丁奉又提出欲出兵涡口,孙皓为向鲜卑族表示自己抗击晋国的决心,才决定再派丁奉率兵犯晋。

秃发树寿长与丁奉是同时动身的,他要回去把自己和吴国结盟的消息告诉树机能,以便相机策应,共灭晋朝。

秃发树机能本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鲜卑族首领,尤其擅长兵法,对于行军布阵很有研究。当他得悉吴国愿意和自己所部结盟共同灭晋,并已经发兵犯晋时,这又勾起了他借助吴国的军事力量统一中原的狼子野心。于是,他在秦、凉之外的地盘上大势操练军队,为进犯晋国作积极的准备。

泰始六年五月下旬,秃发树机能亲率鲜卑族精兵数万进攻晋国的秦州、凉州等州郡,所到之处,攻城掠池,战无不胜,气焰十分嚣张。晋边关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向朝廷,堆在司马炎的案头。

消息传回,司马炎立即临朝问计。群臣百官认为胡人侵扰,不会造成大的祸乱,只要令秦州刺史率州郡兵即可击退。其时秦州刺史正是打败吴国将领万郁的胡烈。而且他刚因功调任秦州刺史,没想到刚一上任就出现边境叛乱。他把告急文上表朝廷后,即着手调整军队,以应皇命。不久,朝廷都使送来司马炎的诏令,令他率兵独自拒敌。胡烈受命,尽遣州郡兵讨伐秃发树机能所部胡虏。胡烈久镇荆州,熟悉吴人战法,然并不懂胡人战术,加上刚败吴将,对鲜卑族军队存有轻敌之念。在与鲜卑族对阵中仅沿袭与东吴军队交战的战法,被秃发树机能派出精兵团团围住,胡烈知外无援军,率军死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树机能全歼所部,胡烈也尸横疆场。

秃发树机能首战即大胜秦州刺史胡烈,气焰更炽,趁晋国援军还未到来时,连连率军四面攻击,连克秦州、凉州,凉州刺史苏愉也于金山战亡。由此,没多久,秦、凉二州数郡全部被秃发树机能占有。

消息传回,晋室震撼,司马炎更是震惊不矣。他没有想到小小一个鲜卑族会有那么强大的军事力量,仅在短短的数月即全部攻占自己的秦、凉二州。这不得不让他重新审视胡虏的力量。为挽回败局,重拾山河,司马炎征得朝廷百官的意见,下诏派遣尚书石鉴代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即日起兵与奋威将军田章一起共同挥师讨伐叛虏秃发树机能,收复失地。

石鉴与田章率军进至秦、凉二州地域,还未扎好军营,秃发树机能即派骁勇骑兵五千对石鉴所部进行突袭。石鉴与田章也不谙胡人战法,生搬硬套书本兵法,被秃发树机能一阵冲杀,士兵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好在田章屯兵在后,及时增援,才赶跑了秃发树机能的五千骑兵。此一战,石鉴所部损失惨重,死伤数千人,但因田章后援,赶跑敌军,两人便上报朝廷,说什么陇右大捷。但因石鉴与田章争功,两人由此反目成仇。

接下来,两人率大军与秃发树机能所部数战皆败。汉人军士习惯于阵地战,根本奈何不了行动迅捷,善于游击作战的秃发树机能所部。在这种局势下,因晋军在边境又大败数阵,秦、凉二州根本无法回收。一时之间,晋国北面倍受战火涂炭。司马炎得闻消息,寝食不安,常常半夜里还在苦思良策。朝中大臣亦计无所出。为了安抚沦陷地的百姓。司马炎下达诏令说:凡陇西郡、南安郡、天水郡、略阳郡、武都郡等五郡遭受叛虏侵扰的地方,一律免除户调、田租,又令当地和附近的郡守及县官开仓救济生活无着落的人,以此稳定民心。

但这并没有被胡人视为恩宠。匈奴族部帅刘猛见鲜卑族已攻占了晋朝的两个州,认为灭亡晋的时机已到,也举全部落在并州(今山西)响应秃发树机能的反叛,并率众出奔塞外,以便收集部众攻打晋朝。

晋朝的北面战火未歇,东面的吴国皇帝孙皓与匈奴、鲜卑等部互通消息,暗结联盟,各自分别举兵伐晋,意图前后夹击,灭掉司马炎新立不久的大晋朝。由此,司马炎新建不久的西晋王朝一时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泰始七年春三月,东吴皇帝孙皓亲率大军进犯寿阳,不日攻克。司马炎派大司马司马望率中军主力屯兵淮北,以防孙皓所率大军长驱直入。

在泰始六年十二月时,吴国的夏口督,前将军孙秀率众投降后,司马炎听从了尚书左仆射羊祜的建议,授其官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爵会稽公。这种高官厚禄的诱引,使吴国部分将领军心动摇,加上吴帝孙皓的残暴统治,纷纷率军来投。孙秀旧部将领何崇在孙秀累次书信的劝导下,在吴帝孙皓进犯寿阳之际,即趁机举兵奔晋,这多少给司马炎一些安慰。但是国家四面敌人犯境,仍让他夜不能寐。在临朝议政时,百官就先败胡人还是先重兵抗吴意见不一,而在此时,吴**队是步步进逼,报急的檄文又象雪片似地飞向朝廷。这种情形,使临朝议决成了空议,抗吴便摆在了抗敌的首要位置。

泰始七年四月,九真郡太守董元被被吴国将领虞汜围攻,董元孤军奋战,被虞汜全歼,董元也战死沙场。北地胡人进犯金城,刚调往凉州任刺史的牵弘领旨讨伐叛虏,胡部鲜卑族等异族在内地响应北地胡人的叛乱,并率兵增援北地,将牵弘围困于青山地界,突变的战局令晋朝廷不及预料,牵弘又是孤军应战,被叛军全部歼灭,牵弘亦苦战身亡。消息传回,司马炎愁眉紧锁。晋国内一时南北战火燃烧,烽烟四起,战乱地区的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而这时,雍、凉、秦三州又发生饥荒。大雨连绵又导致伊河、洛河、黄河泛滥成灾,漂流居民四千余家,淹死三百多人,举国灾区,民不聊生,为求生计,百姓四出乞讨,朝廷虽有赈济,但因战事频繁,赈济是杯水车薪,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司马炎此时的晋国是腹背受敌,身上又背着天灾**的变数,在这种巨变面前,他反倒冷静下来,连日召开廷议,集百官之策议,连发数道诏令,一面调兵遣将防御外敌,一面下令各州郡县开仓赈灾,救济灾民,要求当地政府妥善安置灾民,死亡的还令州县发给棺材,以最大努力稳定灾民情绪,不让其四散流荡,以防激起更大的民变。

灾情还未平息,战事却不由人料。司马炎刚诏令调车骑将军贾充担任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吴国将领陶璜等人即领兵围攻交趾,交趾太守杨稷和郁林太守毛炅以及日南三郡太守见朝廷无力增援,无奈之下,在军粮断绝后只得举兵向吴国投降。这是晋朝开国后,晋**队第一次大规模兵败投降外敌。

将领投降,国土沦陷,朝野震动,人心不稳,司马炎为求国家社稷平安,对军事作了重大调整,尽遣自己的心腹死士将领镇守边关,以防四夷乱境。

待一切调整得当,受灾地区也安定下来,司马炎先派大军主力屯兵与吴国接壤的重镇,守而不攻。孙皓见晋国有强兵为守,不久便主动撤师退却。另方面,司马炎果断派出军队先讨叛虏。诏令监军何桢率大军出讨匈奴的刘猛。此次出征,司马炎命何桢务必求得全胜,以缓北面战局,为伐吴统一中国作准备。因而让何桢在京中带了五千精兵,又集秦、凉二州兵卒计数万人进讨。监军何桢率军到了战区山西,为求全胜,利用匈奴刘猛认为王师长途作战,士气必然疲惫的看法,不及顿建营垒,即果断出击匈奴部。刘猛未料到晋军一反常规战法,见晋军凶狠,只得仓促应战。何桢既是晋国监军,又得司马炎重托,在行军打仗方面当然就很有一套,凡刘猛想到的,他也想到了,而刘猛没有预料到的,他也想到了,因此,在与刘猛的交战中,何桢无一败绩。经过大小数十战,消灭刘猛所部数千人,沉重地打击了匈奴部簇的叛乱气焰,对叛乱的鲜卑族的首领秃发树机能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刘猛久在晋室为任,对汉人的行军打仗兵法等也较为精通。他见自己一支部落难以取胜晋军,便也想联合整个匈奴族部落共击晋军。

监军何桢接连大胜刘猛,司马炎数发诏书嘉奖,令何桢倍受鼓舞。他一边陈列王师与刘猛所部开战,一边派心腹谋臣前往匈奴左部酋帅李恪部晓以利害,还派出疑兵布阵在李恪部方圆五十里的险要之地,以威慑李恪。

李恪在刘猛反叛后,一直五心不定,就部族利益而言,他不赞成刘猛反叛,但就部族使命而言,他又不反对刘猛的叛乱。他未及时扯起大旗与刘猛为伍的原因,是他要看看刘猛的行为,到底会引来晋国的什么反应。他可不想自己的部族在还未强大之前就被晋军一口吞并,永世不得翻身。他知道,晋国讨伐刘猛的那一天必定会到来,而且据他派往晋国都城的哨探回报,晋国虽连遭天灾,边境屡有叛乱,但晋国的军队仍然十分强大,一时半会儿匈奴部根本无力撼动晋国的社稷基石。他不是没有野心,但他要再等等机会。因此,当何桢所率晋朝大军兵临刘猛部城下讨伐他,而何桢又派部将前来游说他时,他的心便被晋国所附美好的条件打动了,又见晋军强大,便接受了何桢的条件。于是,当刘猛数败于何桢,其最后的骁骑营亦被何桢攻破后,他不得不亲自前往李恪部求援。李恪见刘猛到来求援,便不急于回应他的请求,而是为他备了一桌酒席,两人边吃饭边谈论目前战事,对如何打败何桢率领的晋军开诚布公的谈了各自的看法。晚上,两人还抵足而眠。刘猛以为李恪乃是本族左部酋帅,对他毫不设防,再加上连日的战事操劳,不久就睡着了,李恪于是亲手把刘猛的头割下来,然后捧着他的头颅率军到何桢帐前投降。刘猛之叛便在何桢的大获全胜中平复。但已据有晋国秦、凉二州的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却一天天强大起来,其据秦、凉二州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又率兵四面进攻晋国的其它郡县,令司马炎的头越来越大,朝臣也认为,要伐吴,必须先歼灭鲜卑族,否则对吴一开战,两方用兵,形势对晋国极为不利。

司马炎见鲜卑族的势力越来越大,便征调征东大将军卫瓘担任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并撤销中令军官署,将它与北军中侯机构合并,调光禄大夫郑袤担任司空。还增设后将军,用来完备前后左右四军的建制。为振军威,司马炎还在宣武殿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并邀请八方归顺的将官到场观看。其意图不言自明,志在以强兵震慑人心,为讨伐叛军和吴国的军队造声势。

外有叛虏和吴国的侵犯,国内又四处天灾肆虐,旱灾、水灾、风灾此起彼伏,司马炎却并未因事实上的内外交困所击倒。这反而更加加强了他的斗志。必须统一全中国,王化怀远,方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他一方面派出官兵加紧对胡人叛军的剿灭,一方面派朝廷官员赈灾救助老百姓,加强防洪防风等天灾的措施,大搞基础建设,为人民谋实惠。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晋国的百姓看到了希望,老百姓最容易满足,因为灾后受到朝廷救济,无不感恩戴德。这无形中又加强了国内的民族团结,造就了民心所向的局面。而在对待遭受叛虏侵害的郡县,司马炎又下令一律免除租税,对判外死刑的囚犯一律赦免,仍推行他的德治。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民心的支持,为他平息叛乱和为以后的伐吴灭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是:

安邦定国讨叛虏

抗衡天灾护百姓

由来民心归明主

国泰四夷方臣服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西晋王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西晋王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安邦定国讨叛虏 抗衡天灾护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