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纵横四海第十三章 二月革命

第八卷 纵横四海第十三章 二月革命

第八卷纵横四海第十三章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2日晚上20点30分,沙皇政府的大臣们在克里姆林宫开完最后一次会议,随即被起义官兵逮捕。沙皇政府彻底陷于瘫痪。

而在这一天的白天,新的政权机构苏维埃已经在莫斯科建立。在布尔什维克党委员会的会议上,依照莫洛托夫的建议成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发起小组,并以这个小组的名义于当天向全市散发告工人、士兵书,号召建立苏维埃作为**的政权机关。

孟什维克和社会**党人(包括国家杜马中的孟什维克代表)、劳动派、地方自治局、城市自治机关和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律师、新闻记者、中央军事工业委员会工人小组的成员等,于当日下午到克里姆林宫。他们当中一些同工人保持着联系并进行合法活动的代表人物,如国家杜马代表齐赫泽、斯柯别列夫、克伦斯基、波格丹诺夫、格沃兹杰夫、索柯洛夫、沃尔柯夫等,自称是工人代表苏维埃临时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并以这个委员会的名义向首都公众发表通告。通告立即被印成传单,并在当天的《彼得格勒新闻工作者消息报》上公布。通告说:在国家杜马开会的彼得格勒工人、士兵和居民的代表宣布,他们的代表的第一次会议定于今晚7点在国家杜马所在地召开。所有转到人民方面的军队每1连选1名代表,工厂每1千人选1名代表,不足1千人的工厂选1名代表。

对于激进地布尔什维克来说。**阵营中的温和派的这一做法颇有些釜底抽薪的味道。因为此时布尔什维克最忠实的支持力量——工人们正在参加街头的斗争,从发布公告到开会只有几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前来参加选举。而孟什维克自从沙皇统治时代起就已经能够从事合法活动,拥有方便的条件来通知自己地支持者出席会议。结果,大多数苏维埃代表不是工人直接选举产生的,而是由合法工人组织指派地。布尔什维克只有少数代表。

孟什维克、国家杜马代表齐赫泽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劳动派、社会**党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斯柯别列夫当选为副主席。参加执行委员会的。大多数也都是孟什维克和社会**党人。只是到会议即将结束时,莫洛托夫才赶到塔夫里达宫。经过他的努力。布尔什维克党才有3名代表参加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

这就造成了真正发起**的布尔什维克却被他的**同盟窃取了**的成果。原本就矛盾深厚的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社会**党人之间因此而彻底爆发冲突。在外敌环伺、国家风雨飘摇地环境下,**阵营内部的分裂为俄国彻底走向动乱奠定了基础。

布尔什维克的反击也很犀利。他们抓住了**的真正决定力量——军队。

布尔什维克主张建立有士兵代表参加的苏维埃。月13日,士兵代表开始到克里姆林宫参加苏维埃会议。14日,举行了统一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体会议,10名士兵、水兵代表(其中两名布尔什维克)参加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同时,发布了莫斯科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号命令,规定在所有部队中通过选举成立士兵委员会。各部队的一切活动只能服从工兵代表苏维埃和士兵委员会。其中第五条规定武器必须归士兵委员会掌握,废除旧军衔,禁止军官虐待士兵。第一号命令保证了军队掌握在苏维埃手中,更准确的说,大部分部队实际上被布尔什维克捏在了手中。

在瓜分**胜利果实地斗争中,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社会**党两大阵营事实上形成了这样的结果——后者掌控了政权,前者掌握了军队(以及工人赤卫队)。

俄国的局势已经陷入异常复杂的境地。除了**阵营内部的矛盾外,改良派也在积极筹谋后**时代的国家政权。以保皇派、立宪派等阵营为主地政治势力原本只想同沙皇瓜分政权。并不想从根本上推翻沙皇制度。可是急转直下的**局势让他们迅速认清了局势,于是他们摇身一变也成为了**的同路人。月12日夜,他们急忙成立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试图抢先夺取政权。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派遣十月党人古契柯夫和国家杜马代表叔尔根前往诺金斯克同沙皇谈判。叔尔根和古契柯夫向沙皇献策,说挽救皇朝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最高管理权转到其他人手中。

尼古拉二世最后决定退位,而让位给他的弟弟米哈伊尔。月12日午夜。沙皇签署了退位宣言,并按照古契柯夫和叔尔根的请求签署了任命立宪民主党人李沃夫公爵为大臣会议主席、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为最高总司令的诏书。

但是此时的实际力量在苏维埃一边。国家机关的要害部门,如电报局、广播局、车站、铁路等都掌握在苏维埃手中,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连印一张声明的地方都没有,没有苏维埃地同意,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根本不可能成立自己地政府。因此,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便向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建议就成立新政府问题进行谈判。

掌握苏维埃领导岗位的孟什维克和社会**党人为了稳定俄国风雨飘摇地局势,力图限制**的范围,并且同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就成立临时政府的问题进行谈判。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布尔什维克的代表莫洛托夫发表了措辞极为严厉的讲话。批判苏维埃的领导层奉行“投降路线”。孟什维克代表则强力反击。批判布尔什维克和他们的工人组织是“分散地、无组织的”力量。**阵营内部的矛盾公然爆发。

最终。由孟什维克和社会**党掌控了领导权的苏维埃以多数票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决议。和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联合成为俄国临时政府。

月1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李沃夫公爵担任临时政府总理兼内务部长,立宪民主党首领米留可夫担任外交部长,十月党首领古契柯夫担任陆海军部长,社会**党人克伦斯基担任司法部长。

布尔什维克并不甘心自己的**成果被他人所窃取。一场更大的风暴已经开始在俄罗斯内部酝酿。

……

“你对这场**到底怎么看?”在总统府地大办公室里,丁香和周旺悠然讨论着发生在俄国的这场“二月**”(此时是俄历地2月)。

“沙皇没了。其他的一切依旧。”周旺说道,“**者并没有解决俄罗斯尖锐社会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布尔什维克发起了这场**,所有各派势力都不得不在仓促中达成妥协,以暂时稳定社会。他们甚至连内部的矛盾都没有摆平,又哪里有力量来根治俄国的社会问题。”

“可怜的俄罗斯人民……好吧,告诉我,老伙计,谁可以成为我们的同盟者?”丁香微笑着继续问道。

“从临时政府目前地表态来看。他们还将忠于协约国的条约,要把战争继续下去。”周旺说道,“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也似乎不需要现在就让俄国人退出战争。但临时政府成为谈判对象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好吧,那么布尔什维克呢?他们是我们一直在秘密资助的对象,并且他们也愿意让自己的国家就此退出战争。”丁香继续问道。她的微笑一如既往的神秘。

“布尔什维克好像是个不错的合作者。”周旺也微笑,“但毕竟布尔什维克目前在俄国社会还是少数派。他们地力量源泉是工人组织和基层士兵,但也不是所有的士兵苏维埃都听他们的。除了莫斯科周围和彼得格勒周围以外,其他广大地域军队的基层苏维埃组织并不全在布尔什维克的掌控之下,况且,俄国前线的军队几乎都还没有苏维埃成立。而工人阶层目前在俄国社会中并没有占到太大地比重,除了几个大城市以外。布尔什维克要掌握俄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要小看了布尔什维克。”丁香叹息道,“他们的能量一旦爆发出来可能是你难以想象的。”

“那就更危险了……”老狐狸不动声色。

男女狐狸互相看看。还是女狐狸沉不住气,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沙皇怎么样了?”丁香继续问道。

“还在诺金斯克,处在依旧忠于他的近卫军的保护下,但是他显然已经失去了整个国家。”周旺说道。

“嗯……看来我们需要保护可怜的沙皇陛下了。”丁香沉吟道。

“我们到不了莫斯科。我们的军队还在几千公里之外。”周旺提醒了一句屁话。

“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姿态而已。”丁香白了老伙计一眼,“俄远东军队的统帅科尔尼洛夫上将是忠于沙皇的铁杆,我们似乎应该让他率领军队回去保卫沙皇……我敢肯定,远东军队中地大部分俄国士兵已经不想再打仗了……”

“我也可以肯定一点:这些士兵回到莫斯科以后大半会成为布尔什维克地信徒。”周旺补充道。

丁香继续白了他一眼:“那关我们屁事。”

……

中文和俄语都是历史悠久的语言,在1917年地早春,这两种语言又联合创造出了一个经典的新词汇——战场移交。

1917年3月18日,俄军西伯利亚方面军司令官科尔尼洛夫上将和当面的中**队达成秘密协议。向中**队进行“战场移交”。中**队统帅丁铁元帅和俄军统帅科尔尼洛夫上将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所谓的战场移交,就是中**队放即将陷入合围的俄军一条生路。让他们能够全军回师欧洲,去“保卫沙皇陛下”。而俄军则把目前还在他们据守下的战场和平移交给中**队。

对于科尔尼洛夫上将来说,维护沙皇陛下的统治地位比守护这片鸟不生蛋的荒蛮土地更为重要。本来他的军队就已经是即将陷入绝境的孤军,与其进行无谓的抵抗,不如全军回师援救沙皇陛下。中国密使的提议马上打动了这位将军。虽然临时政府给他发来命令让他坚守战场等待支援,可是,第一,科尔尼洛夫并不承认临时政府的合法地位,第二,鬼才相信“等待支援”的说法,俄国的兵力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现在全国一片大乱,谁还能顾得上来支援他呢?

西伯利亚方面军现存的90多万大军更名为“帝国近卫方面军”,从3月19日起陆续启程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叶卡婕琳堡转移。俄军统帅部原本已经下令全面破坏西伯利亚大铁路,可是二月**的爆发让一切都开始陷入混乱,大铁路并没有被破坏多少,而已经被破坏的部分也得到了紧急修复,对此“中国人民友好的伸出了援手”(丁铁元帅的说法)。在科尔尼洛夫回师的路途中,还发现有些部分的铁路已经被中**队的空降兵控制,中国空降兵在车站和铁路的两旁列队“欢送”俄军离去。这不能不说是战场上的一大奇观。

而更大的奇观紧接着也出现了。当俄军撤离的数量才刚刚达到一半的时候,迫不及待的中国火车头也开始装运着中国士兵和装备向西进发。于是,中、俄两军共用着一条退路向西运送军队。中、俄两军共同调度着已经不堪重负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井井有条、井水不犯河水的用同一条铁路干着各自的事。俄军的集结地是在叶卡婕琳堡,而中**队的集结地则是秋明和车里雅宾斯克。

中国人就这样跟随着俄国人,用他们的铁路运兵,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广袤的领土。

科尔尼洛夫上将咬牙切齿,却不敢对中**队进行丝毫的挑衅。

西伯利亚广袤大地上,这样的战争奇观在1917年的春天一直在延续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笔下文学阅读,地址:bxwx.org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铁血丁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铁血丁香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卷 纵横四海第十三章 二月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