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奇怪的乘客

第一章 最奇怪的乘客

那天,如果不是因为要“伺候”一批公司的贵客把我的座驾调走了的话,我是不会去坐公交车的。毕竟多年以来我坐公交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年不会超过5次。

我不记得上一次坐537路公交是何时。但我对大学时期537带给我的故事印象颇为深刻。

十多年前,我在汉江大学攻读经济学。537是连接学校与市中心区的主要通道。每逢周末,在校门口排队等候537的同学们都会站成若干条长龙。

车厢里自然会挤得爆满。后来国内长途客车都严格执行了定员载客,但市内公交车好像根本没这一说,至今仍常常看到挤得满满当当的537在这个城市里威武的晃悠。

刚上537时会很难受,要使出很大的力气才能挤上去。上车后顾客一般会习惯性的待在车门附近,这让本来就拥挤的车厢里更加不平衡---门口的密度比其他地方要大得多。于是刚上车的人就感到更加拥挤不堪了,身体素质差的老弱病残最好等下一趟。行过几站后,公交车是开开停停的,像一把大筛子,前后摇摆着让乘客们不由自主的挪动来调节空间的疏密。有时候,我感觉司机的手上似乎有一把巨大的锅铲,前后晃荡几下,就像在铁锅里翻炒菜品一样,车厢里的疏密程度就被他弄得均衡了。到后来虽然也挤,但好歹还是能待下去的,虽然你不能自由移动,但只要你不去挤他人的话,还可以勉强撑下去。

毫不夸张的说,537的司机们是这个城市的一个传奇。他们彪悍得让这个城市里开其他款型汽车的司机们侧目,也让包括我在内的乘客们提心吊胆。我一直天真的认为开客车应该比开货车更谨慎小心,但我显然是错了。在537司机的眼中,顾客就是一堆货品,要快快的运到目的地,然后才好去拉更多的。每天运送货品的数量多了,司机们拿的钱就多了。

537快到了何种程度呢?这么说吧,如果你在大街上看见537超赶出租车,请不要吃惊,那太正常不过了。我寝室的伙伴们说,537超小车不算稀奇,537超537才叫精彩。

537的司机不怕路窄,也不怕道路坑坑洼洼,超宝马赶奔驰,生死极速都是平常事。后车与前车之间的间隔极短,好在537的刹车性能都不错,关键时刻大多能刹得住。有次我坐537时,突然遇到个急刹车,我条件反射的双手死拉着扶杆,双脚不由自主的离地而起,我回头一看,妈呀,地上竟趴着一堆人呢,顿时晕倒!

关于537的生死极速故事很多,我就不唠叨了,说一句我校当时十分流行的话---坐过537,不坐F1---就知道537飙车牛逼到啥境界了。

在汉江大学念完本科后,我离开了这座城市,到上海去读研,后来又在那里工作,直到两年前才重新回来。

这个城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这个十年这个国家的许多城市一样。

巨大的城市建筑物鳞次栉比,宽阔的大道,飞驰的高铁、地铁、轻轨。。。。。。在不知不觉中闯进了我们的生活。

这次我坐537没原先那么挤了,一是太多的交通工具对537有分流,二是我上车的时间不是高峰期。

现在是下午2点,我要到市一医院去拿上周的体检结果。

这台车是加长的,有三个门。我从前门上车后,在司机的注视下,用手机在自动售票机的感应区刷了一下,“叮”的一声,移动支付成功了。我从前往后走过了中门,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车过两站后,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奇异的乘客出现了。

严格来说,我不知道这该算一位乘客还是两位,反正就是,很多的常识和常用词语在这时似乎都不好用了。

我看见两个帅气的小伙子走上车来。前面一位穿西服的直接走过了自动售票机,看来是后一位买单。只见后面穿夹克衫的小伙抬手在感应区晃了一下,“叮”的一声,小伙子准备离开。

这时候,司机显然发现了异样,抬头看了一下后面穿夹克衫的小伙,然后转向前面穿西服的小伙说:“哎,他也要买。”

穿西服的小伙向他后面的夹克衫挥了一下手,夹克衫立刻伸手在感应区又晃了一下,发出一声“叮”之后,两人向537的后部走来。

车厢里明显有轻微的骚动,我机警地观察了一下,发现了骚动的缘由。

问题出在后面穿夹克衫的小伙子身上。严格来讲,它并不是小伙子。

此人的外表就是服装店的一具塑料模特,看得出,还是个男性模特。它穿着长衣长裤,戴着手套和一顶毛线帽,仅仅只能从颈部看出它和正常人不同。

它是自主行走的,仔细看与正常人的步履有些区别。但刚才它上车时,我没有心理准备,竟然没有发现这一点。

机器人?!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它是完全正常的人,戴着一个完整的面具,这面具遮住了它的脸,头发,脖子。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他的眼睛和嘴巴应该是真实的,否则他怎么看路、呼吸和吃饭呢?刚才从面部看,这些器官都不是真的而是塑料的。

另一种情况就是:它是机器人,一具不太高级的仿生机器人。

我心里充满好奇,想上前去问个究竟,但又一想,这样不太礼貌,便放弃了。

这两位在我前两排的座位上并排坐下了。

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我上车时还有空位,眼下已经全被占满,还有十几个乘客站着。

我神色平静的看着窗外,脑子里任意识自然流动。我估计它是个机器人,不过,现在关于仿人形机器人的新闻在媒体上很少出现。我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已经诞生了70多年,是1939年在美国纽约博览会上展出的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研制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上世纪60年代以后,工业机器人开始出现,并逐步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世界上应该有数以百万计的机器人在不同的行业服役。

据说,机器人在某些不适合人类的环境下,工作效率和质量远远超过了人类。

即使是这样,我印象中的机器人仍然是比人类的能力要低很多的机械而已,从没想到机器人会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甚至和人类平起平坐。

我又看了下前面的那二位,真的乐了,那二位可不就是平起平坐吗?

看看车上还站着好些人呢。不过,既然司机能收机器人的车票钱,它当然就要享受和人一样坐着的待遇了。

呵呵,平起平坐,我感觉眼前的这个镜头可能是有历史意义的。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媒体披露类似的消息。如果是有太多机器人乘公交买票的话,这将会引发相应的法律条文变更的问题。

不好意思,我这人脑袋就是不能闲着,时时刻刻在想问题,想的问题也是自然流动,没个准头。

我爱思考的习惯可能更我的职业有关,我不知道是我的思考促使我选择了现在的职业,还是我的职业让我养成了密集思考的习惯。总之,我的习惯和我的职业联系在一起看来是那么的和谐。我是一个金融投资者,曾被人叫做操盘手,分析师,投资经理和投资银行家等等。

我的公司距市一医院仅有四站路,所以我该下车了。

我站起身,等司机打开车门走了下去。我看见穿西服的小伙和他的夹克衫朋友也一起跟在我后面下车。

刚下车,我习惯性的摸了一下口袋里的手机,顿时吃了一惊:见鬼!手机不见了!赶紧搜了一下其他口袋,发现钱包也不见了。

人一紧张,额头就开始冒汗。

我很快想起刚在车上时有人碰了我一下,是谁呢?我赶紧转身,拦住跟在我后面的穿西服的小伙:“我的手机被盗了,请麻烦把手机借我用一下。”

我料想小偷还在车上,如果我拨打自己的手机,听铃声说不定能查出盗贼。

穿西服的小伙听了我的话,并没有去掏口袋,而是看着穿夹克的机器人:“马克,赶紧查一下。”

叫马克的机器人迅速转身,大约只观察了十几秒,很快就在下车的人流中抓住了一个年轻男子,然后,像训练有素的警察一样迅速扭转那人的手臂,那人立马就发出呀呀声身子蜷了下去。马克腾出一只手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手机。我一看,嚯!正是我的。

此时,从人群中又窜出一人,快速冲到马克近前,抬腿向马克踹过来。看此力道,估计一般人都会被踹倒。我一见这阵势,立马启动,飞奔到马克身边,一拳砸向后来的盗贼。哪知道马克比我想象的厉害得多,见那腿向它踢过来,不慌不忙的用另外一只手钳住了那条腿,只见扑通一声,那小贼仰面跌倒。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股神启示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股神启示录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最奇怪的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