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最后的星空

流浪者之最后的星空

临近10月的一个夜里,难得天空异常晴朗,竟然见到了久违的星星。这一夜成为整个罗马城的狂欢夜,无数压抑已久的人们喝得酩酊大醉,兴高采烈的拥上街头又唱又跳,燃烧的焰火照亮了每一处黑暗之角。再过两天,“2012基地”的十艘希格斯方舟便将要腾空,狂热的兴奋之情笼罩着全世界。人们乐观地想象着那一天,虽然实现全球卫星直播已不可能,但想象中的画面总是比实际会发生的更加壮观。于是欢乐提前驾临在这一个晴朗的星夜里,一切都是好兆头,连唐塔杰罗也牵着4岁女儿的手出门庆祝去了。杨苏里拒绝了唐的邀请,把自己关在二楼的房间里推开窗俯望人流。眼前一切,恍若几年前在电视上看过的夺得世界杯之后的罗马狂欢夜,杨苏里或许能够理解这种压抑得太久之后的瞬间释放,但他太过于冷静了,与此同时他无法对来日抱以无条件乐观,以至于不可能成为理想主义者当中的一员。他冷眼看着这一切,尽量克制对于“2012计划”失败之后的想象。他的耳边尽是喧嚣之声,却忽然默念起著名的《浪游者之夜歌》。“一切的峰顶/沉静/一切的树尖/全不见/一丝风影/小鸟在林间无声/等着吧,俄顷/你也将息。”他微微一笑,对作为悲观主义者的自己感到厌倦,于是重又躲回床上看书。

他用两个小时读完了剩下的半本《月宫》。最后章节,保罗奥斯特如此写道:“我开到平原的尽头,在丹佛过了一夜,接着往前推进到佛得角台地,在当地逗留了三四天,攀上死寂文明的巨大遗址,久久不忍离开。没想到美国竟然会有这么古老的东西,等我进入犹他州时,我觉得自己开始了解埃奉谈论的某些东西了。与其说我是被地理景观所感动,不如说是因为那片土地的庞大和虚无开始影响了我的时间观。当前时间已经不再具有任何重要性。分钟和小时在这个地方过于渺小而无法计算,只要你张开眼睛面对身旁的事物,你就会被迫用世纪的观点来思考,被迫去明了千年不过是钟上一声滴答而已。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地球是个在天空当中旋转的星球。我发现它并不大,而是小——小得几乎只能从显微镜里看到。在宇宙所有的物体中,没有比地球还小的了。”

而书的最后一页,杨苏里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伫立在海边良久良久,等着着最后一丝阳光消失。身后的小镇正市声鼎沸,制造着世纪末熟悉的美式喧嚣。俯瞰着海岸线,我看到家家户户的灯光开始亮起,一盏接一盏。接着月亮从山丘的后方升起。那是一轮满月,像一声燃烧的石头又圆又黄。我注视着它,直到它滑入夜空,目不转睛地看,直到它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越是宏观练达,越是令人心碎,是一种立于沧海边观逝者如斯的心碎。

几个月来第一次,杨苏里泪流满面。

之后他安静下来,在黑暗中睁开双眼向上凝视。透过屋顶与无边无际的虚无,他的想象之眼看到一大片陌生的晶莹透亮的星空。那是在无穷尽的光年之外的星空,是已知人类的行迹从未到达过的神秘之境。他伸出一只手,向着虚拟的光线动了动手指,仿佛想把它们握到手里。再之后,手臂垂下来,耷拉在床沿边,迟钝的疲乏感如棉絮一般包围了他。

再过两天,十艘“希格斯方舟”将升上太空,向漫漫银河系进发。

那里乘载着一百万名地球子民,未来世纪的开拓者。他们肩负着倒转时间拯救濒临死亡的地球第5纪文明的使命。在若干光年之外,若干世纪之后,伟大的“2012计划”将被铭刻于人类的丰碑。

那一夜,杨苏里合上书页,闭上润湿的双眼,嘴角含笑,想象着杨艾、安里亚、孙大周们未来的光荣岁月。就在这样的想象中,23岁的杨沉入了梦乡。而等到他重新睁开双眼,世界已截然不同。

临近10月的一个夜里,难得天空异常晴朗,竟然见到了久违的星星。这一夜成为整个罗马城的狂欢夜,无数压抑已久的人们喝得酩酊大醉,兴高采烈的拥上街头又唱又跳,燃烧的焰火照亮了每一处黑暗之角。再过两天,“2012基地”的十艘希格斯方舟便将要腾空,狂热的兴奋之情笼罩着全世界。人们乐观地想象着那一天,虽然实现全球卫星直播已不可能,但想象中的画面总是比实际会发生的更加壮观。于是欢乐提前驾临在这一个晴朗的星夜里,一切都是好兆头,连唐塔杰罗也牵着4岁女儿的手出门庆祝去了。杨苏里拒绝了唐的邀请,把自己关在二楼的房间里推开窗俯望人流。眼前一切,恍若几年前在电视上看过的夺得世界杯之后的罗马狂欢夜,杨苏里或许能够理解这种压抑得太久之后的瞬间释放,但他太过于冷静了,与此同时他无法对来日抱以无条件乐观,以至于不可能成为理想主义者当中的一员。他冷眼看着这一切,尽量克制对于“2012计划”失败之后的想象。他的耳边尽是喧嚣之声,却忽然默念起著名的《浪游者之夜歌》。“一切的峰顶/沉静/一切的树尖/全不见/一丝风影/小鸟在林间无声/等着吧,俄顷/你也将息。”他微微一笑,对作为悲观主义者的自己感到厌倦,于是重又躲回床上看书。

他用两个小时读完了剩下的半本《月宫》。最后章节,保罗奥斯特如此写道:“我开到平原的尽头,在丹佛过了一夜,接着往前推进到佛得角台地,在当地逗留了三四天,攀上死寂文明的巨大遗址,久久不忍离开。没想到美国竟然会有这么古老的东西,等我进入犹他州时,我觉得自己开始了解埃奉谈论的某些东西了。与其说我是被地理景观所感动,不如说是因为那片土地的庞大和虚无开始影响了我的时间观。当前时间已经不再具有任何重要性。分钟和小时在这个地方过于渺小而无法计算,只要你张开眼睛面对身旁的事物,你就会被迫用世纪的观点来思考,被迫去明了千年不过是钟上一声滴答而已。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地球是个在天空当中旋转的星球。我发现它并不大,而是小——小得几乎只能从显微镜里看到。在宇宙所有的物体中,没有比地球还小的了。”

而书的最后一页,杨苏里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伫立在海边良久良久,等着着最后一丝阳光消失。身后的小镇正市声鼎沸,制造着世纪末熟悉的美式喧嚣。俯瞰着海岸线,我看到家家户户的灯光开始亮起,一盏接一盏。接着月亮从山丘的后方升起。那是一轮满月,像一声燃烧的石头又圆又黄。我注视着它,直到它滑入夜空,目不转睛地看,直到它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越是宏观练达,越是令人心碎,是一种立于沧海边观逝者如斯的心碎。

几个月来第一次,杨苏里泪流满面。

之后他安静下来,在黑暗中睁开双眼向上凝视。透过屋顶与无边无际的虚无,他的想象之眼看到一大片陌生的晶莹透亮的星空。那是在无穷尽的光年之外的星空,是已知人类的行迹从未到达过的神秘之境。他伸出一只手,向着虚拟的光线动了动手指,仿佛想把它们握到手里。再之后,手臂垂下来,耷拉在床沿边,迟钝的疲乏感如棉絮一般包围了他。

再过两天,十艘“希格斯方舟”将升上太空,向漫漫银河系进发。

那里乘载着一百万名地球子民,未来世纪的开拓者。他们肩负着倒转时间拯救濒临死亡的地球第5纪文明的使命。在若干光年之外,若干世纪之后,伟大的“2012计划”将被铭刻于人类的丰碑。

那一夜,杨苏里合上书页,闭上润湿的双眼,嘴角含笑,想象着杨艾、安里亚、孙大周们未来的光荣岁月。就在这样的想象中,23岁的杨沉入了梦乡。而等到他重新睁开双眼,世界已截然不同。

临近10月的一个夜里,难得天空异常晴朗,竟然见到了久违的星星。这一夜成为整个罗马城的狂欢夜,无数压抑已久的人们喝得酩酊大醉,兴高采烈的拥上街头又唱又跳,燃烧的焰火照亮了每一处黑暗之角。再过两天,“2012基地”的十艘希格斯方舟便将要腾空,狂热的兴奋之情笼罩着全世界。人们乐观地想象着那一天,虽然实现全球卫星直播已不可能,但想象中的画面总是比实际会发生的更加壮观。于是欢乐提前驾临在这一个晴朗的星夜里,一切都是好兆头,连唐塔杰罗也牵着4岁女儿的手出门庆祝去了。杨苏里拒绝了唐的邀请,把自己关在二楼的房间里推开窗俯望人流。眼前一切,恍若几年前在电视上看过的夺得世界杯之后的罗马狂欢夜,杨苏里或许能够理解这种压抑得太久之后的瞬间释放,但他太过于冷静了,与此同时他无法对来日抱以无条件乐观,以至于不可能成为理想主义者当中的一员。他冷眼看着这一切,尽量克制对于“2012计划”失败之后的想象。他的耳边尽是喧嚣之声,却忽然默念起著名的《浪游者之夜歌》。“一切的峰顶/沉静/一切的树尖/全不见/一丝风影/小鸟在林间无声/等着吧,俄顷/你也将息。”他微微一笑,对作为悲观主义者的自己感到厌倦,于是重又躲回床上看书。

他用两个小时读完了剩下的半本《月宫》。最后章节,保罗奥斯特如此写道:“我开到平原的尽头,在丹佛过了一夜,接着往前推进到佛得角台地,在当地逗留了三四天,攀上死寂文明的巨大遗址,久久不忍离开。没想到美国竟然会有这么古老的东西,等我进入犹他州时,我觉得自己开始了解埃奉谈论的某些东西了。与其说我是被地理景观所感动,不如说是因为那片土地的庞大和虚无开始影响了我的时间观。当前时间已经不再具有任何重要性。分钟和小时在这个地方过于渺小而无法计算,只要你张开眼睛面对身旁的事物,你就会被迫用世纪的观点来思考,被迫去明了千年不过是钟上一声滴答而已。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地球是个在天空当中旋转的星球。我发现它并不大,而是小——小得几乎只能从显微镜里看到。在宇宙所有的物体中,没有比地球还小的了。”

而书的最后一页,杨苏里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伫立在海边良久良久,等着着最后一丝阳光消失。身后的小镇正市声鼎沸,制造着世纪末熟悉的美式喧嚣。俯瞰着海岸线,我看到家家户户的灯光开始亮起,一盏接一盏。接着月亮从山丘的后方升起。那是一轮满月,像一声燃烧的石头又圆又黄。我注视着它,直到它滑入夜空,目不转睛地看,直到它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越是宏观练达,越是令人心碎,是一种立于沧海边观逝者如斯的心碎。

几个月来第一次,杨苏里泪流满面。

之后他安静下来,在黑暗中睁开双眼向上凝视。透过屋顶与无边无际的虚无,他的想象之眼看到一大片陌生的晶莹透亮的星空。那是在无穷尽的光年之外的星空,是已知人类的行迹从未到达过的神秘之境。他伸出一只手,向着虚拟的光线动了动手指,仿佛想把它们握到手里。再之后,手臂垂下来,耷拉在床沿边,迟钝的疲乏感如棉絮一般包围了他。

再过两天,十艘“希格斯方舟”将升上太空,向漫漫银河系进发。

那里乘载着一百万名地球子民,未来世纪的开拓者。他们肩负着倒转时间拯救濒临死亡的地球第5纪文明的使命。在若干光年之外,若干世纪之后,伟大的“2012计划”将被铭刻于人类的丰碑。

那一夜,杨苏里合上书页,闭上润湿的双眼,嘴角含笑,想象着杨艾、安里亚、孙大周们未来的光荣岁月。就在这样的想象中,23岁的杨沉入了梦乡。而等到他重新睁开双眼,世界已截然不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201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2012
上一章下一章

流浪者之最后的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