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二)

引子(二)

盟军就这样虎头蛇尾,玩了一场联盟的闹剧之后树倒猢狲散,作为一个整体真可谓一枪未放就堕落了。WENxueMI。cOm从此后,讨伐董卓就再也没有被认真讨论过,可能也会有人吃饱了无意识的想到,但充其量也就是吃饱了饭无事可做,打嗝之余随便聊聊,解解闷。这样的失败,是无法从外部来寻找原因的,原因只能在内部。盟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同床异梦而又勾心斗角。袁绍本人又是个羊质虎皮的家伙,只不过仗着袁家的名声而当上了这个盟主。盟军的许多人,是因为平时受到袁家的照顾才来的,顾及的本来只是哥们义气,来充充场面,走访亲戚,叙叙旧。那还会有人弱智到为那个9岁的小皇帝赴汤蹈火,两肋插刀?曹操的一番苦心,也只能是付诸东流了。

这个讨伐董卓的联盟乱成一锅粥,名亡实亡的时候,长安那边却传来了好消息,董卓死了!开什么玩笑!

董卓离开洛阳后,并没有立即前往长安,而是给孙坚制造了个小型的“敦刻尔克”,直到初平二年四月才亲赴长安。董卓不在的一段时间长安的朝政由司徒王允主持。王允为人不漏锋芒,处事得体,虽然暗中为东汉的朝廷考虑表面上对董太师却相当恭敬,因此深得董卓信任。董卓到长安后把他在洛阳的那一套倒行逆施完整复制到了长安,应该说长安就是洛阳的升级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董大人还是懂的)。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在洛阳时,他还能装模作样地礼贤下士,自己的亲属也没有人担任要职。大概诸侯的反叛让他觉得谁都靠不住,现在明目张胆的撕开身上的“羊皮”,把自己的亲戚亲信安插在要害官职上。自己的车驾服饰不亚于天子,也不上朝,把大小官员都叫到自己府上“上朝”,平时称孤道寡不在话下。又建造了鹛坞,高厚都有七丈,并且在里面储存了足够三十年吃的粮食,号称:“若不能雄据天下,就躲到里面去养老。”哈哈,自己的身后事都打算了,还谈什么雄据天下?再说都一把年纪了,还图个啥?

董卓也知道自己不得人心,怕被人行刺,于是就以弓马过人,恩若父子的刚刚弃暗投明的吕布为保镖。可董卓为人偏激,曾经因为一点小过失对吕布大发雷霆,拔出手戟随手就扔了过去。吕布身手敏捷地避开后,“父子”两都觉得有点过分,互相道歉。然而,这件事不可能因双方的简单的几句道歉就能不了了之,这给吕布“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吕布又和董卓的侍女貂蝉私通,一直担心被发觉。诚惶诚恐之际,看到王允一副长者的模样,就把心中的忧虑以及差点被董卓杀掉的事情相告。暗中一直在算计董卓的王允怎能放过这个机会,不失时机推心置腹,将自己的计划全盘相告,并极力拉拢吕布入伙作内应,并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邪!”吕布有奶便是娘,终于答应。就这样,董卓“最信任”的两个人一同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诛杀董卓的行动。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到长安后整整一年,王允吕布终于逮到了下手的机会。当时十一二岁的汉献帝小病初愈,于是群臣进宫朝贺。董卓并不曾放松警惕,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前往宫中。然而,家贼难防,这些岗哨中夹杂了吕布安排的勇士十几人,专门“伺候”董卓。董卓一入宫门,就被吕布的老乡骑都尉李肃刺中了胳膊。董卓受了伤,掉下车后还不忘捞最后一根稻草:“我儿奉先何在?”吕布应声而出:“有诏讨贼!”董卓这才明白,他的好儿子吕布,早就背叛了他!死到临头,估计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用尽世界上最恶毒的言语破口大骂后被斩首,唉,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嘛。吕布立即取出诏书,声称但除元凶,从党不问。于是士卒欢呼百姓歌舞,长安城中大家都相聚痛饮庆祝董卓的败亡。皇甫嵩等人这时亢奋异常的蹦出来从事查抄鹛坞的工作,将董卓灭族后从中搜出黄金二三万斤,白银**万斤,其余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显赫一时的董太师风风光光几年之后,就这样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董卓死了,朝廷却没有太平。王允吕布立下大功,自然要重重封赏。于是,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同执掌朝政。然而,王允为人,刚愎自用。当初有个董太师在头上压着,因此还谨慎老实。如今董卓灭亡,王允又自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就开始骄横起来。偏偏吕布也是同道中人,也把灭亡董卓的功劳算在自己头上,不时自吹自擂,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回味。在王允眼里吕布仅仅算个剑客,说得难听点就是一介武夫,再难听一点就是三姓家奴,逐渐的闹起将相不和的喜剧。

这个时候董卓的部将牛辅李催郭汜等正奉命在陈留颖川等地劫掠,听到朝廷物是人非,有如惊弓之鸟,惶惶恐恐,各自拥兵自保,相互观望,不知所措。

李催郭汜这个时候六神无主,魂飞魄散,甚至想解散部队回去务田。看似山穷水尽的时候,时来运转,上帝终于眷顾到了这两个废物。武威人贾诩(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贾文和)关键时刻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说:“诸位就这么走了,半道上一个小官就可以把你们绳之以法。不如召集军队杀上长安一赌胜负。胜了,就把持朝政;败了,再逃命不迟。”贾诩说的不是什么深奥的长篇大论,李催等这帮亡命之徒也并非文盲,当即恍然大悟,到这个节骨眼上,也只能豁出去赌一把了,立刻纠集了董卓的旧部几千人西攻长安。

一路上零零散散的叛军飞鸟投林般的投奔到李催郭汜阵营下,就这样一路招降纳叛,来到长安城下时已经从原来的几千人马变成了十万大军,恐怕连李催郭汜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不但没有亏本,反而成了暴发户。十万大军黑压压的把长安团团包围。王允吕布没想到这帮兔崽子居然也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大惊失色,只好仗着长安城池坚固,苦撑死守。然而,六月,吕布军中有人反叛,长安终于被兔崽子们攻破。吕布奋力巷战,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只好带领几百名骑兵逃跑。临走前怕路上寂寞呼上同伴王允。王允这时到体现出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慷慨赴义的烈士气概,拒绝了吕布的真情邀请,表示要与朝廷共存亡,嘱咐吕温侯好自为之,并告诉关东诸侯为自己报仇。吕布无奈,只好逃离长安找棵大树靠靠,投奔了袁术。

李催进城后,放纵士兵劫掠,长安军民死者上万。董卓的部下,别的不说,这点能耐还是有的。俘获王允后虽然对他恨之入骨,想杀了他为董太师报仇雪恨。但因为王允还有两个心腹在外领兵,没敢轻举妄动,而是先以朝廷的名义征调二人进长安。这两个家伙不知是迂腐懦弱,还是敢于为王允两肋插刀的义士,明知是火坑,还大义凌然的向下跳。李催郭汜并没有因他们忠心可嘉而心生怜悯,把他们三个人一起托付给“可爱”的阎王照顾。从此后,李催郭汜等人把持了朝政。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演义之辅佐曹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国演义之辅佐曹操
上一章下一章

引子(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