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前言

郁达夫(1896—1945),原名文,幼名荫生,达夫为其表字,后即以字行。

自三岁丧父开始,家道日落,七岁入私塾启蒙。1907年春初,改入当时新式学堂——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1911年春初小学毕业,即考入杭州府中学,因膳费不足,改考入嘉兴府中学。暑假后转入前考而未入的杭州府中学。1912年夏天,转入美国长老会办的之江大学(现浙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生反抗校长压迫的风潮而被开除。第二年随长兄赴日留学。

郁达夫从童年起就开始接触古典文学,读了不少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九岁时即能赋诗。十四岁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全浙公报》《之江日报》等报投稿。在日留学期间开始接触大量外国小说,同时开始小说创作,并与当时一同留日的郭沫若、张资平等组创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抗日组织,先后在各地从事抗日救国的活动。

郁达夫的作品中,赤裸裸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的士绅子弟的生存境况。他们不能通过科举入仕而保障生计,生活愈加窘迫,前途暗淡。于是他们中有很多人阴沉、忧郁、怨愤乃至颓废。郁达夫也是这个时代的青年,性格与作品中也带有这样沉郁的气息。

他的散文中无一例外地表现自我,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这种行文风格给他的作品打上了很深的个人烙印。

因为精通日语,所以郁达夫曾被迫做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最终为日本人在印度尼西亚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表彰其为抗日运动做出的牺牲,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但是在众多子女中,与郁达夫相处最久的郁飞非常中肯地评价道:“我的父亲是一位有明显优点,也有明显缺点的人,他很爱国家,对朋友也很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致家庭与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

本书从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中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篇目,主要以故乡、杭州和福建的风土为主,尽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部分词语、标点的用法已发生变化,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对少量文字和标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略作修改。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