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故人(一)

第十章 故人(一)

自从那次酒宴后,李逸便再也没有见过怀王。他心里虽然着急,可是却也知道,整个怀王府中,像他这样的客卿不再少数。他虽然诗才了得,可是在没表露出其他方面能力的时候,也仅仅是诗才了得而已。在王府中的作用,也就是平日里来了什么重要的客人之类的,出席做做陪同罢了。除此之外,就只有等到怀王那天有空了,有或者心情好了,才会想起见见他,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之类。

事实上,这些豪门大家中供养的门下客卿,也就和朝廷官府一般。只有你能力越强,更能为皇上,为朝廷出谋划策,分担忧愁,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官职。站在朝堂之上,同皇帝和其他大臣一起,商议国策,制定方略,得到皇帝的器重。

试想,一国那么多的大臣官员,自然不可能都一视同仁。九品小官和一品大臣同样的皇帝的重视。

在豪门大家中做客卿,和在朝为官一个样。同样是分做三六九品。

而现在的李逸,事实上,怀王对他已经很器重了。毕竟在他刚来的时候,怀王便为他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推介会,算是把他正式介绍给了京师中的各方势力。这对怀王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对李逸来说,也是少有的殊荣,同时也算是给了他一个信息。

虽然这半月余的时间对李逸来说过的很是苦闷,可是却一点也不寂寞。相反,还算得上相当的繁忙。原因无他,只因为那李青莲每日里,总是要拉上李逸和他一道去参加一些文人士子之间的应酬。他做为怀王隆而重之的请到府上的一代诗仙,自然也有不少人想要瞻仰瞻仰,认识认识,请教请教。

不过,去了几次后,李逸才算知道,什么瞻仰、请教,都是客套话,真正目的还是对他这个怀王口中的诗仙不服气,要较量一番,一方面固然是要让他下不了台。另一方面,只要有谁在作诗上打败了李逸,那不就意味那个人才是真的诗仙?

因此,虽说每次都是李青莲拉着李逸去的,可事实上,真正要请的却还是李逸。

那些人都打着如一算盘,只可惜,李逸这个诗仙实在是太神了。每次要他作诗他都会故意做作,极力推辞一番。看到他这样了,那些不知就里的人,想当然的以为李逸这事黔驴技穷的表现,怕出丑,因此抱着幸灾乐祸心理,更加盛情相邀。最后,李逸实在推不了了,才又会故作为难的吟出一首诗。可是,他这诗一出口,对那些不安好心的人来说,却不啻于是一道晴天霹雳。

这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数李逸在朱大学士府上遭遇了。那朱大学士乃是当今大楚数一数二的鸿儒大家,虽然不以诗称道,可是不管实在诗家,士人中的地位都是崇高无比。在朝,他是翰林大学士。在野,他更是岳麓书院和应天书院,这两座并列于天下四大书院的客席。可是好不夸张的说,他几乎就是大楚国内所有士子文人的领袖。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怀王的老师。

李逸刚到怀王府那日,朱大学士也去参加了那场宴会,从那知道了李逸。按理说,以朱大学士的身份和地位来说,自是不会和李逸这样的一个后生小子有什么瓜葛。而且,这朱大学士为人本也就十分的谦和,很后生也很是照顾。在得知李逸这个人后,对这个年青人也很是欣赏。

就在怀王宴后的第三天,他便亲自下帖把李逸请到了府上。这一来,是做为对怀王那次宴请的一个回礼。二来也是想在好好观察一下李逸这个人,毕竟如今国难重重,正是朝廷用人,需要年轻俊彦的时候。

可是,在酒宴之上,这朱大学士禁不住一班人的鼓噪。便请李逸当场作诗助兴。李逸因为怕自己露馅,自然是百般推辞。这样一来,那些有心人自是冷嘲热讽,俗话说,最毒不过读书人。他们那番嘲讽,不但针对李逸,更是把朱大学士也有意无意拉了进来。

那朱大学士那里受过这样的挤对?便极力要求李逸要做首诗出来,而且言语间也见了火气。而一边李青莲也是极力相劝。这一来,也激起了李逸一腔的傲气。当下,长身而起,指明作诗可以,不过这诗却不是为朱大学士,也不是为席上其他人所做,而是只为李青莲做。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就罢了。那朱大学士却被气得不轻,这分明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朱大学士正准备发做,李逸却已经开始吟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侠客行》一出,满场寂然。就连那一直鼓噪之辈,俱都震惊当场。一时间,整个大厅中,只有李逸还在自顾活动。半晌,还是李青莲最先回过神来,连连赞叹不已。这时,其他人也纷纷回味过来,那旁的人固然诚心拜服,便是那鼓噪者也是一脸的落寞惭然之色。

这时,众人的目光又不由回到朱大学士身上,看他做何反应。可这一看之下,才发现,朱大学士他居然还呆呆愣在那里,显然这诗带给他的震撼不小。而真正可笑的是,他震惊便也就罢了,偏偏还大张着嘴。那嘴张的久了,不由便会有涎水滴落。可那朱大学士毕竟上了年纪,一些老人的特征便也在他身上显了出来。他嘴边的涎水并没有滴落,而是拉城了长长的一道晶亮的银丝。

在场都是斯文之人,自然不会肆意嘲笑,一人便上前轻轻摇醒朱大学士。

李逸这首《侠客行》虽然表面看是些豪侠之士。可是,由于他先前曾说过,这诗是为李青莲而写,那诗中赞美之人自然不言而喻。而他于此场合做出这么一首诗来,暗中之意,自然是明褒暗贬。褒的是李青莲,这贬自然也是不言而喻。说在座诸位都是小人,没有磊落胸襟。

一场宴会,就此不欢而散。

可这事传出来以后,在京师民间,却为李逸博得了一个口水诗仙的名头。

这一日,李逸刚刚从床上起来,还没来得及梳洗。便听到李青莲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当下便先一步上前去开了门候着。

他这里正在洗脸,那边李青莲果然便进来了。

“逸之兄,哈哈,今天可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

“哦?不会是又要拉我去吃什么酒吧?”这段时间来,李逸早就摸清了李青莲所为的好消息了。不过,他却也真正是厌烦了那些所谓的名士间的应酬。

果然,那李青莲嘿嘿一笑说道:“嘿嘿,这酒嘛,自然是少不了的。不过,今天我说的这好消息,可不仅只是吃酒啊。”

“哦,那还有什么?”李逸拿过一方丝巾,把脸上的水珠擦了。

“杜子美回来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春秋长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春秋长风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章 故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