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姚文柏的亲事

第四百三十七章 姚文柏的亲事

京城建起了十几座学堂,由朝廷出钱建造,只要是适龄的孩子都能进去读书,不收束脩。

京城的百姓生活相对比较富足,但就算再富足的老百姓家里也未必能养得起一个读书人,比较学堂的束脩不便宜,还有读书人平日里用到的笔墨纸砚书本之类的,花钱的地方不少。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寒窗苦读数十载也未必能出人头地,几十年的光阴和花费就算是浪费了。

总之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比例,故而京城的老百姓中读书人还是很少的。

不过新的学堂修建,听人说送孩子去这里读书不需要交束脩,能让孩子免费去学上几年,以后出来再不济也是个能写会算的,比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出路好得多。

这样一想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将孩子送来上学的。

小学的课程是由至少学完初中课程的太学学生来教授的,还有哪些学完高中课程后没有更多的可以学习的学生同样可以选择来学堂教学。

还有一些学完高中课程后还想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的,会被姚锦诗聘到自己的实验室,只要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方向的,姚锦诗一律将人留下,不仅免费提供实验室以及实验所需用品材料等,每个月还会发放不同额度的银钱作为奖赏,鼓励研究。

当然了,目前来说,研究的方向更偏实用,姚锦诗也会定期到各个实验室说明自己或者朝廷需要什么方向的什么物品,然后给出一个大概的思路,剩下的就全靠实验室的人员自由发挥。

十年来,她的实验室陆续推出了钢铁精炼技术、农耕机械三代版本、初级水泥的煅烧技术、甚至还研制出了初级的橡胶制造技术。

目前其他几项已经全都卖给了朝廷,再由朝廷建厂制作全国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永煌朝的农耕文化的进步,解放了一定程度的生产力,补上了由于学习和科研方面的投入导致的人才缺口。

一开始因为姚锦诗建设实验室,又推出了有用的科技,不仅最后将技术卖给朝廷大赚了一笔,甚至还得到了皇帝亲封的爵位,成为永煌朝历史上第一个女侯爷。

这么出风头的事情,当然会有人效仿。

有人便学着她的样子建造了实验室,同样在学得好的人们中间招揽人才。

姚锦诗认为这是好事,自然不会阻止,她甚至还邀请同样修建实验室的人来她已经成型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当然了,技术成果和研发过程是不会给他们展示的。

总是在姚锦诗的带领下,京城及其周边很是兴起了一股学习和搞科研的热潮。

看到有利可图,参与的人就更多了,而且因为修建实验室以及各种采集实验室所需材料等的工作,也占用了相当一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

便有官员在朝堂上直指姚锦诗破坏江山社稷之根本,要求皇帝制止她的行为并且将目前“混乱”的京城拨乱反正!

皇帝自然驳回了大臣的要求,不过这并不代表皇帝心中不着急。

好在姚锦诗通过贺原齐了解到朝堂上的情况,带着实验室研制出来的最新的播种机、收割机等产品来到皇帝的面前。

皇帝在了解到新机器的功能和效果后,才放下心来,于是姚锦诗的实验室地位便更稳固了。

在姚锦诗致力于开发实验室和提高永煌朝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时候,姚文柏也已经结束了外任回到京城做官。

姚文柏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五岁,在这个时候算是大龄单身了。

何美英为他的亲事发愁到睡不着,可是找了官媒介绍来的姑娘要么对方嫌他年纪大,要么姚文柏看不上不愿意耽误对方。

因为这件事,何美英找姚锦诗诉苦了不知道多少次。

姚锦诗倒是觉得自家哥哥做的没什么错,成亲是一辈子的事情,凑合是万万不可的,否则就算成亲了两个人日子过得也不高兴,图什么呢?

可何美英的想法很难改变,于是母子两个的关系一度僵化,何美英住在姚锦诗这里不肯回去见姚文柏。

姚文柏犯了愁,又不想委屈了自己,来贺家求见几次未果后,也只能任由何美英在这里住着。

姚锦诗没办法太过插手姚文柏的亲事,更何况这件事她自己其实也是更偏向姚文柏的决定的,于是也只能一边暗中支持哥哥寻找属于他的爱情,一边安抚何美英。

谁知道在何美英都对姚文柏快要绝望的时候,对方却突然跑来表示自己有喜欢的人了,要娶她为妻。

何美英一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二话不说回去帮姚文柏张罗亲事去了。

倒是姚锦诗拉住姚文柏八卦起这个收服了姚文柏的何方女子。

姚文柏当时脸色微红,移开眼神不去看姚锦诗的眼睛,“这个人你也认识的,到时候我带来你见过就知道了!”

姚锦诗当时还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人,一心期待着见到自己未来的嫂子。

结果等她见到人的时候,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

没有其他原因,只因为站在姚文柏的身边那个一脸娇羞的女子,竟然是,莫子欣!

“你们两个什么时候背着我好上的?一个个的居然瞒我这么久!”震惊过后,姚锦诗双手叉腰不满的质问。

说起来,莫子欣的亲事也十分坎坷。

因为一开始画漫画,后来帮着姚锦诗画课本里的插图,最后在姚锦诗的指点下用自己攒下的体己银子开了个印刷厂,专门印刷漫画和课本。

女子一旦有了自己的事业,挑男人的眼光就会变高。

一开始是别人嫌弃她抛头露面不愿意,后来看她事业风生水起,赚的盆满钵满,又有人巴结上来。

莫子欣是个有骨气的,对于那些曾经嫌弃不看好她的一律不给好脸色。

一来二去,莫子欣的事业是越做越大,可是亲事上简直愁白了莫家二老的头。

谁知道这两个人居然搭上了线,还互相看对眼了。

莫子欣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她与姚锦诗是许多年的好姐妹,姚锦诗也是她能走到现在最支持她的人。

可是现在身份改变了,她站在姚锦诗面前就有种见小姑子的紧张感,明知道姚锦诗不是会为难她的人,却还是不可避免的紧张。

直到姚锦诗故意板起脸来吓唬她,“快跟我说说你们两个到底是怎么好上的,不然我准备的见面礼可不会送你了!”

莫子欣这才放松下来,笑眯眯的跟好友聊起她跟姚文柏的相遇相识。

两个人的故事很老套。

姚文柏与莫子欣是在京郊游玩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下了大雨,两人在长亭躲雨。因为之前也在姚锦诗这里照过面,虽然没有说过话,却是互相知道身份的。

于是在等着雨停的时间里,两个无聊的人开始攀谈。

或许是存在心灵相通这件事吧,两人越聊越投机。

姚文柏喜欢莫子欣的爽朗大方,也喜欢她在说起自己的事业时那种自信与野心。

莫子欣则被他的温柔牵动心中的那根弦,不知不觉说起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来,告诉他自己想要在整个永煌朝开遍自己的印刷厂,还想要画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漫画,最好能流传千古那种。

不知不觉间,两人之间的气氛越来越融洽。

莫子欣越说越起劲,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雨也早就停了。

莫子欣当时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她刚刚的那番话还没跟任何人说过,就算对姚锦诗也只是提过一嘴罢了。

对其他人,甚至是家人朋友,她每次说到一半就会被人说是野心太过,然后被教育女子还是应该安稳度日,好好找一户好人家,嫁过去相夫教子云云。

莫子欣被说的多了,也就不再对人提起这件事。

可是今日她却与这个第一次说话的姚文柏说了心里话。

更让他感动的是,姚文柏不仅没有否定她的野心,甚至还用自己外任期间的所见所闻为她提意见,她从来没这么畅快过,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孤独的心终于想到了可以停靠的港湾一般。

那日之后,两人又偶遇了几次,双方都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感情。

最终姚文柏没忍住,将自己第一次见过莫子欣之后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她,并且真诚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莫子欣收到姚文柏送的簪子也很高兴,羞羞答答的表示自己愿意与他共度一生。

两个人互通了心意,这才跟家里人通气。

姚锦诗听完后很是感慨了一番,“感情这件事果然急不得,看你们这两个大龄青年男女终于能解决婚姻大事,总算是解决了两个家庭的大难题!那我就提前祝你们白头偕老吧!”

姚文柏作为当朝新贵,迎娶的又是心上人,亲事准备的十分盛大且隆重。

聘礼虽然比不得当初贺原齐迎娶姚锦诗的时候那么壮观,也是京城中少见的程度了,足以表达自己的诚意。

莫子欣作为莫家二老十分宠爱的女儿,嫁妆自然也十分够看,加上还有姚锦诗给的添妆,还有她自己的产业也足以领整个京城的女子羡慕的了。

大概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女子也开始注重自己的事业,那之后常常有女子出嫁最大头的嫁妆都是自己赚来的。

女子自己能赚钱,不依靠男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女子的地位。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农门喜事:小辣妻致富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农门喜事:小辣妻致富记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姚文柏的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