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电影

丧尸电影

乔治·罗梅罗的丧尸三部曲

乔治A·罗梅罗(GeorgeA.Romero)被誉为现代恐怖电影之父,是第一个赋予丧尸精神的人。

他的第一部丧尸片,我想肯定很多人都看过,没看过都听说过,就是大名鼎鼎的经典丧尸恐怖片《活死人之夜》

其实这部片子在现在看来,没什么恐怖的,也没什么特技,造型也不怎么血腥。不过他的经典在于:在他之前,丧尸仅仅局限于巫毒教(Voodoo)凭借宗教意识以及毒药操作的尸体,除了震慑人本性的walkingdead的恐怖噱头外,并没有更多的艺术价值,直到1968年,A.Romero的横空出世,真正意义上创造了丧尸电影这个特殊的门类,给于丧尸全新的造型与生命。

正是这部片改变了丧尸电影的格局,成为了今后恐怖片的里程碑。后又被重制成了《三十周年纪念版》《活尸之夜90版》《活死人之夜3D》等等,以及其几部续作,可见其经典程度了

由乔治.A罗米罗GeorgeA.Romero所拍摄的丧尸三部曲,除了充满紧迫感的演出之外,明确的人物描写与极具隐喻性的剧情内容,是在当时所有类似作品所无法凌驾的。最主要的一点则是他的作品充分了反映出当时年代的情况。在《活死人之夜Nightofthelivingdead》剧中所呈现出的杀戮感,写照出当时美国社会对越南战争的社会反应。失去人性凶暴惨忍的丧尸,和拿着武器干掉丧尸而获得极度快感的自卫民众,则是清楚的描写出当时美国颓废的精神世界。

第二部作品《Dawnofthedead》(《活死人黎明》)中以巨大卖场为舞台,和人满为患的丧尸群展开长期的抗争本作品则是针对当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之后,获得表面上安定祥和的消费社会,但心灵深处却依旧是颓废无助,做出了反讽的效果。

《活死人黎明》在完善了丧尸基本设定的同时,成功的引进了之后始终占据核心地位的城市元素。破败无人的大型城市,四处游走的丧尸,绝望的寻求生存的人类,DOTD几乎可以被称为现代丧尸电影字典。更可贵的是,在恐怖,逃亡以外,罗梅罗不吝笔墨的大量描写了人处于极端环境中的各种心理活动:恐惧,迷茫,疯狂,种群概念模糊的失落等等,这些元素综合在一切,终于使丧尸电影超越了初级的恐怖电影,进化为了一类非常独特的类型。而《丧尸的黎明》本身也被供为了丧尸影迷心中的神作,成为了clut经典。

到了第三部作品《Dayofthedead》(《丧尸出笼》),丧尸已经蔓延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存活下来的人只剩下无助和绝望,这是反映出在环境破坏与核威胁之下,对未来失去信心的80年代表征。正因为乔治.A罗米罗GeorgeA.Romero的丧尸电影和时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才能够与观众产生一样的共鸣。

1986年版的《丧尸出笼》,从当时的技术和想像力角度来讲,好歹也堪称早期丧尸片的先锋,后来还被奸商换了封套当作《生化危机》的影碟出售。

罗梅罗的丧尸三部曲不仅是丧尸电影的里程碑,还为丧尸下定了准确定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因为不明原因让丧尸死而复生,而丧尸本身没有任何意识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2.丧尸喜欢吃人肉,为了找寻活生生的人肉而袭击人类;3.丧尸会感染,被丧尸咬到的人死后也会变丧尸攻击原本一起并肩作战的伙伴;4.丧尸不会死亡,所以不管如何去伤害他的**,丧尸还是会继续活动下去;5.成群结队缓慢前进的丧尸集团,然后追杀活人产生恐慌,造成对观众的心理压迫。此后的丧尸电影无不按此作为刻画丧尸的准则,就连电脑游戏《生化危机》都是依照罗梅罗的丧尸三部曲的模式设计而成。

生化危机系列

由著名游戏《生化危机》改变的电影,毁誉参半。就电影本身而言,其水准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却难以为广大游戏粉丝所接受。关于该片的资料,由于人尽皆知,某蛇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僵尸肖恩

这部英国产的电影,绝对和以前大家看过的各式各样的僵尸片大不一样。看这部片的时候,最大的感受绝对不是恐怖,而是那种充斥全片的淡淡的英伦幽默。大家喜不喜欢这部片子偶不敢说,不过它绝对不是那种看到免疫的那种好莱坞模式,我倒是可以打包票的。

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应该算是那种完全不同于美/韩恶搞式的幽默。现在搞笑的东西太多了,戏说的东西也太多了,真正谈得上“幽默”的倒成了凤毛麟角。而这部片里这种幽默却随处可见,比如肖恩清晨外出购物时的半梦游,比如肖恩和艾德拿唱片攻击僵尸时的“精挑细选”,比如转角两队逃亡人马“镜子”一样的相遇,比如”进入酒吧前的那段僵尸模仿秀,比如在温彻斯特酒吧里在Queen的歌声中拿台球杆打僵尸……以及最后的结局。这个结局绝对可以说是“颠覆”所有僵尸片的,前段时间《僵尸的黎明》里的“意外结局”比较起来简直可以算是毫无创意,毫不意外了。对英国人的幽默我真是佩服的无以言表。

在对细节和环境的把握上,导演EdgarWright也做的非常好。肖恩在影片开始两次出门购物的那段戏真是拍得经典而有意思,出门时推开栏栅、被球打中头、上人行道被绊、挑饮料、回家不锁前门……通过两次购物途中环境的变化(血手印、破碎的车窗玻璃、倾翻的交通标识、路上的僵尸……)和肖恩的一成不变,把肖恩这个角色刻画地入木三分,又让人忍俊不禁。他和朋友艾德、女朋友、母亲及继父的对话,买花丢花,关键时候的挺身而出,稍稍安定下来之后马上想到母亲和已经分手的女友……这些段子真是设计的天衣无缝,把一个活生生的肖恩放在了观众的眼前。这些话、这些行为,绝对不是模式化的,是充满个性的。看这部片子,你会觉得肖恩就是肖恩,绝对不是另外哪个人。

僵尸之地

不管丧尸片的剧情多么的类似,都会让我迷恋。因为它可以给观者一种除了血腥和反胃之外其他的恐惧。这个片子的剧情一开始就让我想到了那个僵尸老片《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一个反战反种族歧视的极其有教育意义并且适合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看的片子,比《僵尸之地》可崩溃多了,当看到里面主角的一个朋友被咬后自杀的时候,我就会把自己放到此情此景,就像以前半夜玩《生化危机》一样兴奋不已,可以选择——A孤独滴和僵尸烂肉奋战到底B让他们咬一口也变烂肉算了C一头撞死但是从来没有找到过答案,因为结局无非就是——看着烂肉,变成烂肉或者被烂肉吃掉。这也成了我一部接一部乐此不疲滴看僵尸片的原动力,把自己设想如境,寻找答案。

刚刚看完了《僵尸之地》,不夸张的说,算满心欢喜。温柔粘稠的血浆,美艳的半裸僵尸,无处不在的黑色笑料和穿插的男主人公逃避僵尸法则的“字幕”。片子开头的僵尸唯美慢动作侵袭很有意思,导演应该是站在僵尸的角度拍这个片子,就像男主人公在家里明明已经怀疑收留的辣妹被咬了,还是愿意让她依偎在身边,因为僵尸一样可以性感。

还有让人意外的《阳光小美女》,虽然脸部和大腿依然堆积了多余的脂肪,但是腰倒是细了不少,顿显少女青涩,依然很早熟依然很冰山,依然走亲情路线

后来的惊现的《天生杀人狂》大叔就是电影套路里的具备一切素质救世硬汉角色——玩世不恭的态度,矫健的身手,富有弹性的肌肉,外冷内热的性格。唯一的缺点就是被男主人公提及的奶油蛋糕控,就开始告诉观众,会把笑料来源根源于落差——柔弱的姐妹俩有很深的城府,一直靠逃跑求生的主人公为了真爱也会很勇敢,神经大条的牛仔也有柔情的一面,家居奢华的好莱坞影星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被誉为僵尸禁地游乐园成了僵尸的狂欢派对,不想被剧情欺骗的观众不是好观众。

我就说一下我最喜欢的3个片段,剧透内容,游客止步。

镜头之一:是男主人公在加油站被僵尸追逐的长镜头,如今的追杀片段基本都会蒙太奇过去,很少会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就这么眼睁睁的看被2个扭曲的烂肉追杀的全过程,看完这段完全有一种遥感游戏抑或把自己等量代换为主角的情绪会回味起只会在梦境里出现被什么追,逃不掉却又捉不到的神经刺激。

镜头二:在好莱坞男明星被误认僵尸打死的片段,他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有很让人伤感,我们在生活中会羡慕有豪宅,跑车,知名度的明星,但是也许在明星却认为自己和行尸走肉没有区别,他在临死前所:我从来没有做过自己。他一开始的僵尸装扮和谈论其他明星变僵尸的事情,就暗示了,没有自我的生活比真正的僵尸又会高级到哪里去呢。

镜头三:恐怕也是所有看过的人都会喜欢的镜头,就是一切一切局势反转的镜头,在四个人都在看似已经绝望的时刻却在一瞬间,守得云看见月明,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因为满世界都是僵尸并不可怕,真正让人走向死亡的是懦弱而疲倦的心。也许这就是我给四颗星的原因,因为就在这时候,我终于没有例行公事地就像我在每一部僵尸片里寻求的答案去想到底是选A选B还是选C,因为它是第一个很明确的告诉我,在这样的状况下,一定要坚定的与僵尸血战到底,只要人还活着就有逆转的希望,没有人可以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没有了希望就真的沦为僵尸的一员,糜烂庸碌地过完自己荒唐的一生。

我是传奇

《我是传奇》(IAmLegend)是一部于2007年上映的末世科幻电影,由法兰西斯·罗伦斯(FrancisLawrence)执导,威尔·史密斯主演。电影根据李察·麦森(RichardMatheson)的同名小说改编,也是该书第三度被改编成的电影作品。本片的故事剧情与第二部改编自该小说的电影《最后一个人》(TheOmegaMan)较为接近。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末日电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末日电影
上一章下一章

丧尸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