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鼓(1)

人皮鼓(1)

这个故事是我一个叫黄大鸣的同事讲给我听的,去年黄大鸣全家移民到加拿大温哥华了。黄大鸣妻子的祖父叫武海良,武海良退休前是J省农林大学的校长,黄大鸣说他是几年前回老家时无意中听武海良讲他曾经经历过的一段经历,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一个东北小镇。

武海良记得那一年是1946年,他是1945年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回国的,回国后他先是在哈尔滨舅舅开办的麒麟木材公司工作。当时在东北战场国共两党的军队打得正酣,他清楚地记得1946年4月28日,东北*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5月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

那一年的10月份,武海良和两个年轻的同事柳中山、裴运来一起来到了桦山镇,桦山镇是黑龙江东部的一个偏远小镇,这个小镇上只有不到两百人,但是小镇附近的地区盛产木材和黄金,武海良那次去桦山镇就是为了考察那里红松林木的生长和分布情况的。

一天下午,武海良他们坐着一辆马车来到了桦山镇,秋天的小镇上一片凄凉的景象,北风呼呼地刮着,刮地树上的树枝乱摆,大多数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几棵树似乎还挣扎着抵抗北风,整个树上也只剩下几片孤零零的叶子随风飘舞,地面上还不时卷起一阵阵尘土和落叶,一派秋天肃杀的景象。

小镇上秋天这个时节很少有外地人来,桦山镇全镇也只有一家旅店,所谓的旅店也是几间半砖半木的房子,有一张大炕的可以睡十来个人的大房,也有是东西两间各有两个火炕的小房。武海良他们三个人计划考察个三四天左右,所以三个人选了一间房左边大一点的双人小房,武海良说我们三个爷们挤一挤也能睡下,他们随后把一些设备搬进了客房里,店里一个十六七岁只会啊啊叫的哑巴少年麻利地给他们的火炕点燃了灶火。

住店的人大多是等马车去山上伐木的力工,当时有七八个力工住在武海良前面的房子里,店里只有三个人,老板和老板娘,外加一个跑堂的哑巴,由于店里的人手少,店里没提供餐食的服务,客人想吃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买着做,店里只是提供热粥,馒头和咸菜等简单的食物。

天渐渐地黑了,三个人放下设备后,都感觉肚子咕咕叫,就来到旅店前厅想吃个馒头喝点热粥,他们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武海良看见那边七八个力工的桌子上摆满了肉菜,力工们正在热闹地喝酒,问老板之后才知道原来力工是下午去镇上买了些肉菜做了一桌菜。

“老板,拿二十个馒头过来。”一个力工站起来吆喝道。

“就来。”店老板答应着。

过了一会儿,老板娘端着一盆馒头出来了,她不到三十岁,脸很白净,人长得并不是很漂亮,但是身体很丰满,尤其是两个胸脯鼓鼓的,她穿着一件粉红色的棉袄,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上,红色的肚兜若隐若现,她端着馒头走过去放在那些力工们吃饭的桌子上,这时一个体型有些壮的汉子一直盯着她的胸口。

“大彪,看什么呢,吃呀!”一个力工叫着那个叫大彪的汉子说道。

“他呀,想吃老板娘那儿的白馒头。”另外一个汉子笑着说。

“兔崽子,再说我撕开你的嘴。”大彪一边吃着馒头一边说道。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背着一个包袱走进了店里,他看起来像是一个外地人,中年男子走到柜台前问店老板:

“老板,请问,去尖场子怎么走啊?”武海良听到中年男人的口音有点像关里人。

“尖场子离这儿远着呢,有七十多里路,明天坐马车去,你去那干什么?”

“俺叫王福财,山东乳山人,俺有个兄弟叫王福贵,去年闯东北,听说在尖场子哪儿伐木头,都来了一年多了,也不给家里来个信,俺爹娘惦记着他,现在兵荒马乱的,怕他出啥事,这不让俺来寻他。”山东汉子说道。

“哦,明天早上前面的老聂头有马车到尖场子,你可以做他的车,要不你在小店住一晚。”

“那好,有没有便宜一点的大炕。”

“有,有火炕,包你晚上睡得舒服。”

这时那个哑巴从外面惊慌失措地跑进房里,他打着手势跟老板说着什么,脸上好像很害怕的样子,老板一听有些不耐烦。

“哑巴,你又看到啥了?别总是一惊一咋的,这哪有什么鬼呀!上次那捆苞米秸子都把你吓个半死。”

哑巴继续比划着,意思好像是说他看到了什么东西。

“哑巴,快去把西面的房把火炕的火给生了。”老板娘比划着喊道。

那个哑巴胆怯地站在原地没有动,老板向老板娘使了个眼色。

“又见到鬼了不敢出去了?我跟你去!”老板娘没好气地说到。

哑巴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你这个臭小子,养你有什么用,天一黑就吓得不敢出去,真是没用。”老板娘一边说着一边扭着身子和哑巴出去了。牛bb小说阅读网www.bxwx.org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午夜一刻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午夜一刻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人皮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