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惠州起义(4)

第二节 惠州起义(4)

综合以上考虑,孙中山最终将起义的地点选在了惠州。惠州这个历史古城即将迎来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

时机很快就来了,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枪炮齐鸣地欢送老佛爷“西幸”,继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庚子之乱”,国内形势大乱。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见时机成熟,决定趁机发动起义。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此时的孙中山意气风发,决定大干一场。当时身在台湾的他先派郑士良到惠州进行前期准备活动,然后准备亲自潜回大陆指挥大局。不过由于此举是在风险太大,手下们拼命阻拦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1900年10月8日,郑士良、黄福等在惠州归善(今广东惠阳)三洲田集合三合会党80余人以及革命群众600多人,对新安沙湾发动了突袭。负责守备的清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组织抵抗。毕竟当兵扛枪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关键时刻还是保命要紧,吃饭的家伙要是丢了就没得混了。起义军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了新安沙湾。

经过短暂的整顿之后,起义军乘胜推进,直逼新安县城。15日,起义军在佛子坳遭遇前来镇压的清军,双方发生激战。有了哥老会强力打手加入的起义军战斗力果然不同凡响,一番激战之后大败清军,杀敌无数,缴枪700余枝。

起义军再接再厉,先后在永湖、崩岗墟与清军鏖战多次。战斗中,革命者们个个奋勇杀敌,而清军则发扬了一贯的一不怕丢人、二不怕背黑锅的精神,配合起义军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到了10月21日,起义军的队伍已经发展到2万多人。就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问题出现了。起义军虽然连战连捷,但是一直都是在打游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虽然一开始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全中国都在人家手里,天天派人跟你们打,时间长了不被打死也被累死。

而且枪不是菜刀、锄头,只要不坏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地用下去,子弹打光了,枪还不如菜刀和锄头,当烧火棍还凑合。更重要的是,队伍的精神领袖孙中山迟迟不能回来主持大局。郑士良多次向孙中山请示,孙中山也很无奈,只好告诉郑士良:你自己看着办吧。

眼看着弹药一点点打光了,郑士良也没了主意,与其坐吃山空,最后被清军一网打尽,干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经过安排后,郑士良带着一部分骨干力量再次踏上了前往香港的轮船,起义军也放下砍刀立地成了良民,三三两两地回家了。于是,轰轰烈烈的惠州革命以这种方式草草收场,令人倍感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郑士良回到香港后并没有因为起义失败而气馁,而是积极筹划再次起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1901年8月27日,郑士良在赴宴时被清政府收买的杀手下毒害死。郑士良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戛然而止,但是他的精神以及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革命不是闹着玩的:辛亥风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革命不是闹着玩的:辛亥风云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节 惠州起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