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竹篮打水大清梦(5)

第十二回 竹篮打水大清梦(5)

在青岛,他结识了一位日本人,这位日本人是日本海军部派遣到青岛的间谍。这位日本海军间谍向上汇报,称赞:“恭王今年三十余,器宇不凡,诚意动人,晤谈时端坐正视,面无笑容,言不及他事,神态严肃,实满清亲贵中突出的人才。”

溥伟则明确表示,希望到日本占领的旅顺居住,还直言:如若得日本相助,恢复大清基业,将荣幸之至。他在这位日本间谍面前大骂袁世凯,说袁世凯“实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奸臣,余恨之入骨”。

还说:“余与皇室关系甚深,若不能恢复社稷,何以上对列祖列宗,下对臣民百姓?”总之,他之言谈,让这位日本间谍得出“此人可用”的深刻认识。

经这位日本间谍穿针引线,溥伟由青岛前往大连。日本满铁出面接待,在大连临海的坡地上专门为他建了一栋小楼。建此小楼花费3万日元,溥伟表示这3万日元该当他出,满铁则要他先行住下,其他事情日后再说。

满铁在名义上是经营东北铁路的日本公司,实际上是日本派驻东北的间谍机关,日本的对华政策,尤其日本对东三省的政策蓝本多出自满铁。当时的满铁总裁内田康哉与溥伟过从甚密,据说曾向日本内阁建议,扶植溥伟在沈阳登基,国号为“明光帝国”。

溥伟对此非常感激,欣喜异常,曾身着亲王朝服在日本警察、宪兵的保卫下拜谒沈阳的皇陵,祭奠列祖列宗。此举轰动极大,引出不少议论,有人判断拜谒祖陵是登基称帝的前奏,过不了多久溥伟便是圣上了。可也有人说宣统皇帝尚在,他溥伟登基就是谋权篡位。

其实,是他溥伟登基称帝建“明光帝国”,还是溥仪复位建“满洲国”,他们自己做不了主,因为决定权在日本人手中。在日本,满铁认为溥伟登基对日本最有利;但军部则认为溥伟年龄大、阅历广,难以驾驭,而溥仪好驾驭,并且“宣统皇帝”比“恭亲王”名头更大、牌子更响。

最后军部的主张占了上风,于是溥仪被弄出天津,现身长春,成了“满洲国”皇帝。溥伟再一次与帝位擦肩而过,但是他那股复辟大清的狂热并没有就此打住,反倒越来越邪性了。

不知是怕溥伟影响溥仪,还是怕哥儿俩见面争吵,反正一个被圈在大连,一个被圈在长春,日本人就是不让哥俩儿见面。唯一的一次见面,是在溥仪登基大典之后,溥伟再三要求前往朝贺,在日本人的“保护”下,溥伟由大连到达长春。这是兄弟俩仅有的一次见面,也是兄弟俩最后的一次见面,而且见面的时间极短。

溥伟行过大礼之后,只对皇帝说了两句话:头一句是“名分已定,毋须多言,奴才一定报效朝廷”;再一句是“有我溥伟在,大清不会亡”。这两句话对溥仪来说并不陌生,都是溥伟曾经的“表态”和“决心”。

溥仪既没挽留,也没委任这位以复辟大清为天下第一要务的恭亲王以实差。是溥仪容不下他呢,还是日本人定下的方略?无案可查,无从考证。次日清晨,吵着要来朝贺的溥伟,执意即刻回转大连,好像再多待一天就将大祸临头似的。

“受骗欲”

当年,溥伟离开北京时不敢说家有金山富甲天下,却也腰缠万贯财大气粗。

因为宣统退位之后,专有人计算过退位朝廷和诸王府的财富。恭王府内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等不计,光房产土地就价值200万两白银,在诸王府中名列第一。原本富贵两全的溥伟偏好瞎折腾,先卖古玩字画金银珠宝,后来又用土地作押,在日本正金银行借贷白银50万两,三年为期。

这些钱用于何处了呢?不嫖不赌甚至连戏都不听的溥伟患上“受骗欲”。逢骗则喜,要是隔三差五没有骗子登门,他反倒郁郁寡欢,吃不香睡不着的。

白俄来大连求见,说当年先祖攻打中原时,八旗中曾有俄罗斯骑兵,定都北京后这些俄罗斯将士被安置在东直门外,如今您欲复辟大清,我们白俄愿为先锋。小恭亲王闻听大喜,随即抛出赏赐,让那白俄招募兵丁训练将士。白俄空囊而来,满载而去。

白俄刚走,蒙古王爷又到,说眼下已有上万骑兵严阵以待,静候王爷检阅,但财力不支,若无后援,这支雄师劲旅就解甲归田,云消雾散了。小恭亲王一拍桌案:“断然不可!断然不可!”

……

溥杰题“恭王府”

如此这般,但凡有人为复辟大清伸手要钱,这位王爷立赏不待。就这样,时日一久,囊中羞涩了。银行的欠款要还,复辟大清的光辉伟业更不能半途而废。所以,溥伟一跺脚,把恭王府卖了。

溥心畬、溥僡将辅仁大学告上法庭的消息,身居大连的溥伟不可能不知道。他还应该知道这官司由他而起,俩弟弟其实是在告他。但他一定认为,俩弟弟大节有亏,愧对列祖列宗。

“我不是纨绔子弟,我不是挥霍钱财,我殚精竭虑散尽家财全是为复辟大清呀!”抱着委屈的溥伟于1936年离开人世,那年他五十有六。当然他或许还抱着更大的委屈:“想当年,若立我为帝,何至于社稷被毁!”

溥仪生父载沣在溥仪登基时,赞溥伟有先祖遗风,或许是寒暄,或许是一时有感,但其论谬也。老恭亲王奕?为洋务派核心,引领潮流,促历史向前;而小恭亲王溥伟则是复辟狂人,逆潮流而行,阻碍历史发展。

至于才华,老恭亲王奕?济世之才革新朝政;而小恭亲王溥伟则荒唐有余鲜有智慧。两者相比,无异凤凰比乌鸦。在小恭亲王溥伟心里,或许有效其祖之心,但所为所言,东施效颦也。若他不是在18岁时天上掉馅饼,忽然间承袭了亲王爵位,抑或是他少一些效仿先祖的雄心壮志,说不准画坛会多一位高手,复辟派少一员干将。但是,假设不顶事,路是他自己走出来的。

在溥伟垂危之际,他是否后悔,是否觉悟,是否认识到他这一生是荒唐人干尽荒唐事?未有所闻也不敢推测。但他这一辈子确实犹如华丽的竹篮反反复复地打水,打来打去财尽人亡,梦未醒。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清十二家“铁帽子王”逸事:最后的皇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清十二家“铁帽子王”逸事:最后的皇族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回 竹篮打水大清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