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机遇和发展创新(1)

历史机遇和发展创新(1)

我们这一代人,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激烈和最巨大的社会文化变革,旧的在消失,新的在成长,我们从幼到老,就在这亲身经历的变革中取得我们对人生的体验,对历史的理解。

我们的社会将从一个封闭的、乡土的、传统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和平共处的社会,它正在发生些什么变化怎样变化为什么这样变这些都要探索,我们要勇于探索,新的东西要有新的认识。我们这个国家从来没有经历过像这几十年那么激烈的变动。重大的社会改革理应在思想领域里引起相应的激荡,孕育一代文章。我们不应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我多次对学生们说,中国的社会科学称得上真正用科学态度进行研究还刚刚开始,你们这代人主要不是继承,而是开创,要开创中国式的社会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条件比任何时候都要好得多,我们应当有能力搞好我们的社会学。我们社会的这种大变迁,就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机遇,社会学研究的素材太多了,我们日益变迁着的社会是极好的社会学研究的素材。我们既要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又要影响社会,也应接受社会的影响。只有到了我们的认识成果能够影响社会的时候,社会学才算有了一点存在的价值。

但如同前面提到过的,回过头来反省一下,事实上我们中国社会学因为“速成”的缘故,这个学科的队伍虽然有了一定数量,但力量比较薄弱,基础不扎实,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说都需要补课,需要再加工。要想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培养人才、重视学术骨干的培养、建设好学术梯队还是第一位的工作。

学术是要通过学人来传袭和开拓的,学人是要从加强基础学力和学术实践中成长的。学人是文化传袭和发展的载体,不从学人培养上下功夫,学术以及广而大之的文化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哪里还谈得上发展和弘扬。

学术工作又是细致的脑力劳动,不发挥研究者的自觉、自主不行。可是这里面也有个研究者的觉悟水平问题。我这里所说的自主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的。这里牵涉到一个人的品质、作风和境界,只能加以潜移默化而不能强迫灌输。

一门学科,必须代代相传才能存在,才能有生命力,代代相传,必须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触。在接触里把一代一代累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传下去,每一代推陈出新,通过不断的再创造而形成一门学科。学科是人们智慧创新的积累。

因此我一再提倡继承老一代学者中“开风气,育人才”和“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看看他们怎样立身处世,怎样认真对待他们的一生,怎样把造福人民作为做人的志趣,对我们是有益的。他们有较广阔的学术底子。凭一己的天赋,在各自的专业里,执著坚持,发愤力行,抵得住疾风严霜,在苛刻的条件下,不求名、不求利,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于学术和教育事业。他们不是以学科来为自己个人利益服务,而是以自己的一生能贡献给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为旨趣。

20年来社会学这门学科建设打下了一个初步基础,发展经过大致还算顺利,在此世纪交替、代际交替、改革发展相当迅速的时刻,若能抓住历史机遇,有可能把学科建设大大推进一步,做得不好也可能问题更多,我们要不失时机的赶上时代的步伐,把目标搞清楚,把工作跟上去。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有如欧美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等等,都在接触、在碰头。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地球村,形成一个全球多元文化的时代。这是人文社会学科应当能够开创一代新风气的好时机。

社会学是研究人在群体中的生活。社会人类学就是研究人在群体生活中所创制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文化在哪里就在人们生活的行为和意识中。文化是代代相传的,是有子有孙的,它靠一个个人在他们生活中表现、改变和发展着,日新不已。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当深入到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去,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去认识自己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人们往往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而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去体会、去认识、去解释。那就是不自觉的文化。我们需要懂得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为什么不同,抓住了比较研究,才谈得到自觉,我们要集中智力,致力于我们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科学反思,用实证主义的态度,也就是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我们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社会和文化。

我自己一直坚持在做研究,一方面给年轻人做些破题搭桥的工作,另一方面实在是想亲自摸索出一条路子。因为文化是人创造的,它是有特点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有其实用性,研究在社会发展中有特点的东西,它不像自然科学,这是不能从国外照搬的,我们不能搬了苏联的,再去搬美国的,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中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

21世纪我国将有重大发展,我看了北京、天津、深圳、珠海和上海的浦东,发展很快,不断有新的东西创新出来,这些都需要有人在这些变化的中心作为社会文化的实验室去进行研究,建立个梯队,培养一个队伍。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要提高本身创新的能力,搞出中国自己的学科来。我们不能离开实际调查,一定不能脱离实际,新东西是实践中形成的,看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中国的路子不同于外国,我经过70年的摸索总算找出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框架。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费孝通忆老师谈学术:师承・补课・治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费孝通忆老师谈学术:师承・补课・治学
上一章下一章

历史机遇和发展创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