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雄关要隘(8)

第七编 雄关要隘(8)

穆陵关关楼。据史书和实地考察所证,穆陵关是齐长城诸关隘中最重要的一座。关设在沂东山东脉之大岘山上。《资治通鉴》:“燕塞大岘之险”即指此关。据考,穆陵关遗址面积大约2500平方米,正中建关楼,东西长约50米,关楼为二层三拱门建筑,门南北有陡峻的大道,关门内走廊平缓,关口左右,为残存的齐长城遗址,在关东西200米处,各有一高台,台下经常发现战国时的瓦片、铜箭簇等文物,说明此关在战国时已建有关楼。据遗址出土的砖、瓦当、铜质风铎证实,该关为砖石结构,宏伟高耸、巍峨壮观。该关居高凭险,布局合理,而烽、燧、台兼备,构筑坚固,不但为当时齐国的军事要隘,也为历朝所重。自宋始即置穆陵关巡检司,设巡检镇守。宋南渡后,金于1216年置穆陵县,明代重建关楼。

明碑记载,嘉靖年间,穆陵关守兵40人,带家小在关旁垦荒种地,给过关商贾以方便。因此穆陵关不仅在防御方面有战略意义,而且还是历代南北通商发展经济的重要通道。

战国时函谷关在军事上的作用是什么?

战国时期,秦以黄河、函谷关为界抵御关东诸侯,进攻退守都很方便,在战略上所处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的弘农河畔。这里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北面是大河滚滚东流,南面是一片崇山峻岭,自古是控扼中原地区东西交通要冲,号称天险。秦有函谷关,使关东诸侯望而生畏。公元前302年,秦惠文王北游戎地,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及东至包头间之黄河)。不久,秦伐义渠,继而攻韩。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国合众攻秦,在函谷关被秦军打败。惠文王使张仪游说拆散齐楚联盟,占领汉中。同时,惠文王又采纳司马错的建议,于公元前316年出兵灭蜀,后来又灭苴(今四川昭化东南)、巴(国都在今重庆嘉陵江北岸),使得秦占据了巴蜀丰饶的土地,为以后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潼关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

潼关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因临近潼水而得名,古称桃林塞。它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北有渭、洛,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正如诗人所描述那样:“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潼关创建于何时,历史文献没有具体说明,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211年,曹操曾于潼关破马超,由此可知潼关在这之前已开始建置了。后经唐、宋、明、清乃至民国的修葺,保存基本完好。关城周长约5公里,北面与东北,为板筑土墙,外包青砖高16米,宽8米;南与东南,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30米。除开门6处外,留有南北二水门。潼关东约3公里,有一禁沟,自唐至明、清,为了潼关的安全,沿禁沟两岸,夯筑方形土台12个,是防御性的军事堡垒。由于土台与潼关城基本连接,故称“十二连城”。潼关作为关中的东大门,它经历过大小战役数十次。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战于潼关,马超据关抗曹师,后曹操凭其智谋巧妙地夺取了潼关。北周末年,扬坚在洛阳篡位立隋时,曾密遣杨尚希扼守潼关,以解其西顾之忧。唐中叶安禄山攻占洛阳,进逼潼关,使用反间计占据了潼关,震动京师,唐玄宗仓皇西逃。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取潼关直捣长安。宋代“靖康之变”后,潼关为金所得,金朝后来为蒙古军队逼迫,迁都汴京。将兵力完全集中潼关附近。有人曾对蒙古铁木真说:“金廷居汴将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关、黄河耳”。所以公元1233年当蒙军包围汴京时,首先夺取潼关。元末,朱元璋也是先破潼关,整个关陕地区才迅速得到平定。解放战争时人民解放军陈赓、谢富治兵团乘陕南、豫西地区空虚之机,南渡黄河,在潼关洛阳段机动作战,寻机歼敌,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局面。

汉肩水金关遗址现存状况是怎样的?

在甘肃金塔县天仓北25公里处,为汉长城的肩水金关。该关位于额济纳河上游谷地北口的东岸,是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不远的肩水都尉所居障城。该关的关门,是两座对峙的方形夯土堡垒,堡墙南北宽5米,东西长米,厚米,收分很不明显。两堡垒中间关门门道宽5米,前口东侧发现烧残的大门构件如垫木、门框和门臼等。门道两侧壁脚,各残存4根半嵌在墙内的方、圆形排叉柱,下垫石块,最粗的方柱每边21厘米。据此可推知立柱顶部即门道上面建有门楼。堡内有通顶部的土坯梯道。堡垒外两侧为关墙。关门内外沿堡垒墙脚埋有防步兵的木尖桩,此外,还有埋于陷阱(方形坑)底部防骑兵的木尖桩。该木桩下部刻有缺槽,横贯短木,这样不易被马蹄踢倒。

关内西南侧建有障城,边长约35米。西南角建有堡垒和烽台,院中建有仓库、马厩等,门开于东南角。据出土简牍并与古籍印证,这座障城驻有3个小单位,兼有关卡、驿站、烽燧等多种职能。

汉阳关遗址在什么地方?

阳关是汉长城的重要关隘,亦是“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要道。唐代诗人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那么诗人笔下的阳关,如今在什么地方呢?翻开中国史籍,汉、魏、晋、唐诸代对阳关皆有提及。晋和北魏还于此地置阳关县。唐时在龙勒故地置寿昌县,此时阳关还在使用。唐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进的阳关。诗人岑参也有“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之句,可是自唐以后,赫赫阳关竟然史书绝记。阳关到底在何处的问题,亦同玉门关一样,成了一个千古之谜。阳关为什么突然失载呢?这一点历史学家已经找出了答案,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之故。历代战争和大规模的开荒屯垦,破坏了这里的植被和水源,从而造成来自西南的风沙逐渐侵向东北。阳关绿州在无情地减小,人们抵挡不住风沙的危害,只好向东迁徙。大约在宋代,当阳关人全部迁出之后,阳关也最后被流沙吞没了。近年终于在甘肃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人烟断绝的沙漠之中找到了阳关遗址。经过发掘,面积上万平方米,房屋排列整齐而清晰,城堡断断续续的夯土城墙基址犹存,并发现了汉五珠钱、铜箭头、汉代灰陶片,以及耕地、窖址、水渠等大量遗物、遗迹,一个近千年的历史之谜至此总算有了答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万里长城纵横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万里长城纵横谈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编 雄关要隘(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