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辣点儿好,驱寒去霉气,多吃点儿,身体养好了,明年开春还要往家乡赶呢,走这一趟路可要副好身板。」家里老人们开口劝着。

那後生使劲点头,「我要先给东家恩人盖好院子,然後再回去。」

「这话说得对!」

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是这样边说话边吃喝着,热闹又温暖至极。不知何时天空上又飘起了细碎的小雪花,扑簌簌打在窗棂上,很快就被屋里逸出的热气融化了。

人心暖,三冬不觉寒。

四季园里的饭桌撤下去时,天色已是有些昏黑,於老太太惦记董蓉还得上山就催她早早回去。

董蓉也不矫情,笑着嘱咐刘嫂子给於家留二十斤肉,以备过几日於桂生娶媳妇时炒菜用,然後又让她和梅花、赵青山各拎两斤回去,最後剩下的都切成小块冻好,明日谁上山帮忙捎带上去就成。

刘嫂子眉开眼笑的应了下来,高声喊着两个巡逻的杂工赶紧开一条雪路,然後好送东家一家人回去。

两个杂工吃得肚子圆滚滚,这会儿正热得脸色通红,听得这话麻利的穿上草靴子就要出门。

董蓉瞧见那草靴子编得细密结实,脑子里灵光一闪就招了两人上前询问,这是谁人的手艺?两个杂工自然知无不言。

原来南边四州天气暖和,农家人又节俭,家家户户几乎春夏秋三季都穿草鞋下田做活儿,还有一些筐篓小物件也都是草编,所以无论老人、孩子都有一双巧手。

董蓉越听越欣喜,回头喊了张管事低声商量起来。开春四季园就打算开门迎客了,若是论奢华精致,城里有几家富户的园子修得都极好,平日也常租借出去,董蓉琢磨着自家果园本身就是处於山野,当然要以山野特色为主,花海、池塘、草亭、新鲜的蔬果、自酿的果酒、野味,别具特色,但要吸引自命清高的文人墨客还是有些不足,如今草编制品的出现倒填补了这一缺憾。

若是能用细细的青草编些茶杯垫、盘垫,甚至点心盘子和装花瓣的小篮子等等,一定会受到客人们的喜爱,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成为四季园的一大特色,村人也能因此多个营生。

张管事也是越听眼睛越亮,心里对自家女主子的钦佩简直到达了最高点。他有时候真是想不明白,女主子到底是不是财神爷转世,怎麽随便想出个主意就能赚银子呢?

刘嫂子和梅花一边假装干活一边在旁边转悠,听得也是心痒难耐,恨不能立时跑回家找了手艺好的流民取经学习。

董蓉原本也考虑过开春後流民们回乡的盘缠问题,若是当真每人发些银子,实在有些过於扎眼,到时候不用她说,许是人人都猜得出她发了横财,那她这块肥肉就要面对众多虎视眈眈的野兽了。

如今借着草编这事,倒是可以轻易把这个问题解决。

「张叔,你找几个手艺好的老人家编些样品拿到我这里来,杯盘篓子碟子甚至蚂蚱之类的小玩意儿也成,或雅致,或逗趣,或新奇,只要有特色就收下,然後咱们再商量,若是有往外售卖的价值,以後就付银钱从大夥儿手里收购,也让大夥儿赚个回乡的盘缠。」

张管事赶紧点头,笑咪咪应道︰「东家放心,我一会儿就回村去办这事,想必大夥儿听了一定会欢喜至极。」

刘嫂子也要开口说话,不想那两个杂工却是扑通跪了下来,给董蓉等人哐哐磕头,足足磕了十几个,末了就在众人惊疑的目光里跳了起来,高声嚷道︰「不劳烦张管事,我们这就回村去给大夥儿报喜!」说罢,两人连草靴子都没穿,一头蹿进风雪里就没了影子。

刘嫂子走到门口大喊,「你们这两个急脾气的,还没送东家上山呢,怎麽就跑了?」

董蓉也是好笑,想了想就拉了於老太太笑道︰「大娘,看样子要借你这屋子再坐会儿了。」

於老太太慌忙摆手,半恼半嗔怪道︰「东家说的什麽话?这是东家的房子,别说坐会儿,就是住这里都成。」

刘嫂子几个也是笑,纷纷拾掇桌子,不一会儿就端了热茶上来。

董蓉不愿把弟弟养得不知世事,於是小声嘱咐董平,「多听少说,若是不耐烦就先回山上歇着去。」

董平想了想就打发喜子先回去烧炕、烧炉子,然後才坐到自家姊夫旁边,不时替他续茶水,亲亲热热说些书院趣事。

不提董蓉看得弟弟如此有多欣慰,就说那两个跑回村去的杂工,几乎是滚了一身的雪渣子,眉毛和鬓角都冻成霜色。

沈老汉等几个老头、老太太吃饱穿暖,正坐在破院子里一边烤火一边说话,各个都对东家感激至极,琢磨着好好上心管着大夥儿不要给东家添麻烦,能干活的时候多卖力气。

两个汉子一跑进来,惊得几位老人家还以为出了什麽大事,问道︰「这是怎麽了,可是四季园遭贼了?」

两个杂工拚命摇头,好不容易喘过气来,这才嚷道︰「东家要……要取几个草编的小物件,说是花钱买,让大夥儿赚盘缠开春好回家。」

这话说得实在有些颠三倒四,但老汉们却是听得红了眼,抓了两人一叠声的问着,「东家真这麽说,真给银子?」

两人拚命点头,欢喜说道︰「给、给,东家要雅致的、要新奇的,然後定工钱!」

沈老汉激动得两只手都发抖,想了想就嘱咐大夥儿,「都给我挨个院子去找东西,然後一起送到东家面前,这是所有乡亲的大事,不能耽搁了。」

「是,这就去!」众人应下就纷纷往自己住的院子跑,很快整个村子又热闹起来了。

流民们进村时几乎各个都是空手,虽然各家主人都好心帮衬,但平日的用物还多有不足,所以几乎人人都在村外割了柔韧的野草或者细长的柳条回来,编成各种大小用物。

这会儿听说东家要寻几样看看,也许这就是大夥儿赚盘缠的财路,妇人们立刻贡献出针线筐子、洗衣篮子,孩子贡献出了各种虫兽玩物,汉子们则取了筐篓,一时间鸡飞狗跳,全体总动员。

村里人有些聪明的,听说这事心思也活络了,毕竟流民们不可能一直住在村里不走,一旦他们归乡,这条财路就落到村里人手里了,所以当各种筐篓物件送去四季园时,不只沈老汉几个同行,就是村里的老人也跟了三四个。

董蓉早有心理准备,却也没想到会一下子涌来这麽多人,但生意就是生意,就算她本意是想让流民们赚些盘缠,可也不能冒着赔本的风险。

於家堂屋里放了众多物件,除了主家和几个老人,其余众人都挤在东西两屋,眼巴巴盯着董蓉,心里忐忑难安。

董蓉把所有物件都仔细看了一遍,坐回座位喝了口茶水,这才望向几位老汉说道︰「老人家,说实话这些草编制品都不错,结实又细密,但……离我的要求还差了许多。」

沈老汉几人听了这话,脸上立时蒙上了一层暗色,有些抱了巨大希望的流民们甚至差点哭了出来。

到底是老人家见识多,沈老汉勉强稳了心神,恭敬问道︰「东家是说这些东西卖不出去?那大夥儿再编得仔细些,会不会好点儿?」

董蓉皱了眉头,解释道︰「大夥儿许是也听说过几句吧,开春之後咱们四季园要迎进一些文人雅士来赏花喝酒,这些草编物件自然也是打算卖给他们的,大夥儿编出的这些东西结实,但是农家日用足矣,却不能让文人雅客们一见就喜爱,或者赞一声有趣。」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农家贵媳 卷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农家贵媳 卷三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