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晚上只管不正经,到了白天,张劢和徐素华这夫妻二人一个比一个端庄肃穆。次日,张劢开了宗祠,命人打扫,收拾神器,请神主,很有一家之主的气势。徐素华吩咐人打扫上房,以备悬挂遗像。整个魏国公府内外上下,都是忙忙碌碌。

忙到中午,先是张锦的妻子沈氏过来说了半晌话,然後是张愈的妻子唐氏来坐了会儿。两人都是一般无二的口吻,「好孩子,你初来乍到的,若有什麽不明白的,只管来问我。若有什麽要帮忙的,千万甭客气。」

徐素华笑着应了,「是,自家人,一准儿不跟您客气。」

下午,张恕之妻武氏、张懋之妻齐氏、张懿之妻甄氏、张态之妻卢氏,或是两人同行,或是单独前来,也是言笑晏晏,「这一大家子人呢,难为你了。也就是你能干,换一个,还不知是什麽样呢。」都是来示好的。

杀伤力最强的林氏这几天心口疼,不出门,不见人;一意孤行的苏氏,还病着呢,卧床不起。仔细看看,这魏国公府似乎没有什麽人要蹿出来跟自己捣乱。徐素华前前後後看了看,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一个月的客栈暂居会非常平顺,没有风波?

日央时分,徐素华命人备好茶水、点心,消消停停喝着下午茶。工作大半天了好不好,应该休息一下。味道醇厚的生姜红茶、松软可口的凤梨酥饼,徐素华吃得很享受。

下午茶後,张恳的女儿张妩小姑娘姗姗而来,「知道您过年定是要赏小孩子荷包的,我亲手绣了这些,您若不嫌弃,便凑合使吧。」精巧的小竹筐中,秀秀气气躺着数十个锦绣荷包,不知花了小姑娘多少心思。

徐素华含笑道谢,「妹妹费心了,多谢。」留她喝了茶,说了会子话,见她巧笑嫣然,好像并无他意,也便没有多想。

张妩走後,倒是在一旁服侍的侍女溪藤深知魏国公府的内情,神色间有叹息之意,「也不知十二小姐是如何日赶夜赶,方才赶出来的。」张妩,在这一辈人中排行第十二。

徐素华不确定地看了眼小竹筐,做这个很花精力?她针线上不太在行,绣一个荷包需要多少时间几乎没概念。溪藤抿嘴笑笑,「夫人,十二小姐的贴身活计都是自己动手的,针线房哪管这个,三太太又病着,房中事务也是她料理,能做出这些个来,颇为不易。」

徐素华慢吞吞说道:「你对十二姑娘的事,知之甚详。」

溪藤红了脸,很不好意思,「职责所在,府里不管是谁的事,我都得知道,夫人若问及,我便要随时回禀。夫人,我是看着十二小姐挺可怜的,摊上三太太那样的亲娘,十二小姐……不容易。」有那麽个糊涂娘,愁死人了。

佩阿和知白各捧着一大盘子压岁锞子进来,「夫人,金锞子倾了五百个,银锞子也倾了五百个。」金锞子、银锞子是年下要赏小孩子的,有如意式、有梅花式,样式都很好看,寓意都是吉祥如意的。

不会有一千个小孩儿来拜年吧?徐素华吩咐:「金锞子、银锞子各取一百个,给十二小姐送过去。」溪藤俐落地答应了,转身亲自送了去。

「夫人说,怕三太太病了,这些小事没人替您想着,便命我送了来。」

张妩感激地谢了又谢,「可不是吗,太太这一病,许多事顾不过来。多谢夫人费心想着。溪藤姐姐,今儿个天气寒冷,劳您驾跑这一趟,真过意不去。」

溪藤笑道:「不值什麽。」辞别张妩,回了嘉荣堂。

徐素华这新上任的魏国公夫人,对魏国公府诸人的经济状况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国公府里,大房和五房在外任职,常年不回京城;时任魏国公的张劢,是三房次孙;四房的张钊虽已致仕,但当年做官得法,宦囊颇丰,且张钊的妻子武氏善於持家、运营,是以四房富贵得很,一片锦绣;六房的张锦原是没算计、没出息的小儿子,全靠着国公府过日子的。张并长大之後,请张锦代为打理坐忘阁,这些年来,张锦倒也攒下了不少家业。

最窘迫的,该是二房的两名庶子。二房的林氏极其富有,却不待见张恳、张愈,从不肯对他们两家伸伸手。二房并没分家,张恳、张愈手中都没产业,是靠国公府月例过日子的。这也是张恳惧内的原因之一。他手里没银钱,又没本事挣家业,只凭月例银子哪够使的,若有急事,少不得动用苏氏的嫁妆。如此一来,张恳在妻子面前哪还有底气。

张愈比张恳略强一点。他嘴巴甜,脾气温和,府里、府外人缘儿都不错,谋着一份五城兵马司的差使在身,还算有油水。这麽着,张愈至少可以养得起家。

张愈元配去世之後,凭媒说合,娶了一个九品文官的女儿唐氏为继室。唐氏年轻娇艳,妆奁却单薄得很,不过唐氏和张愈很要好,张愈明里、暗里都向着她,给她撑腰。是以唐氏虽是续弦,却没人因此而轻视她。

二房这两名庶子媳妇,苏氏是元配,唐氏是继室。苏氏若身子大好时,常在林氏面前服侍,而唐氏平日并不往林氏房中奉承,除例行请安问好之外,极少涉足。

倒也有趣。徐素华把魏国公府诸人、诸事想一遍,嘴角浮起浅淡笑意。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徐素华都相信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当然了,这一世,只有经济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在这个世界过得滋润,还要有权势、有实力。

从表相来看,苏氏很孝敬、尊重太夫人,对太夫人言听计从、俯首贴耳,这仅仅是因为孝道吗,徐素华不大相信,恐怕是缘於利益纠葛吧,徐素华更倾向於这一点。

太阳还没落山,张橦陪着师公华山老叟,爷孙俩坐着马车,游游逛逛地来了。

「你俩竟敢不回家!算了,你俩不回,我们过来呗。」张橦先是盛气凌人地指责,继而嘻嘻笑。

「女娃娃,师公没有鞋子穿。」华山老叟愁眉苦脸的,「眼下的这些双,都配不上我的大红袍和束发冠。」过年要穿什麽,这实在令人头疼。

徐素华拿华山老叟当孩子哄,「鞋子,今晚我好生想想,定要给您制一双又轻便合脚、又威风好看的。这会子快要吃晚饭了,咱们专心琢磨吃什麽、怎麽吃,好不好?」

「要吃肉!」华山老叟兴高采烈,「大冬天的,吃红焖羊肉吧,又鲜又嫩。女娃娃,从前你家送过一道牛肉粥,也很美味可口。」

「要吃鱼!」张橦坐下来点菜,「不拘什麽鱼,新鲜便好,清蒸;还要几样碧绿的时蔬,清炒;冷盘味道好不好的没所谓,要瞧着好看。」

等到张劢回来,晚饭也摆上来了,旁的菜倒也罢了,那冷盘委实符合张橦的要求,虽是普普通通的牛肉,却摆放成了美丽的卍字形。牛肉旁是精雕细琢的月季花,层层花瓣呈淡粉色,悠然优雅地盛开在温润莹透的甜白瓷盘之中,如田园风光般沁人心脾。

「好看得让人想吃它。」张橦挟起一片牛肉,放入口中。牛肉柔嫩多汁,软糯香滑,让再矜贵的嘴也无法挑剔。美妙的味感在口中弥漫,张橦大乐,「吃了它,让人更想吃它。」又挟起一片。

华山老叟乐呵呵喝着牛肉粥。他本来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习惯,这些年来孟悠然慢慢引导着,饮食渐渐精细。徐素华更是居功至伟,竟然哄得他越来越爱喝粥。华山老叟年纪大了,喝粥,克化得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嫡女素华 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嫡女素华 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