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张俊以怎么了?

序 张俊以怎么了?

A《成都商报》首发电讯。2002年11月21日,媒体忽然传出一个爆炸性新闻,《成都商报》在该报显著位置刊登了记者于飞发自北京的消息:《

“词坛怪才”张俊以涉嫌诈骗被拘留》。消息称:今年9月底,北京传出了

“词坛怪才”张俊以被拘捕的消息,10月初,这个消息已经在北京娱乐圈广泛流传。

记者终于在11月17日从北京市公安局权威人士处获得确认,张俊以涉嫌诈骗,目前已经被拘留。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只是在隔离审查阶段,由于属于重大保密范围,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等事情查清楚之后,我们这边有了定论,会告诉大家的。”记者向他打听关押的情况,他表示不能透露。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得知,中央电视台目前已向该台各部门发出正式通知,要求各部门以后的节目中不得再出现任何有关张俊以的文字和图像。

B《北京娱乐信报》震动京华。《北京娱乐信报》消息称:据11月17日《21世纪环球报道——明星周刊》报道,素有

“词坛怪才”之称的张俊以,目前已被北京公安机关拘留,案情处于隔离审查阶段。

消息传出,各报纷纷跟进,《江南时报》、《天府早报》、《华西都市报》、《西安晚报》、《武汉晨报》……分别采访了张俊以的前任女友、少年同窗、朋友、音乐人,矛头所指,涉嫌巨额诈骗,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证实。

张俊以,吉林辽源人,近年来圈内备受关注的音乐人。他有一长串的头衔——

“中国慈善总会副会长”

“全国著名的优秀青年企业家”

“国际上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

“著名的音乐策划制作人”,中国健康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击假冒伪劣犯罪专项基金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他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词作家和大型晚会的著名策划人。

C网上文章,硝烟四起。和报刊群起报道张俊以被拘捕的消息同时,国内网上也刊发了大量有关张俊以被拘的文稿。

其中有一位署名

“国卫”的作者在网上发表题为《堵在

“东窗事发”之前》的文章,这样描图张俊以事件后的娱乐圈:今年娱乐圈的猛料贡献是巨大的,陈宝莲上海自杀、刘晓庆涉税被捕、高枫突然病死、谢霆锋撞车顶包、苏永康吸食摇头丸、红豆猥亵男孩、赵安巨额受贿,本以为临近年底,该清静两天,却不料,前来赶场的竟是:词坛怪才、慈善家、笑面人张俊以。

有道是,娱乐圈的人不是人尖子就是人渣子,其实有人尖子就有人渣子,这很正常。

但眼瞅着,一个个的人尖子,一转眼就变成了人渣子,昨天还笑眯眯地闪现在各媒体之间,今天竟音信全无,过两天,小道消息四起,再过几天公安机关出面证实,这就不正常了。

为什么一个个翻身下马?这里除了自身因素外,外在的原因有多少?

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人出事之前老百姓竟看不出一点征兆,而事实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圈里早就路人皆知、见怪不怪,不知道的只是司法机关和局外人。

事先不仅缺少预防措施,而且因为他们是名人,往往一味地纵容,等到事情到了掩饰不住的时候,又会集体落井下石。

名人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想不出点事也难,出事是必然,只是猜不出下一个是谁而已。

这就是娱乐圈,这就是人在江湖。其实,如果要堵在

“东窗事发”之前,只有一条,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名人、明星当普通人看待,事情就会好办得多。

D记者探访。北京的冬天忽然出现了寒意,正是因为上述媒体的连番轰炸,从而使气氛变得有些紧张起来了。

从前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东北人张俊以,忽然变成了焦点人物。北京市内各报摊和地铁车站上,一度出现了刊载有张俊以被拘新闻的报刊被读者抢购一空的现象。

11月21日,广东《世纪环球报道——明星周刊》的一位记者于飞,为了搞清张俊以究竟为什么被拘,以及张俊以被拘以后他所主持的公司状况,来到了张俊以郑泰集团所在的北京安苑北里25号吉林大厦。

这座大厦仍然安静地矗立在北京冬日的天穹下。早在几年前,被人称之为

“词坛怪才”的东北人张俊以,就在这里租下了整整一层楼来作为他的生命之星与郑泰集团的办公地点。

记者于飞在张俊以租下的第11层楼里,看到前台已经没有小姐值班。

一位送饭的酒店工作人员告诉他,张俊以的办公室在1121和1123号。

在这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于飞通过前台电话拔打接听了1121和1123号,但是一直没有人接听。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俊以的办公室已经很久没有开过门了,也很久没有人上班了。

随后,记者走到另一边的员工办公区,发现仍然有一部分员工在上班。

在一个办公室,一位女职员告诉记者:“我们快一个月没有见到张总了,听说是出国了,你要是想找他就过一段时间来!”记者从这位女职员处得知,《华人文化世界》的办公室就在14楼。

来到楼上,酒店的楼层服务员告诉记者,这一楼也有几间办公室是郑泰集团的长包房,但是已经20多天没有看见人来上班了。

记者在楼道走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华人文化世界》的标志牌。记者逐一敲门,在最后一间才有一个睡得两眼通红的人出来开门。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来到这里上班才两个星期,他的主要工作是看一下剩下的杂志以及办公设备。

“你有听说过张总出事的消息吗?”

“有耳闻!”

“现在《华人文化世界》还出吗?”

“不出了!”

“没有负责人!”

“那是谁聘请你来的,又是谁发给你工资呢?”

“你这人怎么东问西问的?我什么也不知道!你要是没什么事情,你就请吧!”记者再次来到11楼,在拍照的时候,一位40来岁的女士接到职员的报告出来了。

她告诉记者她是公司的某个部门经理,姓丰。以下是记者和丰经理的对话:记:现在贵公司还正常运营吗?

丰:都这样了,还能正常吗?记:那你们知道张总出事吗?丰:我们也具体不知道他出了什么事情,只是他好久没有来上班了。

记:那你们平时的工作由谁主持安排?丰:我们还是在按部就班地做我们自己的事情,大家都各司其职。

接着,丰经理带着记者到各个办公室转了一圈,告诉记者说公司还在运营,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记者也看到各办公室的人都在忙着,不过看不出来在忙些什么。E张俊以其人,从实写来。

如果说张俊以在出事之前,他仅仅是娱乐圈里频繁出现的歌词作家,那么,当张俊以突然被拘以后,他就成了一个为观众和读者关注的热点人物。

这是可以理解的。报刊媒介和网上,关于张俊以是何许人的话题,自然也多了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传媒开始对张俊以这个

“词坛怪才”的人生经历产生了兴趣。一些网上新闻不仅评论张俊以的功过是非,评论他的其才其德,评论他从前所写的那些一度被人称道和传唱的歌曲,甚至还有人对张俊以的出身、成名、私生活众说纷纭。

媒体和读者关心的并不是张俊以究竟因为什么而被拘,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张俊以是何许人上。

他是如何从一个吉林辽源名声不大的儿歌和童谣作者,忽然成为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多家媒体上频频露面的

“词坛怪才”?不难看出,张俊以是何许人——正是那些从前和现在都关注张俊以的读者们所十分希望了解的。

张俊以的父亲张荣久,是我们在文革以前文学创作上的

“文友”。当时在吉林省双辽市张荣久是个颇有名气的人,那时候我们注意到的只是张荣久耿直的为人,横溢的才华,却没有在意他的儿子张俊以。

坦率地说,那时的张俊以在我们的眼里还只是个喜欢蹦蹦跳跳正在读小学的孩子。

我们哪里知道在数十年后,张俊以随他父亲从双辽调往吉林省东辽县以后,一不留神,他竟成了一个在京城名声大噪的

“词坛怪才”了!我们也看到,很多媒体在关注张俊以其人的时候,发表了很多相关的报道、消息和文章。

但是,其中有些文稿不够严肃,有些甚至涉及到了一些个人隐私,而没有根据的报道和网上新闻则是让人感到不安的。

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我们主张尽量实事求是地写出张俊以究竟如何发迹,如何成名的内情,让这个在某些读者心中视为不解之谜的问题,得到澄清。

同时,我们也尽量梳理张俊以私欲恶性膨胀的全过程,供大家分析与批判。

本文以鲜为人知的史料,尽量作客观的展示,希望通过对张俊以这位

“词坛怪才”所走过的一段曲折成长道路的了解,能让读者因此而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思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鳄张俊以》:成也在央视,败也在央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鳄张俊以》:成也在央视,败也在央视
上一章下一章

序 张俊以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