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解风情(5)

入乡随俗解风情(5)

在维吾尔族家做客,洗手时不可将有污水的手乱甩;要待长者坐好方可就坐;吃抓饭时不要满盘子乱抓或者将抓过的肉食再放入盘内;吃剩的残骨不要乱扔,应放在自己面前的餐布上;用餐时外出不可从餐布上跨过或者从客人面前走;做客时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吐痰。女主人一般都是跪坐给客人倒茶,客人喝茶时要注意,不要一口喝完把碗往一边一放就完了,要记住喝完第一碗,要把第二碗回敬给女主人,待女主人喝完后,客人就可以随便喝了,到哈萨克族同胞家做客时要注意,进屋后不能坐床,要坐在地毯上,入座时,一定要客左主右,这是规矩。到哈萨克族人家里去做客,第一别忘了敲门,第二别忘了把脚擦干净以后再进屋。不要随便坐人家的床,应坐在指定的地方。如果吸烟的话,最好先征得主人的同意,烟灰和烟头不要乱扔。假如给别人递烟,递一支是失礼的,应该将烟盒递过去。如果不是十分熟悉的朋友,不要随便打听对方的年龄、收入等情况,否则会引起反感。双方交谈时,千万别当着人家的面抠鼻孔、打喷嚏。朋友们在一起时,如有人打喷嚏,其他人要说几句祝他健康的话,他也应说声谢谢。哈萨克族的礼仪不少,早晨第一次见朋友远出要祝一路平安。一时也说不了那么多,总之一句话,在少数民族地区,一定要比平时在家里要注重礼貌。d四季如春人家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要说不到云南真遗憾。云南的气候四季如春,风光更是绮丽多彩,如大理三塔、西双版纳吊脚楼、怒江大峡谷、蝴蝶泉、石林、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等,无一不是令人向往的好地方。云南地势险峻,多深山老林,多洞穴,多村寨。在古时候,这里就是中原统治者的心头隐患,一直处于占山为王自由的状态,就算被收复,也是山高皇帝远。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征南蛮,七擒孟获就在这一带。这一带,少数民族最多,独龙族、基诺族、拉祜族、普米族、景颇族、傈僳族、哈尼族、傣族、佤族、怒族等20多个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的少数民族风俗很有意思,如独龙族未婚的姑娘一旦遇到陌生人时,会连笑带跳地赶紧躲避。有些地方,黑夜里,手电筒的光柱此起彼落,煞是好看。外地人不明其意,其实这是傣族男女寻偶求爱的一种信号。而哈尼族有一种偷婚的习俗。小伙子在征得姑娘同意后,约几个好朋友一道去把姑娘"偷"回来住一晚。第二天再派人去姑娘家里认亲,并赠送一些钱给姑娘的父母和村寨的长老,女方家长一般也会很高兴地同意这门亲事。西双版纳基诺族求婚则是姑娘主动,如果一位姑娘爱上了哪位小伙子,她就会摘一朵最美的花请女伴交给意中人。在云南,和这些少数民族交往要注意哪些礼节呢?到景颇族山寨要步行,不能为了表示你的友好而去摸景颇族人的头,也不能从后面拍景颇人的肩膀。进入景颇族人家,要在主人指定的位置就坐,作为女士,不要跷腿,不要托下巴。主人家的卧室是不准外人进入的。他们最忌讳的是用手摇熟睡的人。景颇族喜欢从山上采些阔叶回来当碗碟来招待。我们在饮食中,叶子千万不能倒着用。很多女士喜欢跳舞,如果参加他们的"目瑙纵歌"时,作为客人,跳舞时不能跑到瑙双(领舞者)前面去跳,应跟在大队伍后面。在独龙族进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时,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尚。在路上哪怕是见到很珍贵的物品,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绝对不要,当地一些百货公司有时由于运输困难,临时把一些货物堆在途中也绝不会有人拿。在拉祜族人、哈尼族人、傈僳族人、怒族人家里做客,不能对他们的火塘不敬,跨越火塘,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向火塘里吐口水应当避免。此外在拉祜族人家里做客,不得擅自入内。在哈尼族人家做客,门槛忌站、忌坐。不能戴着斗笠进屋,不能摸别人的头,不能将鞋放在床头。不能在傈僳族人的房前屋后呼"哦……"而怒族人忌讳别人踩踏自己的影子。和佤族人交往时,不要给佤族家里送辣椒和鸡蛋,不要当着长者的面说大话吹牛皮。不要随便提起佤族砍人头祭谷的历史。不要轻意玩弄猎人的刀枪和弩箭。不要在佤族老人面前跷二郎腿,不能称年轻姑娘为小姐。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进了傣族群众家,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进傣族奘房(寺庙的大殿)或上傣家竹楼须脱鞋。在傣家竹楼留宿,头的方向不能对着主人家房门,要把脚对着主人家房门,也不能从妇女的脚上跨过去。h繁华似锦世界之巅,无数湖泊,苍苍森林,崇山峻岭,茫茫草原,皑皑雪峰,永远都转不够的庙,一生都还不完的愿。这就是西藏留给我们的最深刻印象。这里的少数民数主要是藏族、门巴族等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让女人始终魅力无穷:《女人本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让女人始终魅力无穷:《女人本色》
上一章下一章

入乡随俗解风情(5)

%